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7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添財綜合編譯)美國華爾街進入財報週,各大銀行相繼公佈第二季度業績表現。業者業績普遍下滑,並不意外,只是高於預期的下滑率或是低於預期,因此而牽動股市的漲跌。而面對嚴峻的金融環境,各大型金融機構均嘗試調整業務、甚至轉型。如高盛正發展私人銀行業務,專為低風險的富有客戶提供存貸款服務。
由交易量低迷,高盛17日公佈第二季度盈利下降11%,淨收入為66億美元,淨利9.62億。調整後每股盈利1.78美元,高於預期的1.17美元。高盛去年同期收入72.8億美元、淨利10.8億美元。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一向以買賣激進與大型併購交易出名的高盛,正在發展私人銀行業務,專為全球低風險的富人和企業提供存貸款業務。
大型銀行業務轉趨保守
量測風險偏好關鍵指標之一「日風險價值」(daily value at risk)顯示,高盛從第一季度的9500萬美元下降到第二季度的9200萬美元,是2006年以來最低水平。這說明,銀行和其客戶已經想抑制高風險的交易活動。
由於整個金融環境丕變,大型銀行如摩根士丹利、高盛一直試圖減少對具波動性的交易收入和易變動型資金的依賴,同時減少開支。第二季度運營成本52.1億美元下降了8%,並強調還在實施額外的費用削減過程中。
但削減成本是不夠彌補高盛因交易和投資銀行業務下滑的收入。該報導稱,在每週30名成員的高層會議上,高盛最近討論如何設置自己公司的投資,改善掙扎中的資產管理業務,以及如何應付更嚴格的法規,和來自全球業界的競爭。
高盛業務似乎轉向保守的傳統銀行業務。但據稱,沒有計劃開設零售消費業務分行,像是設置自動取款機、發行一般信用卡。不過,該公司正想貸款給富人,提供資金供其投資。高盛現在開始以存款形式吸收現金,並貸款給他們買房、藝術品、遊艇等投資消費。
截至今年3月,高盛的銀行業務存款490億美元,較2009年年底同比增長48%。
在大型金融機構內設置私人銀行業務,摩根大通、美國銀行等早已執行,高盛正加入競爭行列。這種類型銀行比一般零售銀行提供更深入的服務和建議,通常要求客戶最低限額存款。
銀行業藏有未爆彈 仍被視為高風險行業
自金融風暴以來,大型銀行的投資部門業務一落千丈,也經歷了幾波裁員。但新近又傳出摩根大通鉅額投資虧損醜聞案。加上目前仍沸沸湯湯的巴克萊銀行利率操控醜聞,都突顯出金融業內可能暗藏著更多未爆炸彈。
據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金融海嘯迄今5年了,多數投資人仍認為大型銀行的風險不見有多少改善,而且認為銀行與風險掛鉤將成常態。
有數據指出,目前大型歐、美銀行的信用違約交換(CDS),仍是2007年7月初金融危機爆發前的20倍。
此外,銀行財務報告的透明與正確性也相當受到質疑;例如許多通過監管機關壓力測試的銀行,卻依舊爆發流動性危機。
該報告同時指出,投資人對銀行的疑慮也反映在股價上,即使目前銀行的財務體質已有大幅改善,但大型銀行股價仍遠遠不及2007年水準。
(責任編輯:王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