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中共推新刺激政策 專家審慎看待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6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由於擔心中國經濟增長不振,中共領導人已開始祭出寬鬆政策,除了批准許多基礎建設和大型投資案外,也對汽車、家電等產品進行消費補貼。專家估計,這一輪刺激經濟產生的效益只能讓經濟止跌,無法將趨勢扭轉向上。

《紐約時報》報導,儘管中共當局沒有正式宣布這樣的刺激計劃,但中共喉舌報人民日報週三刊出一篇文章暗示說,任何拉抬增長的努力都可能被衡量。但一些分析師說,新一輪重大投資的證據顯示,刺激的規模可能達1,500億美元或以上,低於2008~2009年的4萬億人民幣(或5,850億美元)。

自四月以來,中共國務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已批准一些重大的新基礎建設項目,其中包括幾個水力發電合資案、四座機場、三個大型鋼鐵廠的翻修或擴充。

在這之前,今年批准了南京兩個機場和一個地鐵的興建,以及其他地方政府的高速公路、汙水處理場興建案,此外,重慶市政府投資公司也斥資550億美元要進行投資。

除了公共建設外,中共當局還祭出「舊車換現金」的政策,提供高額的補貼給那些購買新型小車、巴士、卡車和農業用車輛的買家。部份報告認為,現金補貼也將延伸到類似2009年的家電購買。

香港渣打銀行經濟學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認為:「它將大幅」提升增長率,「你可爭論它是一個刺激方案還是一個投資政策或者該案只是為了增長而已。但很清楚的是,他們授權了這些項目,許多公司的擴廠計劃已排隊等待很久了。」

週三,中共國務院還下令針對七個所謂的戰略性產業(如先進裝備製造業和節能)中的20多個重大項目進行投資。中共總理溫家寶說:「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一個重要和戰略的任務,尤其是面臨當前的經濟下行壓力。」

金融分析師和經濟學家一般預期,新的措施可望提升增長,但該政策並非白吃的午餐。他們說,近幾年來,中國的增長瓶頸在於舉債興建的高速公路等項目的規模已超過當前中國的需求。新增的刺激方案或許可讓GDP獲得提升,但卻會換來長期負債不斷攀高的代價。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表示:「為了創造增長,中國將產生更多的負債,終極的調整也就更加困難,」「但今年是政治關鍵年,我不認為任何人想要在嗚咽哭泣中結束。」

他和其他專家都認為,中國若能調整其出口和大型建造項目支撐的經濟架構至消費導向的架構,長期的經濟增長將可確保。

瑞士信貸駐香港經濟學家陶冬說:「這個公共部門的新支出將可阻止經濟的下滑,但卻不能產生一個強勁的反彈,」「在開啟一個上升階段之前,中國終究需要來自民間投資和結構改革的新動能。」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全球經濟衰退預兆初現 中國尤為脆弱
紐時:從西安商人的苦惱看中國經濟險境
外媒:中國經濟就是政治 四月增長放緩北京擔心
「三駕馬車」失靈 中國經濟岌岌可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