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7月21日訊】數十年來,韓國、中國和日本一直在爭奪東海地區,尋求開採這片海域下蘊含的巨大石油、天然氣和礦產資源。
由於這3個亞洲大國各自延伸的大陸架在該海域東北部相互重疊,它們都在向負責劃分大陸架的聯合國機構提出正式主張。
三方爭奪最近出現了轉變。首爾方面和北京方面正在致力於提交聯合抗議,抵制東京方面在海洋事務上日益加劇的挑釁行為。
與中國結成前途渺茫的聯盟可能標誌著韓國的轉變,該國在與其他強大鄰國的較量中缺乏自信。
但專家們說,對韓國來說,捍衛海洋利益仍是一場艱難的戰鬥,因為該國在科學數據、外交能力和國內立法上還遠遠落後。
由於國內資源的迅速耗竭,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把眼光轉向覆蓋地球表面70%以上面積的海洋。
據韓國三星經濟研究所稱,據信這片海底埋藏著超過1.6萬億桶原油,相當於全世界儲量的約32.5%。
在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驅使下,這3個亞洲國家正在開採國內外的海底礦產,發展最新的勘探與開採技術,購置相關設備。
韓國能源經濟研究所能源政策研究負責人李達錫(音)說:”該地區飛漲的資源消耗量和國際商品市場上的激烈競爭都在推動韓國、中國和日本加強戰略,開發自個海域的油氣井。這一趨勢與大陸架邊界問題交織在一起,產生了衝突因素。”
李說:”韓國在開採海底油田時可能面臨的任何爭端都源自東亞激烈的能源競爭。”
焦點
東海成為爭奪焦點主要是由於1968年聯合國的一份調查顯示,這裡蘊藏著寶貴的原油和天然氣財富。
這是一片封閉海域,覆蓋西海、南海和西太平洋的部份區域。目前只有小部份海底得到開發。
韓國慶尚南道梁山靈山大學法學教授鄭甲永(音)說,由於大量規劃中的資源儲備位於韓國、中國和日本重疊的大陸架下,而它們各自的大陸架寬度不到400海里,因此它們之間的關係仍高度緊張。
鄭說:”如果沿這3個國家經濟區200海里邊界劃線,你會看到它們相互重疊,因為這片海域大部份區域在寬度上不超過400海里。”鄭還是韓國海洋研究所所屬的韓國獨島和海洋領土研究中心負責人。
日本5月份錯誤地宣佈,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已經承認以沖之鳥礁為參照點的約31萬平方公里範圍為日本大陸架。
這一可追溯到1931年的主張旨在獲得通道,進入額外專屬經濟區以及東京以南約1740公里礁石下的海底。
首爾和北京方面駁斥了這一聲明,稱之為”毫無根據地擴大海上利益的企圖”。
韓國外交通商部一名官員在該報導發表後對記者說:”如果將沖鳥礁定為島嶼,那麼任何在那裏擁有小礁石的人都可以宣稱控制附近海域。這可能會樹立一個壞的先例,從而產生道德風險。”
沖鳥礁僅高出海平面70厘米,沒甚麼戰略價值。但如果承認它是一個島嶼,日本就可以保留43萬平方公里海域以及更廣泛海底大陸架的權利,那甚至比它的國土總面積還要大。
專屬經濟區的外緣通常不超過基線之外200海里(370公里)。但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約160個沿海國如果能證明超出200海里外的大陸架是本國領土的自然延伸,則可以向聯合國提交申請資料主張大陸架權利。
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隨後會審查申請報告,提出建議,為該國履行獲取界限範圍內海底資源的權利提供法律依據。但如果別國反對這一主張,該委員會就會擱置這一過程,直至相關各方解決分歧。
自1997年起在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工作的首爾大學海洋學名譽教授樸永安(音)說:”我們沒有資格從法律上分析解釋成員國的文件,但既然我們是一群科學家,我們可以從科學的基礎上給出建議。”
三方動態
1970年,首爾方面實施了《海底礦物資源開採法案》,在其海域開闢了7個採礦場,從而加快了海底開發。
東京方面立即提出反對意見,從而導致兩國在1974年簽署協議,在濟州島以南的第7個區域建立大約8.2萬平方公里的”聯合發展區”。中國對此表示強烈抗議,並宣稱擁有該地區主權。
總而言之,韓日建立夥伴關係並沒有產生甚麼成果,這主要是由於兩國的利益存在顯著差異。韓國石油公司在2008年獨立鑽井的努力意外遭到外交通商部的反對,因為後者擔心這會破壞與日本這個強大鄰國的關係。
日本後來與中國合作,在東海建立了另一個聯合發展區,但到目前為止尚未見成效。
首爾慶熙大學國際法研究生院副院長姜孝白(音)說:”為了防止爭端,我們可以更加強勢,而不是保持低調。該地區很久以前就一直是國際衝突的主題。”
隨著首爾和北京著眼於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遞交共同主張,以抵制日本日益強硬的態度,三方動態似乎出現了新的轉折。
在2009年5月分別提交初步報告後,韓中兩國起草了正式文件。兩國都宣稱它們的大陸架延伸至東海的沖繩島。
一名熟悉情況的消息人士對本報記者說:”在今年初的一次會議上,中國官員說,他們原則上同意韓國有關提交聯合報告以更好地對付日本的提議。但他們建議,兩國要在不同時間提交報告——韓國在今年提交,中國在明年提交。”這名消息人士沒有透露姓名。
雙方的努力體現了日本當前提出的一系列領土主張。日本在東海尖閣群島問題上與中國爭吵不休,並且數十年來一直堅持控制韓國東部的獨島。
鑒於中國同時對韓國最南部離於島提出主張,兩國之間的聯盟不堪一擊。該島位於兩國專屬經濟區的重疊地區。首爾和北京在2009年遞交初步報告後,仍身陷爭執之中。
日本也宣稱擁有這一地區,據信這裡蘊含著大量石油和天然氣。日本內閣官房長官籐村修上週就首爾稱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提交報告提出異議。
財富寶藏
1878年在裡海發現了世界上首個近海油井。但只是到60年後,首次技術成熟的開採活動才由美國在墨西哥灣進行。
隨後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荒將開採活動推向頂峰。近年來新興市場強勁的工業發展進一步引發了大宗商品的供求失衡,導致價格上漲和貿易保護主義。具有戰略重要性的礦產,例如稀土,也成為外交爭端的根源。
設在首爾的三星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裴永一(音)說,隨著勘探和鑽井技術的迅速進步,許多國家和企業目前能夠深入到海平面以下3公里。
他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說:”隨著美國和日本近來開始重視開採海底資源,全球競爭正在加快步伐,像韓國這樣能源匱乏的國家正在加快海底勘探。”
他說,具有商業價值的海底資源也從傳統的石油和天然氣之類的化石燃料擴大到銅、錳、鎳、鈷、金等礦產。
尤其是主要由甲烷組成的海底氣體水化物預計足夠全世界人口用大約5000年。這種冰狀物質存在於高壓低溫環境下,例如大陸斷層線附近,那裏的氣體由於接觸冰冷的海水而結晶。
落後
分析人士說,首爾仍在大陸架技術技能、經驗和投資規模上遠遠落後於北京和東京。它還存在缺乏長期戰略、法律框架、大規模資源類公司以及訓練有素的勞動力等其他限制條件。
裴說:”韓國急需在中長期規劃基礎上落實海洋計劃。”
“極其重要的是獲取海底勘探領域的基本技術,以及培養一群擁有各領域技能的熟練勞動力。”
三星經濟研究院另一名研究員樸煥一(音)說,缺少全球能源巨頭企業加劇了(韓國)對商品價格不穩定的脆弱性。
樸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說:”培養資源類大企業代價高昂,但從長期來看,它可以通過遏制原材料預算和更好地應對價格波動來抵銷花費。”
在日益增長的財力幫助下,中國也在迅速獲取全球未開發儲備資源。像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之類的國有企業正在迅速蠶食原本長期由埃克森美孚公司、必和必拓公司、雪佛龍公司和巴西石油公司等全球巨頭主導的市場。
北京方面最近開發了能潛入水下6公里的載人潛水器。其目的在於到2020年前製造出超過15艘的超現代化深水探測器,投入使用至少3艘4000噸或以上噸位級船隻。
自從2004年成立日本石油天然氣礦物質能源公司以來,日本也已經在發展勘探相關的技術。由於具備領先的設備和技術,這家國有專業公司計劃在附近海域開採熱液礦床、富鈷結殼和錳結核。
日本在2月份公佈了一項宏偉計劃,要開採東京西南海底甲烷水合物礦藏中的天然氣。日本政府去年稱,這是世界首例此類嚐試,耗資100億日元(合1.26億美元),將需要用到2008年在加拿大開採陸地甲烷所用的技術。
儘管進入該領域較晚,且規模不大,但韓國正在推進國內外海域資源的開採,以幫助穩定能源供應,避免價格搖擺不定。
韓國是世界第五大原油購買國和第二大液體天然氣進口國,它的幾乎所有能源都需要進口。
韓國石油公司目前正在與大宇國際株式會社和STX能源公司合作,從東海海底開採天然氣。
在啟動一項47億美元的計劃近10年後,韓國浦項制鐵公司下屬的貿易公司大宇國際株式會社去年在緬甸發現了3個氣藏,引起了媒體的轟動。這些氣藏預計儲量為4.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相當於韓國5年的需求量。
國有的韓國天然氣公司與葡萄牙高浦能源公司和莫桑比克國家石油燃氣公司一起,參與了意大利國家碳化氫公司牽頭的莫桑比克近海鑽井項目。
去年11月份,首爾方面獲得了至2017年斐濟海底3000平方公里熱液礦床的獨家開採權。2008年,它獲得了在西南太平洋湯加專屬經濟區的類似許可。
法律框架
在制度方面,專家們長期以來一直指出,韓國缺乏關於大陸架的國內立法,這是其提出海洋主張的主要障礙。
1996年,在簽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後,韓國政府頒布了《專屬經濟區法案》。該法案規定了其管轄範圍內200海里的區域,但並不包含有關大陸架的條款。
相比之下,日本在1996年實施了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案,明確了專屬經濟區和海底的管轄範圍。中國在1998年也採取了同樣的行動。
靈山大學的鄭甲永在2004年的一篇分析文章中說:”韓國顯然沒有在專屬經濟區法案中添加另外有關指定的7個採礦區和與日本簽署的相關協議的條款。”
慶熙大學的姜孝白說,由於沒有海底立法,韓國不可避免會在提出主張時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
他對本報記者說:”缺乏國內法律可能會損害韓國在談判桌上的立場。當其他利益攸關方引用國內國際法律時,它卻拿不出甚麼國內法律用於支持自己的權利。”
“韓國嚴重缺乏對大陸架重要性的認識,儘管它的海上領土面積幾乎是陸地面積的4.5倍。韓國不具備足夠的教育、制度和法律基礎。”
(原文:Korea, China, Japan in race over continental shelves
發表:2012年7月10日
作者:Shin Hyon-hee
本文由譯者志願者翻譯並校對)
本文版權屬於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譯者遵守知識共享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許可協議。
──轉自《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