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FaceBook 扎克伯格缔造互聯網神話

Facebook創造了奇蹟——它將互聯網帶入了「社交」時代

人氣 10

【大紀元2012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沈玉清綜合報導)2012年5月18日,Facebook成功上市,緊接著在第二天,扎克伯格與戀愛9年的華裔女友普莉希拉•陳(Priscilla Chan)在家中後院舉行了低調婚禮。終於脫下帽衫的扎克伯格換上了新郎該穿的深色西裝,與身著白色婚紗的新娘攜手穿過樹蔭——這一切都宛若直播扎克伯格故事電影版的續集:《社交網絡2》。

遠程敲響上市鐘聲

美國東部時間2012年5月18日早晨9:15,身在加州的扎克伯格遠程敲響了開市晨鐘。

沒有鮮花和香檳,沒有明星和演出,但這絕對是個頂級大Party,因為數小時後,硅谷將上演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IPO,同時那也是全球最大互聯網公司IPO。

這場大Party的主角馬克•扎克伯格當然不能缺席,他沒有去華盛頓的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而是坐鎮加州總部。

5月18日早晨,馬克•扎克伯格出現在人聲沸騰的黑客廣場,他還是那身裝束——連帽衫搭配牛仔褲,甚至顏色和款式都沒有任何的變化。

在掌聲和歡呼中,他聽見有個陌生的聲音——因為那絕非他熟悉的某一位工作夥伴和下屬員工:「下面有請Facebook偉大的導師、偉大的舵手、偉大的領袖馬克先生,請來到台前!」

扎克伯格看了一眼,那是納斯達克CEO羅伯特•格雷費爾德,他「入鄉隨俗」穿了一件灰色T恤,此舉避免了他一身西裝革履身處T恤叢中的突兀和尷尬,但笑容和激情一如既往。

「社交」時代讓「搜索」成為上一個奇蹟

Facebook終於走到IPO的時候,在扎克伯格的身邊,昔年夥伴一個不剩——儘管他們中一些人會因為Facebook上市而身家暴漲。

在最早的Facebook網站,每個頁面的底部都有一行小字體的宣傳詞:「馬克•扎克伯格出品。」在介紹服務的網頁上,他的名字下面羅列著這樣的稱呼:「創立者、主宰者、指揮官與全州公敵。」

業內人士稱,Facebook創造了奇蹟——它將互聯網帶入了「社交」時代,無論是一個新時代的開端,還是舊時代的終結,改變遠未停止。

2012年5月18日,扎克伯格在上市致辭中說:「我們的使命不是成為一個上市公司,我們的使命是讓全世界變得更加開放和互通。這是個棒極了的時刻。記住:繼續專注,不斷前行!」

哈佛大學輟學生創業

2004 年2 月,還在哈佛大學主修計算機和心理學的二年級學生扎克伯格突發奇想,要建立一個網站作為哈佛大學學生交流的平台。只用了大概一個星期的時間,扎克伯格就建立起了這個名為Facebook的網站。意想不到的是,網站剛一開通就大為轟動,幾個星期內,哈佛一半以上的大學部學生都登記加入會員,主動提供他們最私密的個人數據,如姓名、住址、興趣愛好和照片等。學生們利用這個免費平台掌握朋友的最新動態、和朋友聊天、搜尋新朋友。很快,該網站就擴展到美國主要的大學校園,包括加拿大在內的整個北美地區的年輕人都對這個網站饒有興趣。

天生紅綠色盲的哈佛在校生馬克•扎克伯格,選擇藍白兩色作為他新開發的網站「Thefacebook」(Facebook最初版本)主頁的色調,同時亦在懵懂之中選擇了一種如影隨形的兩端:藍色的深邃沉靜象徵著從容的開始,白色的一塵不染則意味著沉寂的落幕。

乳臭未乾的「蓋茨第二」

表面上馬克•扎克伯格給人感覺和任何普通的大學生沒有甚麼區別:風格奇特的T 恤、破爛陳舊的牛仔褲、阿迪達斯運動鞋、講起話來甚至有點靦腆。

當被人恭維「看上去蠻像一個互聯網企業的老闆」時,扎克伯格卻有點被激怒的感覺,因為潛意識裡,他不願把自己再當成一個局限於象牙塔的大學生。巧合的是, 這個年僅28 歲的美國小伙子確實和世界首富、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他們都在19 歲就開始創業,成立自己的公司,同樣是出身中產家庭且教育良好,同樣是哈佛大學的輟學生,同樣年紀輕輕就贏得世人尊敬。

1984年5月出生,作為牙醫和心理醫生的兒子,扎克伯格自幼受到良好教育。10 歲時他得到了第一台電腦,從此把大把時間都花在了電腦上,成為電腦神童。高中時,他為學校設計了一款MP3播放機。之後,包括微軟在內的不少IT 企業都向他拋來了橄欖枝,但是扎克伯格拒絕了年薪95 萬美元的工作機會,而選擇去哈佛大學上學。在哈佛,主修心理學的他仍然癡迷電腦。2004年他創辦FaceBook,成為互聯網英雄的又一個神話。

喬布斯生前把扎克伯格視作「硅谷創新傳統的最好接班人」,並曾親身指導扎克伯格如何成為一個CEO。

現在,扎克伯格可以依靠自己了。

相關新聞
獨創虛擬世界的真實  Facebook式分享改變世界
Facebook首次公開招股九大驚人事實
新版Skype發布 可與Facebook好友視頻
Facebook斥資10億美元收購Instagra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