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唐如綜合報道)將於年底在北美上映的新版《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正在緊張拍攝中,日前,影片發行了預告片以及部份劇照,眾影星雲集的法國19世紀古裝造型集體亮相。
預告片中並沒有一句台詞對白,完全憑藉「我曾有夢」 (I Dreamed A Dream)這首歌曲貫穿預告片的始終,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的演唱深情淒婉,再配上具有歷史感的畫面,頓時將人們帶到那特有的時代,感人至深。
新版《悲慘世界》由英國著名導演湯姆·霍伯(Tom Hooper)執導,2010年其執導的影片《國王的演講》獲得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12項提名中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男主角四個大獎。該影片演員陣容也十分強大,男主角「冉·阿讓」(Jean Valjean)由休·傑克曼(Hugh Jackman)飾演,「芳汀」(Fantine)由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飾演,警官「沙威」(Javert)由拉塞爾·克勞(Russell Crowe)飾演。
《悲慘世界》法文原意為「悲慘的人們」、「可憐的人們」,是法國作家雨果(Hugo)於1862年所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為19世紀最著名的小說之一。小說描繪了19世紀初20年間幾個法國人物的生活,涵蓋了拿破崙戰爭和之後的十幾年的時間。雨果出生於法國東部緊挨瑞士的杜省貝桑松,他的父親是拿破崙手下的一位將軍,兒時的雨果隨父在西班牙駐軍,10歲回巴黎上學,中學畢業入法學院學習。
雨果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這對他的寫作產生了重大影響,而這部《悲慘世界》更是其力透紙背之作,歷時30餘年,從1828年開始構思,到1845年動筆創作,直至1861年才完成全書。有意思的是,當初雨果在投稿給出版社後,良久沒有收到出版社迴音,遂寫信給出版社詢問作品暢銷與否,內容是「?──雨果」,出版社不久後亦回信表達作品很暢銷,內容是「!──編輯部」,成為全世界有史以來最短的來回書信。
雨果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一個真實的罪犯和警察,他把這個真實人物的性格分成了故事中的兩個人物。《悲慘世界》影響力巨大,被不計其數次地搬上舞台,最著名的改編作品便是同名音樂劇。2005年10月8日,該劇在倫敦皇后劇場慶祝20週年,與《貓》、《歌劇魅影》和《西貢小姐》一同被認為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歐洲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劇。
《悲慘世界》的主題是描寫善良與邪惡之間不懈的鬥爭,人類本性是純潔善良的,但邪惡會給善良的人們製造很多的苦難,在這個過程中,內心的選擇至關重要。書中對於當時法國社會的很多層面都有涉及,故事情節錯綜複雜,設計巧妙,跌宕起伏,雨果借主人翁之口說道「最高的法律是良心。」
小說的男主人公「冉·阿讓」讓很多讀者為之感嘆和落淚,因為偷一條麵包救濟外甥而坐牢十九年,他不懼強權的個性使人印象深刻,雖然遭受社會歧視,也曾對正義的堅持產生動搖,但主教善良的舉動拯救了他的良知,他通過努力,尋求誠實的生活,成為工廠主和市長。圍繞主人翁的,除了一些生活飽受痛苦的人們,還有一個沒人同情的沙威,他是屠殺者,劊子手,是悲慘世界的維持者。
他是一個「優秀」警察,他記得每一個「罪犯」的臉孔,追捕時計謀百出,牢牢地遵守著警察所謂的職責,就是執行體制的命令。「開始你恨它,後來習慣了,你就不能沒有它,這就是體制化」,在《肖申科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中,摩根.弗里曼扮演的角色對「體制化」這樣的解讀。沙威就是這樣一個被體制化的悲劇角色,對於一個僅僅因為偷了一塊麵包就被判處坐十九年牢的冉·阿讓窮追不捨,還自認為盡職盡責,完全不顧道德和人性。
但冉·阿讓最終感動了他,沙威對自己堅持的東西產生了懷疑,人性的一面開始復甦,他終於覺醒自己的邪惡,是體制內的犧牲品。他痛苦,他絕望,終於受不了良心的譴責,跳河自殺了。許多人都說,沙威所代表的才是真正的「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曾多次被搬上銀幕,其中尤以1958年意、法、德(東德)合拍版最為經典。該片由法國著名導演讓-保羅·李塞諾(Jean-Paul Le Chanois)執導,法國影壇巨匠讓·迦本(Jean Gabin)飾演冉·阿讓,他把冉·阿讓的內心世界刻畫得入木三分。這部長達三個多小時片子由於經典的國語配音而在中國大陸風靡一時,今天50歲以上的大陸華人都對此有深刻的印象。製作中的新版《悲慘世界》是否能超過老版的藝術水平,人們拭目以待。
新版《悲慘世界》預告片
(責任編輯: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