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19日電)中國大陸網路時代來臨,專家認為個體的抱怨被嚴重化、放大化,引發集體焦慮的「奇觀」,從買房、職場、婚姻到生育,類似的「焦慮帖(網路留言)」已成了大陸的「時尚詞語」。
中國青年報日前對1萬餘人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8.8%受訪者認為當下「焦慮帖」泛濫,55.9%受訪者認為「焦慮帖」泛濫會降低青年幸福感。
例如大陸微博(微網誌)上流傳的帖子指「80後(1980年後出生者)退休前需準備(人民幣)314萬元退休金」,引發網友對未來養老問題「杞人憂天式的焦慮情緒」,不少青年熱議。
不過,68.4%的人認為「焦慮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的困境;36.2%的人覺得「焦慮帖」只是一種情緒宣洩。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王水雄觀察認為,「焦慮帖」泛濫是因為青年中的分化現象日趨明顯,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下,青年會有較多焦慮感,同時覺得改變現狀的途徑非常有限。
另外,大陸網上活躍的部分人士跟現實社會存在距離,這些人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很難出人頭地,網路是他們表達焦慮的一個方式。
復旦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孫時進認為,現實世界確實存在壓力和焦慮,青年人內心存在不安全感,一些青年心裡的焦慮不一定來自現實,「可能是由於父輩的不安全感給他們的童年帶來了陰影,留在了他們的人格中。」而這些不安全感一旦被激發,焦慮就會自動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