【大紀元2012年07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楊辰綜合報導)中國商務部報告顯示,上半年進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同比下降3%,6月外國直接投資同比下降6.9%。與此同時大量跨國企業已將部份或全部業務從中國遷出,遷回美國或遷入成本更低的其他東南亞國家。
多家外國媒體、諮詢公司及投資銀行分析表示,隨著中國勞動力、土地等成本上升,中國製造優勢不再。如果按照現在的趨勢,中國匯率及運輸成本每年提高5%,工資每年提高30%,那麼到2015年在中國和在美國設廠的成本差別已經不大,這無疑為中國經濟轉型施加了巨大壓力。
上半年國外直接投資下降
根據中國商務部報告,2012年上半年進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同比下降3%,僅為591億美元。在6月,外國直接投資同比下降6.9%,僅為120億美元。
在上半年,來自美國的投資額同比下降3.2%,至35.2億美元,而來自其他亞洲國家的投資額同比下降2.8%,僅為511億美元。
這與此前公佈的中國疲軟的進出口增長都說明中國正在掙扎於國內外經濟的緩慢發展中。據海關總署統計,中國上半年出口同比上升9.2%,遠低於2011年上半年24%的增速;進口同比上升6.7%,遠低於2011年上半年27.6%的增速。
外企紛紛撤離中國
據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報導,2012年大量外資開始離開中國,這種轉變將進一步阻礙中國的經濟增長。
7月18日,德國體育用品製造商阿迪達斯(Adidas)表示,公司將於10月底關閉在華僅有的一家直屬工廠,分析人士表示,阿迪達斯此舉是因為中國生產成本上升、「中國製造」國際競爭力不再,而對勞動力成本非常敏感的服裝企業把工廠遷往人力成本更低的東南亞也在情理之中。
而阿迪達斯的撤離並不是個例。幾十家跨國企業已經將部份或全部業務從中國遷出,其中包括美國消費品巨擘佳頓公司(Jarden)、福特汽車公司(Ford)、建築機械公司卡特彼勒(Caterpillar)、耳機生產商Sleek Audio、玩具生產商Wham-O、ATM機器生產商NCR等。
廉價「中國製造」的終結
多家外國媒體、諮詢公司及投資銀行分析表示,隨著中國勞動力、土地、環境及安全成本上升,中國製造優勢不在,其中勞動成本漲幅最大。
根據波士頓諮詢顧問(Boston Consulting Group)報告,從2005年至2010年中國工資高漲69%。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在2012年3月對超過200個製造商的調查顯示,在2012年前三月工資已經上升了10%。
海關總署對1856家企業的問卷調查顯示,80.4%的企業反映勞動力成本上升,56.4%的企業反映匯率成本顯著上升,56%的企業反映原材料成本上升。上海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hanghai)有91%的會員都提到了中國飛速上漲的勞動力成本。
來自嬰兒用品公司Kolcraft的威星頓(Dale Weathington)向《經濟學人》表示,在過去四年,每年的勞動力成本都提高了20%,「中國製造已不可能像過去那樣便宜了。」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預計到2020年,製造業成本可能翻2倍至3倍。根據全球商業諮詢服務公司AlixPartners的分析,如果中國匯率及運輸成本每年提高5%,工資每年提高30%,那麼到2015年,在中國和在美國設廠的成本差別不大。
聯合國貿發組織(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發佈《2012年世界投資報告》表示,隨著中國勞動成本持續上升,東南亞國家聯盟(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和其他國家在製造業上的相對競爭力繼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