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媒體看中國:冷眼觀薄劇

人氣 15

【大紀元2012年04月2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齊之豐 | 華盛頓報道)世界各國的人都喜歡用「說不盡」來形容或讚美一個藝術家或一部藝術作品的意蘊豐富、多面閃光的高超不凡。如「說不盡的莎士比亞」,「說不盡的哈姆雷特」,「說不盡的紅樓夢」,或「說不盡的三國」之類。

如今,中國執政黨共產黨原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被解職,以及隨之而來的有關薄熙來的一系列的戲劇性發展,無疑已經登堂入室,躋身「說不盡」的經典行列。儘管薄熙來是否應當算一個高超不凡的藝術家或許還有爭議,但有關他的一系列的戲劇性發展,早已使世界各國眾多的藝術家和觀察家自歎想像力不夠豐富、開闊、深入、離奇,或不夠大膽。

薄熙來案的另類敘述

本星期有關薄熙來的最新發展,是依然享有新聞出版自由的香港媒體傳出的消息說,中共中央工作組赴港查薄熙來及其親屬財產。據信,薄熙來及其家屬向海外轉移並隱藏了數以上億美元計的不法資產。

薄熙來如今深陷麻煩之中的起因是他先前的心腹、前重慶市公安局局長王立軍2月6日突然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尋求庇護。英國外交部隨後向中國政府正式提出,要求重新調查一度跟薄熙來夫婦關係密切的英國商人尼爾•海伍德去年11月15日在薄熙來治下的重慶死亡的死因。隨後,有海外新聞報道以及中共官方媒體說,海伍德是被毒死的;在被毒死之前,海伍德跟薄熙來的妻子有經濟糾紛。用官方媒體的話說就是,薄熙來妻子有故意殺人犯罪重大嫌疑,已經被移交司法機關。

從香港傳來的有關中共中央工作組赴港查薄熙來及親屬財產的最新消息,可說是上述的故事敘述的自然延伸。

然而,不少國際媒體或評論家對上述的那種得到中國官方或明或暗鼓勵的故事敘述不買賬,認為這種敘事大有掩蓋敘述主體不可告人的目的之嫌。法國新聞雜誌《觀點》週刊4月19日發表記者里沙爾•阿茲特從北京發出的有關薄熙來案的新聞綜述,在一開始就明顯地表現出對當今中國最高當局不肯買賬的態度:

「中國當局如今有一個當務之急,這就是打碎破除薄熙來先前成功地給自己樹立的形象。僅僅是把中國人口最多的大城市重慶的這位中共市委書記撤職、然後再把他開除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員會還不夠。如今,還要增添各種各樣的內情透露和配套的證實,彰顯那些導致對他進行處罰的事實的嚴重性。採取這些措施的目的是,阻止薄熙來在政治上捲土重來,再就是讓那些對他持同情態度的人認識到,同情他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並非為了制止腐敗或調查謀殺

自今年2月初王立軍突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以來,有關薄熙來的壞消息可謂猶如洪水脫閘,滾滾而來,滔滔而下,高潮迭起。但在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教授比較政治學的高級講師林春星期天則在英國大報《衛報》發表文章,以明確的反潮流的精神對迄今為止有關薄熙來的負面消息表示不以為然甚至不屑。林春文章的標題和副標題是:

「中國領導人在鎮壓薄熙來和他的重慶模式:反薄熙來運動的動機並非是要制止貪污腐敗或解決謀殺案,而是源於深刻的政治衝突」

林春寫道,迄今為止來自中國的有損於薄熙來的消息(包括薄熙來妻子谷開來派人毒殺海伍德的消息)都沒有確鑿的證據,沒有或不能得到證實:

「《衛報》先前也正確地提出了質疑:究竟有什麼謀殺的證據?謀殺的指控是否能得到證明?很多在中國的人認為,那些日益離奇的傳言都不可能在法律上得到證實;找不到下毒的人,目擊者也都不可信;在中國,司法獨立、司法專業精神,以及公平的審判並不是總是可能的;在這一案件當中,那些發出指控的人的政治動機已經事先決定了任何調查的結果。

「這麼說並非是要淡化貪污腐敗的嚴重性。在好幾個民意調查當中,政府官員的貪污腐敗問題被認為是中國的頭號社會弊病。確實,貪污腐敗問題如此根深蒂固,以致於貪腐如今被用作政治鬥爭的武器,可以用來打倒敵手,或用來號召支持者。沒有多少人膽敢不服從領導,因為沒有多少人足夠清廉而不必害怕自己被指控貪污腐敗。這種指控常常是出於政治動機,有控制嚴密的媒體提供支持。

「鎮壓並非僅僅到谷開來和薄熙來為止。中共領導人明令要求政府幹部站隊,譴責薄熙來,宣誓效忠胡錦濤主席的中央政府。到了4月中旬,21萬個網絡『謠言』被清理,很多左派網站被關閉。於是,對謠言的鎮壓被用來使政治壓制合法化。有關官員誓言堅決徹底鎮壓『任何違反憲法、惡意攻擊政府領導人或對十八大妄加評論的言論。』這種壓力令人想起文革時的那種清洗。」

善用媒體的薄受困於媒體

英國倫敦經濟學院高級講師林春在其文章中直言不諱地表達了她對薄熙來所推行的強調國有經濟的所謂「重慶模式」的欣賞。與此同時,顯然對國有經濟不那麼感冒的美國《紐約時報》記者黃安偉(EDWARD WONG)和安思喬(JONATHAN ANSFIELD)星期天從北京聯名發表一篇報道。兩位記者跟林春不謀而合,都注意到了同一個現象,這就是薄熙來倒台以來中國官方有關薄熙來的敘事是可疑的,難以讓人放心採信。報道說:

「在主政重慶期間,雄心壯志野心勃勃的中共官員薄熙來對中國的記者採取又是恐嚇又是拉攏的手法,巧妙地塑造了自己的公眾形象,讓自己獲得了比同行同事更多的知名度,從而很好地鋪墊了自己的仕途。但隨著上個月被從中共高層清洗出局,薄熙來突然發現,他自己成了他當年如此精心操縱的同一撥媒體的追獵攻擊對象。如今,這些媒體以黨的領導人的名義貶低誣蔑他。

「在宣佈清洗薄熙來之際,中共也全力開動其宣傳機器對薄熙來進行攻擊。一些媒體的編輯和主管人員表示,中共要求全國各地新聞機構展開非同尋常的造勢宣傳運動,敦促人們支持中共罷黜薄熙來的決定。自1989年天安門廣場屠殺事件發生以來,這場動員人們支持中共決定的宣傳造勢運動可說是規模最大的。」

薄熙來與習近平

美國著名的文學批評家哈羅德•布盧姆在大約40年前提出如今在西方文學批評領域大名鼎鼎的所謂的「影響的焦慮」的理論。簡單地說,布盧姆所指的「影響的焦慮」就是中國詩人愛說的「好詩句都給唐人做完了」的那種焦慮。

現在,報導薄熙來醜聞的國際媒體高手記者或專欄撰稿人顯然也有「影響的焦慮」–有關薄熙來醜聞的報道、評論、揣測早已經比汗牛充棟還汗牛充棟了,究竟還有什麼不俗的新鮮話語可說、有什麼獨到的新穎觀點可陳呢?

面對這種「影響的焦慮」挑戰,一度長期報道中國新聞並兩度獲得美國新聞界著名的普利策獎的《紐約時報》專欄撰稿人紀思道(Nicholas D. Kristof)在他星期天發表的專欄文章中進行了他的應對嘗試。

紀思道的不俗和新穎,可見諸他以一種詭異的、啟人深思或逗人發笑的思路,把已經倒台的薄熙來跟中共領袖胡錦濤和即將接任領袖職位的習近平聯繫起來:

「中國的政治制度在即將卸任的中共領袖胡錦濤治下一直處於冰封狀態。對此,即使是中共內部也有諸多的不滿。預計今年秋天,最高權力將轉移給中共新的領袖習近平。他(習近平)似乎對政治自由化持更開放的心態。為了中國,我們姑且抱這樣的期望吧。」

寫出這些話之後,紀思道顯然是覺得意猶未盡,還不夠滑稽或深刻,於是在自己的《紐約時報》博客中再添加了兩筆:

「我納悶薄熙來真正的問題是不是他太趾高氣揚,還有就是他那種(直接訴求民眾的)西方式的政治套路。畢竟,習近平也想出了辦法支付他女兒在哈佛讀書的(高昂)費用。但習近平的女兒保持低調,不(像同在哈佛讀書的薄熙來的兒子薄瓜瓜那樣)開豪華賽車保時捷。中國有句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這話所說的道理是,豬肥了就要給宰殺,人同樣也怕出名。這句話是中共那個了不起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環當年教給我的。我看不出有證據顯示,薄熙來和他的家人學過這句話。」

(責任編輯: 辛民)

相關新聞
香港紀念法輪功4.25萬人上訪十三週年 真相即將大白
【周曉輝】:谷歌撤離中國黑幕曝光對高層政局的影響
中共內部流傳薄熙來三大罪狀
邢天行:幸哉!王立軍模式「731」的終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