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從壓垮澳洲最大建築商的中國劣質產品說起

劉曉

人氣 4

【大紀元2012年05月20日訊】5月16日,澳洲最大建築公司之一的St .Hilliers Construction正式宣佈破產,直接後果包括維省16個和紐省12個公共建築項目的進展受到威脅,面臨爛尾或拍賣,以及其遍佈全澳的數百名建築工人面臨失業。

據當地媒體報導,導致該公司破產的最終原因是該公司為維省一處新建監獄從中國訂購的、新近運到的上百張門窗被弄錯了尺寸。據悉,訂購的囚室門的長寬都有15-20毫米的誤差,而實際誤差最多只能在1毫米的範圍內。除此之外,「玻璃的尺寸也全部是錯的。他們只量了窗框外圍的尺寸, 但沒有量內框尺寸」。由於訂購的產品無法使用,需要重新購買,致使成本上升,現金週轉遇到問題。

也許,在中國人看來,相差1毫米與15毫米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甚至也無關大局,澳洲人是在小題大做。可是,正是因為這15毫米到20毫米的誤差,門窗才根本無法安裝。受到損失的不僅是澳洲的廠商,也有中國的供貨商。畢竟對於中國供貨商而言,失掉信譽是最為要命的事情。

不僅想起了類似的兩件事。曾經在德國聽德國人討論這樣的問題,為何在中國生產的奧迪轎車與在德國生產的一直有著說不清楚的差異?換言之,在德國生產的奧迪車的質量要好於在中國生產的,而事實上,無論是設計、零件、組裝程序、生產手冊等都是一樣的。我曾拿這個問題問過一些中國人,有的人一語中的:是人的差異啊。細想想,也許還真的有道理。

德國人做事的認真勁舉世公認,因此德國產品質量才贏得了消費者的信賴;而中國人得到的更多評價是勤奮,但在做事的精細、認真方面還有著一定的差距。拿生產轎車來說,德國和中國工人對於生產手冊規定的遵循的認真程度未必是一樣的。打個比方,假如生產手冊上說,一個零件要打磨100次,德國工人一定會認真地執行,而中國工人因為無聊很可能打磨80次就打住,而這20次的差距反映在產品上就是質量上的差異。

還聽一個德國朋友講過在中國和德國配眼鏡的經歷。他曾經去中國留學,因為覺得德國眼鏡片太貴,所以打算在中國配一副。他去了北京很大的一家眼鏡店,配鏡的過程儘管還算專業,但他發現離德國的還差的很遠。在德國,通常配眼鏡,醫師要檢查一個半到兩個小時;而在中國,半小時甚至更短的時間就好。在配的眼鏡拿回後,他覺得有一個鏡片不舒服,查詢之後發現,配鏡數據與其在德國眼鏡店中的有2毫米的誤差。他只好將就到回德國再重新配鏡。

以我個人、親人、朋友的親身經歷以及媒體中中國人的反應看,對於中國產品質量質疑者眾,傾向於購買外國產品、特別是德國產品者多。一個朋友就曾告訴我,他們家的家用電器全部是德國貨,而另一個朋友的小孩從出生開始就吃德國的奶粉。此外,幾乎每一個朋友家中都多多少少有幾件外國貨。或許,這是中國人被嚇怕後無奈的選擇。

身為中國人,不由得莫名地感到悲哀。當你在自己的國家,吃不到放心的食品,買不到放心的用具,喝不到乾淨的飲用水,呼吸不到純淨的空氣,而且沒有甚麼可以值得人相信的時候,你唯一的感覺是這個國家從上到下都出了問題。表面質量上的差距,不僅僅折射的是人對工作的態度差異,更折射的是人心已然缺乏了道德上的準繩。

在中國古代,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黎民百姓,各行各業,都十分重視德行,商界也不例外。對於中國歷史上許多成功的商人而言,只有重視德行,重視「義」而非「利」,才不會偷工減料,才會保證質量,才會贏得人心,才可以使品牌屹立不倒。而他們亦將這樣的理念灌輸給自己的夥計。比如誠信老店「張小泉」三百年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就是其始終秉承「良鋼精作」的祖訓,而且童叟無欺。據說「張小泉」剪刀不僅嵌鋼均勻、鋼鐵分明、磨工精細、刃口鋒利、鎖軸牢固、鍍層光亮,而且開合和順、刻花精巧、式樣美觀、經久耐用。三百年都保持著這樣的質量,怎不讓人歎服?

試問,如今中國大陸有多少企業可以站出來說自己的產品質量經受得住任何的檢驗呢?或許,在我們談論質量之前,還是要探討如何恢復傳統道德。找到了根兒,問題自然就會解決,也不必因為質量問題而在國際上出醜了。

相關新聞
【新聞短評】是否解除對魯比奧等的制裁,北京左右為難
【名家專欄】如何有效改革美國教育部
周曉輝:董軍轉達習的問候 越南媒體隻字不提
【網海拾貝】中共嚴禁唱衰經濟,但市場卻疾呼「蕭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