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6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盛元紐約報導)雖然蘇活(SoHo)區沒有第五大道繁華,也不及華爾街高貴,但它卻有自身獨特的時尚魅力。只有到過那裡,才能更深入地體會到紐約多元包容的文化,也能更真切地見證到美國這個富於奇特想像力和豐富多彩的社會。
從荒蕪的水塘到工業的廢墟,19世紀以來,蘇活(SoHo)歷經多年的沉浮起落,終於在近年於美國藝術發展史上找到定位。不但孕育了諸多近代藝術工作者,更讓人得藉此一方天地,一窺世界各國政經文化與建築等多面向風貌。蘇活(SoHo)的歷史,已成為城區復興和中產化的典型範例與標誌。
逛過蘇活(SoHo)的顧客,都不會忘記那些各具特色的店鋪。然而,這個近幾年來結合著商業與文化並迅速崛起的綜合區域,在歷史的發展與演變中,卻走過了興衰往復的道路。在每一次的發展演變過程中,蘇活(SoHo)扮演過不同的角色,直到這一次,蘇活(SoHo)似乎才找到了自己的準確定位,而其形成的歷史幾經起落,耐人尋味。
18世紀仍保持鄉村原貌
蘇活(SoHo) 區位於紐約市曼哈頓下城 ,是被單獨劃分出來的一個特殊區域。大致上被休斯頓街北側、拉法耶特大街和中央大街東側、運河街南側以及西百老匯大道西側合圍而成,也因位於休斯頓街以南(SOuth of HOuston street)而以此縮寫而得名。紐約市城市規劃局規劃的59個區域中,蘇活(SoHo)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社區。它是和格林威治村以及小義大利合在一起成為曼哈頓的第二區。全區約9.3萬人,約占紐約人口的1%。蘇活(SoHo)有5.2萬住戶,一半以上為單身住戶,住戶中近一半為25歲至44歲之間的年輕人。這個區的白人及亞裔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人均收入都高於紐約的整體水平。
在殖民時代,蘇活(SoHo)曾是荷蘭西印度公司奴隸在獲得自由後被贈予的耕地,也是曼哈頓島上第一個獨立的黑人居住區。1660年,這片土地被一個叫赫曼的人獲得,後來轉給了他的內兄巴亞德。
18 世紀時,由於自然屏障的原因,蘇活(SoHo)地區還保持著鄉村的原貌。獨立戰爭期間,蘇活(SoHo)曾設置了許多要塞和防護設施。巴亞德在戰後迫於經濟壓力,不得不把部分領地抵押出去,整個地區也因此分成了許多部分。除了百老匯和運河街上的部分製造工廠,該區在當時基本沒有什麼發展。
抽乾池塘 催生百老匯大道
蘇活(SoHo)的發展起始於紐約市議會在居民的抱怨下,決定抽乾該地區的一個叫庫萊克特的池塘。這個池塘曾是島上重要的淡水資源,但因為污染而變成了滋養蚊蟲的地方。為了抽乾池塘的水,紐約市當局修建了運河,以連接池塘和哈德遜河。池塘後來被領地附近的山土所填平。隨著百老匯大道的鋪成以及沿運河街人行路的修建,終於有更多的人搬到這個地區居住,其中包括著名的作家詹姆斯.庫珀(James Fenimore Cooper)。
到了19世紀,百老匯大道沿街的商業建築和附近大型旅館紛紛落成,知名的劇院和購物區也開始出現,並變成紐約的娛樂中心,但妓院也隨之出現,百老匯側面的一些街道成為了城市的紅燈區。這種變化使得中產人士敬而遠之逐漸搬離,臨近地區的居民數量也不斷下降。據統計,在1860年到1865年,短短5年之內,人口下降了25%。雖然19世紀內戰後的80到90年代,大型的製造商開始入駐,尤其是紡織業,並使得該地區一度成為城市的紡織品批發中心,但隨著城市中心不斷向上城北移,整個地區的繁華程度再度下降。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紡織業者大部分也向城南搬遷,在蘇活(SoHo)留下了許多空房。其中一些成為了倉庫或印刷廠,還有一些則被拆除並被加油站、修車鋪和停車場所取代。到1950年時,整個地區以工業廢墟而聞名,許多小工廠到了夜間變得空無一人。
60年代 藝術家注入變更和生機
到了60年代,這些面積廣大、窗戶眾多且租金低廉的空間,吸引了許多藝術家的到來,而這給蘇活(SoHo)的街區特徵帶來了新一輪的變更和生機。其中許多建物被他們非法當作居住空間,儘管當時那裡幾乎完全沒有用於居住的相關設施。但由於當時經濟低迷,即便藝術家不入駐,那些沒人需要的空間也只能長期遭到閒置。
政府早先本想於未來工業復興後重啟蘇活(SoHo),但隨著眾多藝術家的入住,卻逐漸改變了蘇活(SoHo)的人文氛圍。廣闊的起居與創作空間,不但讓這些藝術家們更加便利,也更能聚集觀摩與交換彼此的創作與心得。 1971年,政府終於允許經註冊的藝術家在這些閣樓居住和工作。到了1987年,非藝術人士被破例允許在蘇活(SoHo)居住。
因諸多藝術家工作室和畫廊聚落而聞名的蘇活(SoHo),近幾年各式商店迅速興起。從時尚精品到連鎖折扣店,各種門類應有盡有。來到此地,你能看到美國以至其他國家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及建築等多面向的風貌。蘇活(SoHo)的歷史,已成為城區復興和中產化的典型範例與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