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香港說《父親與民國》吸引逾千人

人氣 29

【大紀元2012年07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有「小說奇才」之稱的當代作家白先勇,首次出席香港書展活動,吸引逾千書迷一睹風采。他暢談新書《父親與民國》,表示兩岸都曾經長期掩蓋民國史真相和父親白崇禧將軍,他認為現在該是還原歷史真相的時候。

「不是真相就不是歷史」

白先勇在講座前與記者會面時強調,撰寫《父親與民國》一書目的是還原歷史真相,「我覺得不是真相就不是歷史,不是真相就是偽史,就是虛構,就是宣傳。我們整個民族的歷史,我覺得兩岸現在這個時候應該把它還原。」

白先勇的父親白崇禧將軍是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1926 —1928年北伐期間,任北伐國軍參謀總長和前敵總指揮,指揮北伐軍從廣州打到山海關,是「完成北伐的第一人」。抗戰期間,任國民政府最高軍事委員會副參謀總長,策劃、指揮並參與多場對日大型會戰,如淞滬會戰、徐州會戰—血戰台兒莊、武漢會戰(武漢保衛戰)、三次長沙會戰、桂南會戰 — 崑崙關攻堅戰,桂柳會戰。武漢會戰末期,蔣介石為了加強重慶外圍實力,增設委員長桂林行營,委任白崇禧為桂林行營主任,下轄第三、第四、第七、第九共四個戰區,負責指揮長江以南半個中國的對日作戰。

在日本人編寫的侵華戰史中,日軍認為僅有的兩次中國軍隊的勇猛程度要超過自己的戰役是桂林保衛戰和崑崙關戰役, 這兩次戰役的總指揮官都是白崇禧。

1966年12月,73歲的白崇禧將軍去世,蔣中正總統下令給白崇禧以隆重國葬,並特親筆題詞,旌表白將軍「忠貞為國」「軫念勳猷 健生同志千古」。12月9日葬禮當天,蔣中正總統早上7點50分,第一個前來祭悼。蔣經國代表國防部主祭,陸海空三軍、聯勤總司令部的各位總司令和部長都前來祭悼英雄。

美國《紐約時報》當天自台北發佈特訊報道,稱讚白崇禧將軍為「中華民國最傑出的軍事戰略家和將領」。

白先勇對於中共官方的一些觀點表示不認同,「我覺得比如說台兒莊大戰,說是受到周恩來的指揮,這個可能不實,你說國共,國民黨那個時候不會聽共產黨的指揮。」中共還說白崇禧在武漢提出來對日持久戰戰略方針,是參考毛澤東得來的靈感,事實上後來一位大陸學者研究發現,白崇禧提出持久戰的時間早於毛。

民眾希望知道民國的真相

他介紹此書的特點就是收藏許多珍貴的資料,「百分之九十沒有人看過這裏頭,我覺得真相的細節還沒有觸及到,是一種感受,希望知道民國的真相。」

下午的講座超過千名的書迷捧場,除了坐滿了原先的演講廳還加開旁邊的演講廳給其餘三百多人。

著名作家白先勇首次來港出席書展活動 暢談近作《父親與民國》 吸引逾千書迷(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著名作家白先勇首次來港出席書展活動 暢談近作《父親與民國》 吸引逾千書迷(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白先勇介紹《父親與民國》一書,今年四月在二岸三地同時發行,並特地選擇在北京開新書發表會,之後走遍大陸七個城市演講,包括南京、武漢、重慶等當年國民黨抗戰重要城市,所到之處都有民眾向他表示,很勉懷當年國軍種種正面舉動令其非常感動。

「我講的抗戰,四川人非常非常激動,因為他們思想上對抗戰有很大的貢獻;六年多的陪都在重慶,犧牲很大的。抗戰勝利那一天,我那時八歲,那天晚上八月十五號日本投降,那晚我們在吃西瓜,那個廣播員說日本人投降了,自己跟著哭起了。」

白先勇深深感到民國的歷史被掩蓋很久了,「可能被邊緣化了很久,我覺得現在可能是時候,一一的把它還原起來,這是我們整個民族的一段歷史。尤其是抗日的歷史是民族的勝戰,我說我們整個民族抵抗外禦,中國人打了八年的仗沒有投降,沒有被日本人征服。」

著名作家白先勇首次來港出席書展活動 暢談近作《父親與民國》 吸引逾千書迷(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著名作家白先勇首次來港出席書展活動 暢談近作《父親與民國》 吸引逾千書迷(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兩岸曾長期掩蓋白崇禧

白先勇說八年抗戰國軍犧牲很大,「人民有上千萬國軍自己的隊伍,士兵死了二百到三百萬,將官也死了二百零六個,空軍四千多,打下四千多飛機你說得了嗎?這麼慘烈的一仗,南京的空軍公墓這些犧牲飛將軍名字都刻在上面,他們為國犧牲的都刻在上面。」更有責任將歷史還原。

「我希望能藉這本書,至少對我父親這個人這段歷史有比較新的認識,一個開始,不管在台灣或者在大陸。在台灣也是很久的時間,在書的裏面我父親的名字都沒有提到了。因為這一次我的書一出來,台灣的國防部、國安部長,請我到國安部去和上將們演講。我想時代變了,我們是要尋找歷史真相的這麼一個時代。」

(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父親為何選擇到台灣 ?

有現場民眾問他,其父親為何選擇到台灣?是否死得其所?「他選擇到台灣去,他就是跟民國共存亡。他十八歲就參加武昌起義,民國對他來說還是一種信仰,對他來說是一種革命感情和信仰。北伐是他完成的,最後抗日戰還要打那麼久,國共戰又打這麼多。」他繼續說:「他自己求仁得仁……最後他死在中華民國的國土上,他也葬在那個地方,完成自己一生的信念。」

有大陸青年學生感到大陸和台灣民風的不同,白先勇坦言台灣沒有經受文革保持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的思想,「基本上那個社會來說還是儒家,那一套對人接物,我想可能是大陸那些人到台灣感受到的,對人,人對人,儒家那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著名作家白先勇和著名大陸作家、《往事並不如煙》的作者章詒和女士。(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章詒和:記錄真實

著名大陸作家、《往事並不如煙》的作者章詒和女士陪同白先勇出席講座,她介紹白先勇的寫作特點,西方現代文學的技巧融會到中國傳統的文字表達方式之中,歷史感和現實感兼具。

「白先勇筆下都是耐人尋味、學習的榜樣,有的人微博上已經把這句話寫了。歷史的真相,追求一個相對的真理,非常不易。阻力並不是來自於民間,而是來自民間的對面。任何人對於個人歷史的回憶,其實對大陸而言,真相不屬於自己,每個人的歷史是這個國家民族的歷史一部分。」

章詒和鼓勵青年人學習白先勇的精神,「第一你要把你的本質做好,第二真是要會寫東西,寫什麼?不是歌功頌德,而是記錄真實,像白先勇一樣。」

今次書展為配合著名小說家白先勇到港,文藝廊特設專區在港首度展出其父白崇禧從北伐、抗戰、國共內戰到台灣生活近六百多張珍貴照片。

白先勇廣西省桂林臨桂縣人,臺灣旅美學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1948年遷居香港,曾就讀九龍塘小學及喇沙書院,1952年移居臺灣。代表作有《謫仙記》、《台北人》、《寂寞的十七歲》、《孽子》、《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紐約客》、《白先勇說昆曲》等。

(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視頻:《父親與民國》台北發佈會現場播放白崇禧記錄片:1966年,蔣中正總統率領眾官員第一個前往祭悼白崇禧的國葬;1947年,國防部長白崇禧蒞臨台灣視察國軍和處理二二八事件;1944年,白母馬太夫人90歲大壽,蔣委員長特派參謀總長何應欽代表他本人為白母祝壽,白崇禧將軍全家與5萬多軍民以及駐華美軍司令史迪威等將領參加祝壽。)


(視頻:不朽的光榮—— 偉大的中國衛國戰爭: 1945年8月,蔣中正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歷時14年艱苦卓絕浴血抗戰,採用白崇禧上將率先提出的抗日持久戰戰略,終於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中國人民迎來了近代歷史上最偉大與榮耀的時刻。)


(視頻:1945年10月10日,日軍北平投降: 中華民國首任國防部長、抗日持久戰最高戰略制定者、國軍多場重大戰役策劃部署指揮者白崇禧上將親臨現場監督,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代表中國在日軍投降書上簽字,北平十萬餘民眾與美、蘇、英、法代表觀禮,激動高呼「中華民國萬歲」、「中國萬歲」、「蔣委員長萬歲」、「勝利萬歲」,聲震屋瓦,響徹雲霄。)


(視頻:捍衛中華 戰神白崇禧—— 碧血黃花崗 萬世流芳頌


(視頻:戰神白崇禧 —— 巍巍大中華 梅花千古頌


(視頻:中華戰神白崇禧 —— 青天白日旗飛揚 永恆不滅英雄的光芒


(視頻:《一寸河山一寸血》(23) 日機轟炸蔣中正故鄉,白崇禧論克敵制勝, 桂南會戰崑崙關攻堅戰大捷,消滅日本「鋼軍」。


(視頻:《一寸河山一寸血》(14)—— 徐州會戰血戰台兒莊,蔣中正親臨視察,白崇禧助李宗仁獲大捷 )

相關新聞
【歷史今日】「戰神」白崇禧誕生護中華
蔣介石曾明示白崇禧接棒 白常犯顏直諫
白崇禧身影展 白先勇澄清近半世紀謊言
白崇禧選擇中華民國 大陸民眾熱議稱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