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5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張茹澳洲墨爾本綜合報導】澳洲的房地產業雖然躲過了金融危機的襲擊,但在目前新一輪的衰退中卻顯得無能為力。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三月份全澳新屋的銷售量已降到18年來的最低水平。在蕭條的市場上,業主忍痛降價求售,其中豪宅價格下跌最重,墨爾本住在豪華公寓的富甲名流們將面臨高達25%的損失。
據澳洲物業監察的研究顯示,Toorak,Brighton,East Melbourne,Southbank和St Kilda路是墨爾本豪華公寓集中的地區,100萬以上的公寓屢見不鮮,然而在過去一年裡這裡受創最深。
墨爾本最昂貴的公寓業主為了出售,有時降價高達上百萬,還有一些人在幾年過後,發現物業價格不但沒長,反而要以遠遠低於買價出售。
世界網球冠軍休伊特(Lleyton Hewitt)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他將位於St Kilda路的頂層公寓要價由1500萬降到1000萬。
休伊特 2004年擲下832萬買了St.Kilda路上最豪華的公寓樓Yve Development的第19層,又花了近4年時間進行內部裝潢,所以1000萬的要價毫無疑問是賠本買賣,但就連這個價格能否賣出去目前還是個疑問。
有人指責近來艱難的環境是由於經濟躑躅不前,以及豪華公寓大量湧入造成的。隨著市區近郊超過13000套新公寓即將上市出售,想必情況會更糟糕。
市場分析機構APM的資深經濟學家威爾森(Andrew Wilson)說,頂級公寓市場面臨「各種負面因素都集中到一塊兒的局面」。
「股票市場壓抑的表現,物業市場放緩,以及種種跡象表明維省將變成澳洲經濟最差的地區,所有這一切全都趕在一起發生了。」
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著名室內裝潢師Jean-Pierre Heurteau 2006年花了323萬買下St Kilda路上兩臥室公寓的樓花。
去年他將這套在14樓的公寓售出,原來希望至少能賣290萬,結果只賣了281萬。
「這是時機問題,」他說,「並不是房子的錯,這套公寓房是很棒的,只是行情就只能這樣了。」
McRae物業的估價師John Sommers說,墨爾本很多業主都從樓花中得到慘痛的教訓,公寓樓花的價格通常與它們的實際價值無關,「只是反映了開發商想從這個項目中掙多少錢。樓花建成交付後,有時要過很多年才能看到資本增值。」
舉個例子,在Docklands一套4臥室的公寓2004年以350萬買入,去年賣了相同的價錢,而同期墨爾本的單元房價格上升了44%。
分析師Charter Keck Cramer估計,在市中心CBD,Southbank,St Kilda路和Docklands等地,正有49棟新樓、大約13100套公寓在建設中,預計在不久後將投入市場。
地產代理瞄準中國買家
面對房地產市場的嚴峻局面,地產代理也不甘心束手待斃,都在積極尋找對策,不少代理將目光投向中國買家。
據時代報報導,墨爾本知名的地產代理公司如Barry Plant,Hocking Stuart,Century 21,Buxton和建築公司Metricon都把它們的房源列在一個專門為中國買家設置的中文網站上。
集房網(gifang.com)用中文詳細羅列了墨爾本各種類型的待售物業,面向中國各大城市的潛在買家,如廣州、溫州、寧波、長沙、重慶和深圳等地。
集房網的總裁Michael Yang在網站上稱,該公司幫助澳洲開發商在中國各大城市舉行房屋展銷會。集房網還有一個英文版本,網址為ourproperties.com.au
Buxton地產公司在Bentleigh區的主管Craig Williamson說,他們收到「很多興趣反饋」,大多數是來自澳洲公民的親戚,還有想要為在澳留學的孩子買房的。
將墨爾本的房子賣給中國人對代理和業主來說都是困難的事,因為澳洲法律規定,外國人購買澳洲物業要報外國投資委員會審批。只有澳洲公民、永久居民和臨時簽證持有者才能購買二手房,而且臨時簽證持有者必須在澳住滿一年。海外投資者只能夠買樓花,一旦購買之後,不能轉售給其他外國人。
但法律並沒有限制向海外推廣澳洲物業,因此很多墨爾本的公寓樓都通過海外營銷網絡推銷給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和中國的投資者。代理介紹,Balwyn和Glen Waverley的物業特別受臨時居住的海外買家歡迎,因為這兩個區有出色的公立學校。
外國投資委員會近期公佈的年度報告顯示,在上一財政年度,它批准了9771個外國地產交易,價值415億,僅有42個交易被拒絕。
(責任編輯: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