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郭靖康編譯報導)過去醫生的診療步驟是列檢查單、開處方;而現在的醫生在列出檢查單之前最好先問問自已:到底病人需不需要做這些檢查項目。美國9個醫療團體最近在檢視檢查項目後表示,有些檢查項目可以刪減,這對於醫療成本與病患健康而言,都有益處。
據MSNBC網站報導,這些醫療團體包括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和美國心臟病學會在內,代表近37萬5千名醫生,他們對社會上廣為流傳的「醫療保健檢查做得越多越好」的說法提出挑戰,並於4月4日列出他們認為可以不用執行的45個檢查項目。
美國內科醫學委員會主席卡塞爾(Christine Cassel)說,減少檢查項目的目標是減少浪費,又不損害患者的利益。她認為,減少某些有風險的醫療檢查對一些病人可能反而有益,如與輻射有關的檢查。她希望醫生能負責地檢視哪些指標被濫用,而造成巨大浪費。
報導舉例說明此種醫療濫用的情況,例如:給那些體質極差的肺癌病人用化療,而研究早已表明這樣做既不會延長病人的壽命,也不會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因此建議,對這種病得很重、體質衰弱且對化療無效的腫瘤患者,只需進行一些緩和性治療和臨終關懷、護理。但如果腫瘤的分子特徵顯示某些藥物有效,如英國阿斯利康(AstraZeneca)製藥廠生產的易瑞沙(Iressa)對小細胞肺癌有效,那就應該給患者使用。
報導說,醫生絕不能剝奪一切對病人有益的治療,且每個腫瘤科醫生應該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做決定。但反過來說,如果已被證實某種方法無益於病人,那醫生就有義務來防範實施徒勞的治療。美國心臟病學會成員華斯勒滋(James Fasules)表示,我們要開始改變病人和醫生之間對治療的態度及醫療文化。
有許多時候,醫生也知道一些檢查是不準確的或是不必要的,僅僅只是為了避免未來打官司而去做,再加上來自醫療器械製造商、供應商和醫院狂轟濫炸的廣告和各種炒作,讓你覺得不做都不行。
對此,專家建議,醫生應多與病人討論,讓病患獲得更多做這些檢查的正反兩面資訊,讓最終的選擇符合他們個人的價值觀。其它建議還包括,對於那些沒有心臟病症狀的低風險人群,不需每年進行常規的心電圖檢查。
報導指出,這些新的建議並不意味著要改變醫生的診斷,而是提供資訊和支持醫生的決定。
這些醫療團體所列45個可刪檢查項目包含以下幾種:
●在首次結腸鏡檢查後的10年內,重複進行結腸鏡檢查;
●背痛的患者很早就進行影像檢查;
●對暈倒但沒有抽搐的患者做大腦CT掃描;
●在症狀未持續7天或7天以上,或症狀越來越重的情況下,給輕度至中度的鼻竇炎患者使用抗生素;
●在早期的病情評估時,在沒有心臟病症狀的情況下進行負荷性心臟成像或高級的非侵入性成像;
●對年齡小於21歲或非癌症原因切除子宮的女性進行宮頸塗片檢查;
●給早期乳腺癌患者或低惡性前列腺癌患者進行高級的影像檢查或骨頭掃描;
●在無風危險因素的情況下,給年齡小於65歲的女性患者或年齡小於70歲的男性患進行篩選性骨頭掃描,以檢查患者是否有骨質疏鬆症;
●對壽命很有限的血液透析患者進行常規的癌症篩檢;
●給癌症末期的病患進行化療等。
(責任編輯:陳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