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時尚趣味考:日本和服

潔西卡.寇爾文.任金斯 譯者:宋偉航

人氣 15
標籤:

日本和服以簡單、寬鬆為準,七世紀到現在始終沒變。名稱雖然普通,日文「著物」的字面意思就是「從肩膀垂掛下來的衣服」,但因簡潔、別致,而成為鮮明的文化標誌。

一八六八年,日本礙於外交壓力,終於鎖國二百五十年後,對外開放,大批身穿緊身馬甲、層疊荷葉邊洋服的西方婦女,就這樣堂而皇之湧進日本。明治天皇的皇后一條美子(1849~1914),也嘗過鮮,拿巴黎的蓬蓬大圓裙來穿了穿。她的女侍和當時趕流行的藝伎也一樣。但到了十九世紀末年,大家泰半又回頭再穿起了和服,直到一九三○年代,和服一直是大多數日本婦女的基本裝束。

和服不像講究曲線的西式女裝。和服標榜的是「幽玄」,亦即暗示之妙境;這是日本美學的中心概念。「所謂『幽玄』,就是雖有『心』,卻不直接付諸『詞』。」日本詩人正徹(1381~1459)為「幽玄」下過注腳,「月亮被薄雲所遮,山上的紅葉被秋霧竹中籠罩,這樣的風情就是『幽玄』之姿。若問,『幽玄』在何處?真是不好言說。不懂『幽玄』的人,認為夜空清朗,月亮普照天下才有趣。」(註1)

和服展現的是幽玄的神祕美感, 於日本的平安時代(794~1185),乃成為當時朝服「十二單衣」穿在最裡面的一層。依日本當時的習俗,仕女都要躲在屏風後面,不宜拋頭露面。而仕女身上和服的下襬,或裡面露出來的(五衣)五彩袖口,甚或坐在轎裡從眼前經過,都可以教她的愛人看得心蕩神馳。江戶時代(1603~1868),縟麗的風格一度將幽玄婉約打入冷宮,婦女的穿著改走繁複華麗的路線,金碧輝煌、刺繡繽紛,甚至還有半寶石作裝飾。十八世紀中葉,穿梭於花街茶樓酒館的藝伎重拾莊重的氣質,改為崇尚內歛的新風格,「粹」。藝伎不同於花枝招展的交際花,藝伎是專業藝人,談吐優雅、言之有物,能歌善舞,還會彈「三味線」。走「粹」路線的藝伎,穿的和服格調清雅,色彩含蓄,壓抑的姿態卻藏不住蠢動的性感風情。

「粹」一字於英文,相當於絕妙(cool)或是別致(chic)一類的意思,卻也如「幽玄」一般,幾乎沒辦法轉譯完全。「粹」於藝伎身上,代表似有若無的巧妙挑逗,代表藝伎熾熱如火的自負,代表人情練達的學識修養,代表冷眼看盡繁華的淡泊。「粹」,是愛嬌嫵媚透著絲絲犀利。身體力行,便是藝伎臉上的白粉只敷薄薄一層,土包子才會塗成厚厚一層。藝伎的頭髮用清水梳整,而不是濃稠的髮油。藝伎走路裙襬只撩起一些,微微露出一閃而過的小腿肌膚;藝伎的紅唇只是下唇的一點硃紅。藝伎的足屐更是純「粹」──不穿襪,單套平底的木屐,即使走在雪地也面不改色。

不過,「粹」的藝伎最撩人的一點,卻在於身上的和服於後頸會略往下拉,露出一小截赤裸的頸背,看得人意亂情迷。藝伎露出來的後頸,依日本哲學家九鬼周造(1888~1941)描述,「隱隱向異性透露通往遮蔽肌膚的路徑」,和服幽幽的魅力,即在於此,而和「西方坦露大片胸脯、背脊、肩膀的粗鄙習俗」,蔚為對比。@

註1:沿用《日本幽玄》,王向遠中譯本之引文;日文原著:能勢朝次、大西克禮,吉林出版集團出版公司。

轉載自:《古典時尚趣味考》 野人文化/提供

相關新聞
時尚節能檯燈設計
典雅時尚總相宜
珠寶雕琢成飾品 實搭款閃燿時尚
打造時尚簡約小屋 明星分享心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