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6月01日訊】當全世界的學校都在忙著以iPad換掉書本、用投影儀代替黑板,甚至把課堂改到網上時,矽谷的精英們卻將孩子送進一所「零科技」學校,那裏沒有電腦、網絡,只有黑板和粉筆,偶爾還會有泥巴。
高科技精英們偏愛的這所學校名叫半島華德福學校,位於矽谷。在教學過程中,校方不使用任何與高科技有關的教學設施,只用鉛筆、白紙、編織針,有時還會有泥土。許多在易趣、谷歌、雅虎、蘋果和惠普等IT企業工作的人都願意把孩子送到這裡唸書。牆上釘著黑板,黑板槽裡擺著彩色粉筆,木書桌上放著課本和鉛筆,看不到任何高科技產品的蹤影。在五年級的教室裡,孩子們一起學習編織技巧、用十字形木架收拾毛線、用碎布做成拼貼畫。這些活動能夠幫助他們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技巧、協作能力,還有對於圖形的識別能力。
在華德福矽谷分校,75%的學生父母任職高科技企業。在他們看來,這與讓孩子上一所「低科技」學校並不矛盾。安迪的父親阿蘭.伊格爾畢業於計算機科學專業,目前在谷歌任職。「我不覺得科技產品是基礎學校的必需品。那些認為iPad能讓孩子在閱讀和算術方面更勝一籌的想法,簡直是荒謬。」
華德福學校成立於1919年,如今在全美有160所分校。雖然華德福學校少有令人目眩的高科技設備,但收費可謂高昂。譬如在矽谷分校,幼兒園一年的學費是17750美元,高中則是24400美元。
顯而易見,把孩子送到這裡上學的多是富裕家庭,父母受過高等教育。學生更愛用筆和紙學習。
另一方面,華德福的學生甚至在家裏也不用電子產品。10歲的芬恩.黑利的父親在谷歌工作,但比起電腦,芬恩更喜歡用筆和紙來學習。芬恩說:「當你回過頭來看一年級時的書寫,就能知道那時候有多糟糕。而電腦不能體現這些。」
一些學生說,自己的父母或親戚有時會沉溺於智能電話或其他產品,這讓他們感到沮喪。11歲的奧瑞德說,有一次去親戚家裏玩,發現除了自己以外,坐在一起的其他四個小朋友都在玩手機,誰也不理誰,於是他不停地搖晃手臂和他們打招呼: 「嗨,夥伴們,我在這裡。」
「優秀的教育緣於投入」。有人擔心,在這個科技社會,如果孩子不在學習初期就開始接觸高科技產品,將來會缺少競爭力。對此,家長們一點也不擔心。「著甚麼急,你知道學這些有多簡單?」阿蘭.伊格爾說,「就像學習擠牙膏一樣,在谷歌,我們將軟件設計得非常簡單,連傻子也會使用,孩子們不可能在長大後學不會。」
家長們認為,真正優秀的教育在於投入,而投入的關鍵在於優秀的老師和有趣的教學計劃。50歲的勞倫曾在英特爾和微軟公司就職,他有3個孩子在華德福學校上學。他說:「投入是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與老師的接觸,和同學的接觸。」
哈佛大學兒童和媒體中心主任邁克爾.里奇表示:「人們普遍認為,這些高科技技術和產品是新的東西,所以能夠給孩子們不一樣的幫助。我覺得大家應該停止這種想法。因為答案是,iPad固然功能絕棒,可是有時候一團泥巴,一張紙,都比iPad更有趣,也更有利孩子的健康。」
美國公共廣播公司曾組織一批研究人員跟蹤美國孩子的發育情況,發現智能設備對兒童的早期詞彙學習和算術確實很有幫助。不過孩子也出現了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他們往往一邊學習,一邊瀏覽各種網頁。高科技改變了兒童的學習方式,他們有甚麼問題都到谷歌上轉轉,見解幾乎都是從網上得來的,自主思考的意識減弱。
高中競相用iPad當教科書
愈來愈多的美國高中採用iPad取代厚重的教科書。蘋果公司表示已有逾600個學區推行此法。許多學校認為用平板電腦教學利多於弊,波士頓柏林頓高中校長拉金認為,投資購買iPad每台500美元,長期下來比買教科書划算。美國政府現在也鼓勵學校和公用圖書館更新電子設備,並且明確對用於教育事業的微軟和蘋果設備的費用實行減稅。
而華德福學校畢業生凱蒂說:「我到了初中最後一年才第一次接觸電腦,開始學習編程是在高中一年級,高中畢業後才開始認定把從事高科技工作當做今後的職業。我一點都沒有覺得較遲進入電腦世界有甚麼不好。我把自己的孩子也送進了這樣的學校。孩子們在學校裡,學會如何全神貫注地做好每一件事。他們明白學習需要思考,消化需要時間。他們在得到一個答案後,還繼續問『為甚麼』,這樣的學習途徑,可以是在學乘法口訣的時候,也可以是在學音樂的時候。」
「我承認,現在是高科技爆炸的時代,可是高科技只是生活的工具,而不是通向幸福的道路。我贊成讓孩子們在兒童時期遠離這些技術,專注地教會他們能夠終身學習的能力。在他們要終身——至少也是幾十年,在電腦前度日之前,先讓他們接受生活的真正歷程。」
鏈接一歲寶寶將雜誌當iPad
一個iPad寶寶的視頻曾在youtube上走紅。那是一個玩慣iPad的1歲寶寶,她把紙質雜誌認為是一個壞掉的iPad,不斷用手指點擊、滑頁,看著雜誌毫無反應,寶寶抓狂的樣子非常逗樂。視頻在搞笑之餘發人深思,看以iPad為代表的高科技產品怎樣從嬰兒時期起改變人的思考和行為方式。正如有網友評論:「技術正在代碼化我們的思想,正在改變我們自身的『操作系統』。」
(責任編輯:江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