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6月21日訊】導讀:84歲的穆巴拉克在埃及享有絕對權力30年,去年遭到大規模起義被推翻。2011年2月和平交權的穆巴拉克或許沒有想到,他最終還是不能逃過審判,今年6月2日,因為貪污腐敗、命令軍隊向民眾開槍等罪行,穆巴拉克被判處終生監禁,就一直被關押在監獄中。這位對埃及實行了30年強權統治的獨裁者最終成為階下囚。
【大紀元記者張君怡、沈玉清綜合報導】據《華盛頓郵報》報導,84歲的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於6月19日突發中風、心跳停止,被開羅近郊的托拉(Tora)監獄迅速轉往瑪迪軍用醫院急救,醫院一度宣告穆巴拉克「臨床死亡」。
穆巴拉克目前「使用人工呼吸」
不過,埃及安全部隊的消息人士表示,穆巴拉克目前處於昏迷狀態。一位執政的軍事委員會成員接受訪問時表示,穆巴拉克「情況危急」,卻否認他已死亡的消息。
埃及軍方官員星期三早上承認,穆巴拉克突發中風,但說他目前「使用人工呼吸」,以及「現在就說他已臨床死亡還為時過早」。
穆巴拉克去年遭判刑,被送往開羅近郊托拉(Tora)監獄服刑時,一度拒絕離開直升機,當時安全官員表示,穆巴拉克出現「緊急健康危機」,好不容易才勸服他入監。
原本就患有憂鬱症、心臟病、高血壓、呼吸系統疾病的穆巴拉克,入獄後健康惡化嚴重,曾被施行2次電擊。
穆巴拉克一生中曾躲過10次暗殺,他將私生活列為最高機密,健康狀況也一直是埃及的禁忌話題。
抗議軍方擴權 埃及選後爆示威
埃及的總統大選已於17日落幕,埃及選委會將於21日公佈正式選舉結果。穆斯林兄弟會堅稱,他們的候選人穆希贏得勝選,獲得51.5%的選民支持。然而軍方支持的前總理沙菲克也宣稱當選,因此即使當局公佈當選結果,落敗陣營都可能不服,質疑對方造假。埃及目前正處於政治真空的狀態,沒有總統、國會與憲法,由最高軍事委員會掌握最高權利包括立法權。
19日,首都開羅、亞歷山大等地區,聚集了數萬名示威民眾,抗議執政的軍事委員會解散國會、試圖奪權。
軍事委員會似乎正對穆斯林兄弟會的穆希將贏得上週總統大選這一假定作出舉動,目的是減少或限制總統的權力並保護軍方自己的權力。許多埃及人對軍方的擴權舉動感到憤怒,他們要求軍方交出權力。
議員默罕默德•歐曼尼:「軍事委員會正從當選的總統穆希手裡奪取權力,現在他們想解散委員會,因此從這裡我們說,憲法修正案一天也不能被接受。」
議員默罕默德•蓋伯:「如果軍事委員會堅持的話,我們將會一直呆在廣場這兒。我們堅持要達到我們革命的目標。」
面對重新統一起來的反對派,以及來自最重要盟友美國的批評,埃及軍方重申軍方將在6月30日之前把權力移交給一位文職總統的承諾。
美國前總統卡特對埃及政局深表擔憂
週二美國卡特中心和其它幾家國際組織在密切注視埃及選舉過程的同時,對埃及軍方解散議會和發佈憲令表示擔憂。他們說這些做法對原本在程序上進展良好的總統大選構成了威脅。
美國前總統卡特在一份聲明中說:「埃及過渡時期出現逆民主的勢態,我對此深感焦慮。一個未經選舉產生的軍事機構不該干預立憲過程。」卡特的看法反應了近期很多美國官員對埃及軍方奪權企圖控制埃及的看法,他們擔心這樣會讓埃及在過渡時期脫離民主的軌道,引發新一輪動盪。
去年遭大規模起義被推翻 成階下囚
84歲的穆巴拉克在埃及享有絕對權力30年,去年遭到大規模起義被推翻。2011年2月和平交權的穆巴拉克或許沒有想到,他最終還是不能逃過審判,今年6月2日,因為貪污腐敗、命令軍隊向民眾開槍等罪行,穆巴拉克被判處終生監禁,就一直被關押在監獄中。這位對埃及實行了30年強權統治的獨裁者最終成為階下囚。
此時傳出穆巴拉克逝世的消息或許使埃及動盪的情勢更加緊張。
=========================================
強權30年 穆巴拉克從獨裁者到階下囚
【大紀元訊】目前,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19日在獄中中風,臨床上已宣告死亡;但另有消息人士表示,穆巴拉克目前僅是昏迷,靠人工呼吸器維生。
這位被廢黜的領導人統治了埃及30年,直到去年2月在席捲這個地區的阿拉伯之春抗議浪潮中被一場革命所推翻。
農家小子變成足以改變埃及命運的人
1928 年5月4日,穆巴拉克生於埃及曼努菲亞省的一個農民家庭。他的飛黃騰達是從軍隊開始的。1949年和1950年,穆巴拉克先後畢業於埃及軍事學院和空軍學院,後在埃及空軍學院任教官,曾3次赴蘇聯學習,隨後他在軍隊中平步青雲。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又稱「十月戰爭」)爆發時,45歲的穆巴拉克已經是國防部副部長和空軍總司令。1975年4月,他被任命為副總統。
埃及前總統沙達特(Anwar Sadat)1981年10月6日在開羅閱兵時,遭伊斯蘭好戰份子刺殺身亡,穆巴拉克意外掌權。穆巴拉克1週後繼任總統,30年間從未中斷地統治埃及,直至去年才遭推翻。
從那時候開始,這個從尼羅河三角洲走出來的農家小子變成了一個足以改變埃及命運乃至阿拉伯世界格局的人。
為了能夠繼續統治埃及 多次修改憲法
對於權力的迷戀是所有獨裁者共同的特點,穆巴拉克也不例外。為了能夠繼續統治埃及,他多次修改憲法,規定總統可以無限期連任。穆巴拉克因此連續5次當選總統,統治埃及將近30年。前四次的選舉,穆巴拉克都以壓倒性優勢獲勝,在2005年他所參加的第五次總統選舉中,由於國內外的雙重壓力,穆巴拉克只能修憲允許舉行有多名候選人存在的總統選舉。
和大部份獨裁者一樣,穆巴拉克希望通過經濟的發展來減緩人民對民主的訴求,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他的這種做法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當他長期執政而帶來威信動搖,特別是國內經濟開始出現下滑的時候,下台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在整個執政期間,穆巴拉克的政策並不受人民歡迎。他的政府也常是國內反對勢力的抨擊目標,包括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世俗主義和自由派異議人士等。
所謂生活節儉 不過是在作秀
獨裁必然帶來腐敗,無論是卡扎菲還是穆巴拉克,都曾用生活節儉的一面示人,但當卡扎菲豪宅曝光以後,人們才知道他住帳篷只是為了作秀。
埃及的民眾並沒有因為穆巴拉克的和平交權而善罷甘休,全國上下要求審判穆巴拉克的呼聲高漲,5月24日,埃及總檢察長向刑事法院起訴穆巴拉克及其兩個兒子。去年8月3日,恐怕穆巴拉克永遠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被關在鐵籠子裡面受審。
==================================
穆巴拉克何以大哭昏厥
文 ◎ 華明
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被利比亞新政府軍隊擊斃,埃及媒體報導,去年年初在茉莉花革命風潮中被罷黜的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Muhammed Hosni Mubarak)在醫院裡看到卡扎菲被殺的電視畫面,極為傷心和悲痛,於是歇斯底里地大哭起來,很快就昏厥過去。
醫院工作人員稱,由於受到卡扎菲死亡的驚嚇,穆巴拉克已喪失了大腦功能。雖然經搶救保住性命,但實際上大腦已死亡,醫院已經無能為力。如果不是及時給他吃了鎮靜藥,穆巴拉克的心臟就停止跳動了。據悉,穆巴拉克與卡扎菲關係甚好,政治手腕都非常強硬。
30年總統 18天下臺
2011年1月25日,受到突尼斯「茉莉花革命」的鼓舞,埃及反政府聯盟發起示威,「為了終結貧窮、腐敗、失業和折磨,拚了」一呼百應,連著幾日數十萬的民眾走上街頭,高喊「打倒獨裁」,但受到警方鎮壓,多人死亡。
對於民眾呼聲,穆巴拉克幾經狡辯,多次拒絕下臺。然而,1月29日凌晨,埃及軍隊的數十輛裝甲車與坦克開入開羅示威者佔據的廣場並宣告:「我們是來保護你們的」,示威人群一片歡呼。31日軍方聲明,「致偉大的埃及人民,你們的武裝力量瞭解人民的合法權利,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對埃及人民動用武力。」
民眾:他對我們像動物一樣
埃及人民怎麼說?CNN記者街頭採訪一位女青年:為何不再給穆巴拉克機會?這位女青年說,已經給了他30年機會!是的,現在輪到給人民一個機會了!
「他對我們像對待動物一樣,我要世界上的人都看看他就是這樣對待我們的。」一名埃及路人說:「所有埃及人都該走上街頭去抗議獨裁者穆巴拉克與那腐敗的政府。」
一位在現場的美聯社記者報導,群眾把那些脫下警服加入抗議者隊伍的警官扛在肩膀上歡呼。有報導說,一名年輕士兵由於未開槍被送上軍事法庭。士兵承認,指揮官的確命令他見到敵人就開槍。「可是我根本沒有看見敵人呀,」士兵解釋,「我看到的只是人。」
關在籠裡受審
撐到去年2月11日,穆巴拉克不得已宣佈辭去總統職務,將權力移交軍方。然後攜家人飛往距開羅400公里以外的渡假勝地沙姆沙伊赫居住。4月12日,穆巴拉克在首次接受埃及檢察機關質詢時,突發心臟病,被緊急送進醫院。13日,他與兩個兒子被實施15天拘留。
據人權組織說,穆巴拉克下臺前的鎮壓造成800多人死亡,這項指控若成立,穆巴拉克可能被判死刑。穆巴拉克及其妻子還面臨貪腐指控,他的家族在30年掌權期間,非法聚斂大量財富,堪比世界首富。
2011年8月3日埃及法庭開始審理,15日,穆巴拉克躺在鐵籠禁錮的一個提架上被抬入法庭,兩個兒子也一同出庭。由於庭上秩序混亂,法庭決定休庭,並決定將實施閉門審理。
中共一串「殺人民」老朋友
穆巴拉克被慣於「代表」人民的中共當局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曾九次訪問中國,1976年見到垂危的毛澤東、1983年以總統身份見到鄧小平,之後還見過江澤民、胡錦濤。
有評論指,何止穆巴拉克、卡扎菲,中共還有一連串屠殺人民罪惡纍纍的「老朋友」,如柬埔寨紅色高棉大屠殺的波爾.布特、朝鮮大饑荒的金正日、緬甸軍政權的首腦、津巴布韋的穆加貝、蘇丹達爾富爾人道危機的主謀者……但這都不是人民的朋友,而是中共獨裁俱樂部的盟友。
胡適曾經說過:一個國家的強弱盛衰,都不是偶然的……我們今日所受的苦痛和恥辱,都只是過去種種惡因種下的惡果。我們要收穫將來的善果,必須努力種現在的新因。一粒一粒的種,必有滿倉滿屋的收。
穆巴拉克見卡扎菲死亡而痛哭昏死過去,也是自己種下的惡果所致。◇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