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4月22日訊】4月21日,中菲在南海黃巖島一帶水域的對峙已經超過了十天,而且緊張局勢還有升級的趨勢。4月20日中午,中方最先進的漁政船310船趕到了黃巖島附近海域。這一輪南海風波的起因是4月8日菲律賓海軍的巡邏機在黃巖島附近發現了12艘中國漁船,菲海軍隨即出動軍艦將中國漁船堵在黃巖島的潟湖內,並登船檢查;4月10日中國海監船第75號和第84號趕赴爭議海域,對峙隨即發生。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4月14日,也就是對峙的第五天,本來已經護送中國漁船離開的中方海監船並沒有見好就收、息事寧人、使事態趨於緩和,而是又重返黃巖島水域。菲律賓外長羅薩里奧對媒體說,在已經形成了中方的漁政船和菲律賓的護衛艦一對一對峙的情況下,數小時之後,中方又重新派了一艘漁政船回到了對峙海域,中方還派去了一架飛機在菲律賓的海岸護衛艦上空盤旋。因此菲律賓方面表示目前的緊張是起因於中國大陸的強硬態度。就在中方的漁政船刻意在引發事端的漁船離開後,又返回出事水域維持對峙的兩天後,4月16日,計劃中的「肩併肩」美菲聯合軍演拉開了帷幕,使得南海局勢面臨著「走火」和升級的風險;從4月22日開始,中俄也將在青島附近的黃海海域舉行軍演,使得中國周邊的海洋局勢尤其顯得複雜。
中菲南海對峙發生的那一天,也就是北京宣佈對薄熙來「雙規」和正式立案調查的同一天。隨著對峙時間的拖長,開始有分析認為中共有意在南海拿菲律賓開刀,發動有限規模的戰爭以轉移由王立軍、薄熙來事件引發的國內政治危機。
本來用對外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是專制政權慣用的手段,但筆者認為這一輪南海風波的背後貓膩又不是「中共轉移矛盾」一句話可以蔽之。試問希望打仗的「中共」是誰?是中共的軍方?是主政的胡溫?還是別的甚麼人?在這個當口上發生軍事衝突對誰有利、又對誰不利?
最近幾天,大陸媒體開始集中放風,指中共南海艦隊加緊備戰,三大基地頻繁「異動」;而且有多艘潛艇開赴南海。甚至有人開始預測戰爭的方式——中方將以潛艇突襲開始,一舉摧毀菲律賓弱小落後的海軍,在美國等大國做出反應、介入之前結束海軍這次「外科手術」式的軍事行動。
菲律賓海軍的實力客觀地說不值一提,它的艦艇平均服役年齡超過了36年,即使是在東南亞國家當中也算得上是老舊不堪。菲律賓海軍基本沒有導彈化的艦艇,火力最強的一艘護衛艦還是二戰時期的美國老炮艦,剩下的就是10餘艘快艇和60多艘各式巡邏艇。2011年5月,美國海岸自衛隊向菲律賓交付了一艘二手的「漢密爾頓級」巡邏艦,這就算該國現代化程度最高的艦艇了。顯然這個實力與中國大陸的「南海艦隊」根本無法同日而語,嚴格地說南海周邊國家和地區當中,除了中國大陸和台灣,只有越南稍可一戰,其他的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如果柿子要挑軟的捏,中共要拿菲律賓動刀,軍事上基本無風險可言。
但問題是打菲律賓這個弱敵,是不是打完就完了?答案當然不是。南海炮聲一響,世界各大國的目光都將投向這裡,南海水域事關全球的航運和經濟的安全,國際社會相應會有一系列外交和政治舉措,中國所面臨的國際壓力會陡然增加。而胡溫政府將不得不在其後的一段時間內,將主要精力放在應付國際壓力、和周邊環境的變化上來。所以對國內政治危機的解決——不管是對薄熙來的處置、對周永康的調查、還是溫家寶矢言要啟動的政治改革都無可避免地要被拖延下來。胡溫的任期已經非常有限了,在本來就緊迫的時間內,試問這種拖延對誰有利呢? 南海危機背後的貓膩顯山露水了,如果南海出現軍事衝突, 最大的受益者是處於困境中的江澤民派系勢力。
就在中菲黃巖島對峙發生的這段時間內,中共國防部長梁光烈視察兩廣,「調研」國防動員和海防工作,特別提到「慎重用兵、量情用兵、依法用兵」等敏感字眼——儘管這番話是對民兵講的,但「用兵」即意味著用軍事手段解決問題;而且真到「用兵」的時候,當然首先不會是民兵上陣。兩廣是在與越南、菲律賓發生戰事時的後勤基地。而就是這個梁光烈,與薄熙來的淵源非同一般,2011年11月,在胡錦濤到夏威夷參加APEC峰會期間,薄熙來策動成都軍區在渝舉行軍事演習,梁光烈以中央軍委委員和國防部長的身份到場立挺。薄熙來倒台後,盛傳梁光烈涉入薄熙來奪權的陰謀;而現在已有消息稱中央已派調查組進入成都軍區,調查薄熙來滲透軍隊、圖謀不軌的情況。而就在這一段時間內,梁光烈離開北京,前往兩廣視察海防:4月6日梁光烈開始「調研」,4月10日薄熙來被正式立案、同日中菲海上對峙發生;4月14日中方海監船護送漁船離開後又重返爭議海域、故意維持對峙的緊張程度;隨後就傳出了梁光烈的一番「用兵」的講話。
與此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在郭伯雄、徐才厚等中央軍委的主要負責人反覆表態「堅決聽從胡主席的指揮」之後,軍隊四總部負責人、各軍兵種和軍區負責人也陸續加入了表態的行列。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郭伯雄從3月下旬開始前後赴陝西(即蘭州軍區)、成都軍區、和北京戰區調研,強調「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也就是確保這些大軍區不出亂子。可是與此同時,梁光烈作為中央軍委委員和國防部長,又與薄熙來有人所共知的瓜葛,到現在都沒有正式表示向胡錦濤效忠。
雖然發動對外戰爭是專制集團轉移國內矛盾的慣用手法,但也不是所有的戰爭都能轉移矛盾,仍要視具體條件而定。如果國內的矛盾是非常嚴重的、又是統治者暫時無法解決的,需要從緩而不是從急,則會考慮用對外戰爭轉移民眾視線,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可是胡溫的處境恰好與此相反,對薄熙來、周永康等人處置和調查如果拖延下去對他們不利。在他們任期接近尾聲,又有召開中共「十八大」壓力的情況下,事件進程的拖長只能有利於周永康等江系勢力達到他們避重就輕、大事化小的目的。
所以如果真的有人希望通過對外戰爭來轉移壓力,南海的炮聲一旦響起,被轉移的是周永康等江系勢力的壓力;而胡溫的壓力怕是與日俱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