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愛名校 專家:好學校重視家長配合

人氣 22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6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理念在華人中根深蒂固。無論在哪裏,子女教育對華人家庭來說,都是頭等大事,加拿大的華人移民們也不例外。從小到大,為子女選擇一所好學校,就成為家長們重視的問題。多倫多教育委員會副主席陳聖源(Shaun Chen)表示,家長選學校時,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子女個人的需要。

加拿大C. D. Howe研究所本週公布加拿大安省最佳公校名單。報告的作者David Johnson 與 Robbie Brydon分析了安省各小學2009年至2011年的EQAO成績,按其相似的社會及經濟背景做比較,選出較好的學校。作者認為,這些學校做得好,是因為其校長、教師及職員做得好,可以成為其他學校的楷模,也可以為家長選學校提供參考。

Johnson說,因為其分析是「蘋果與蘋果比較」的結果,教育工作者應該留意那些做得好的學校,「看看他們是如何在同行中脫穎而出」。

Brydon告訴《大紀元》,他們在分析中的控制因素,包括男女比例、新移民比例、特殊教育學生比例、校區的單親父母比例、成人的受教育水平等。比如新移民的語言會差一些,家庭資源好的學生會做的好一些等,比較中會平衡這些因素,使結果能反映出學校的教學能力。

他說,分析發現,移民加拿大3年內的學生,語言比較差。不過,當將有10%新移民的校區與沒有新移民的校區比較時,發現有10%新移民的校區,通過EQAO測驗的學生只減少了3%。這樣看起來,新移民本身不是一個負面的因素。

Brydon說,他們在分析中,將父母的教育程度作為最大影響因素。

家長配合同樣重要

多倫多公校Arbor Glen PS是名列前茅的學校之一,華人學生很多在那裏就讀。校長柯旭(Becerly Kirsh)對《大紀元》表示,學生的表現好,學校與家庭的作用都很重要。

Arbor Glen目前有265名學生,70%是移民,超過一半是華人;16名教師中有2人是華裔。

柯旭說,最近EQAO(安省教育素質及問責辦公室)主辦的測試前,來了3個需要參加測試的新學生,2個3年級,1個6年級,因為不懂英文,他們得了零分。他們3人都來自中國,其中1人剛到一個星期。

對於新移民學生的語言障礙,柯旭不認為是個問題。她說:「兒童學英文很快,父母學的慢一些。」

不過,柯旭稱,父母重視很重要,「我看到華裔家長很重視教育」。

她提到,她在教學生樂器時,曾問他們誰還在學其他的樂器。幾乎所有學生都舉了手,說他們在校外學鋼琴、小提琴等。

柯旭說,學生的成功,來自想看到學生成功的教職員工,以及重視子女教育的家長。

Arbor Glen有低年級合唱隊、高年級合唱隊、低年級舞蹈班、高年級舞蹈班,法語、閱讀、數學、象棋及家庭作業俱樂部,有各種運動、球類,有天才表演、有藝術家定期來學校訪問。柯旭說,這些可以「保持學生興奮及對學校感興趣」。

多倫多教育委員會副主席陳聖源(Shaun Chen)也強調父母參與的重要,他說:「父母在學校中參與越多,學生能獲得的成就越大。」

他說,教育局規定,每所學校有一個家長委員會;鼓勵父母在家與三年級以下的子女一起閱讀;教育局有一個家長顧問委員會,讓家長參與教育局的決策

陳聖源稱,他去過中國訪問,知道大陸沒有這種鼓勵家長參與的機制。他說:「在這裡,我們希望家長參與,成為子女教育的合作者。」

挑選學校應考慮學生需要

對於C. D. Howe研究所公布的好學校,陳聖源稱,好學校不一定對所有的學生都好。「我認為,需要看具體孩子的需要。」

他提到華人家長的一個普遍觀念,是對學習成績看得很重,對上大學及學某些專業看得很重。他說,這些是重要,但同時要知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強項,「他們在學校可以走很多不同的路,而且都可以成功。」

陳聖源稱,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可能不同,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教育學生。有些學校做的更好,教師的技能及學校的教學計畫都起作用,因為不同的學校可以有不同的計畫。

作為家長如何選擇學校,陳聖源的建議是,去學校裡體驗一下,看這學校是否友好,在裡面是否有一種歸屬感;家長委員會是否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支持學生的教育;如果孩子有特別的興趣,這學校是否有合適的計畫滿足這種興趣的需要。

另外,教育局還有一個程序,使家長能發現孩子的特殊需要,從而可以決定是否需要接受特殊教育。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華人移民加拿大 養老第一還是教育第一
紐約社區教育界期盼華人聖誕晚會
教育家沈琬貞﹕建議華人西人都來看
免費華人教育及職業講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