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4月18日訊】看到《朗讀者》這個題目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有關喜愛閱讀的人的故事;走進影片當中,你會糾結於男女主角的纏綿悱惻究竟是因為愛情還是性慾;隨著故事的不斷深入,你又會發現導演意圖通過一次審判來反觀一段歷史;可能你的感覺都對,但也許在故事結束的最後一刻,你才能真正體會到影片中所要呈現的那種人性中很難正視但卻始終影響並且決定一生命運的力量——「良知」。
男主角Michael是一位正值青春年少的大學生。在一次回家的路上,他邂逅了善良美麗卻和自己年齡相差懸殊的電車檢票員Hanna,並且由此之後開始沉迷於一段肉慾和愛情交織的青澀情感中。電影多次在細節中體現出Michael對Hanna的依戀和難捨難分之情,這和此後在法庭上,Michael面對曾經的戀人,如今的戰犯Hanna時的膽怯和不敢聲張的心情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原來,Hanna是二戰時在納粹集中營看守猶太人的一名黨衛軍士兵。戰爭結束之後,她被押上法庭接受審判。當其他的戰犯一致把責任推向Hanna,指證所有的屠殺迫害猶太人的文件資料都是Hanna一個人撰寫時,Hanna並沒有為自己辯護。此時的Michael非常清楚Hanna根本不識字,完全不可能寫出這樣的文字內容,但出於害怕公開兩人關係的恐懼和怯懦,Michael最終沒有站出來說出事實和真相。就這樣,他相戀至深,無法分離的情人被判了終身監禁。這一刻,他忘了昔日的濃情蜜意,似乎Hanna只是一個跟自己毫無瓜葛的陌生女人;這一刻,他忘了直言真相,救人於水火是人性中最基本的道義,似乎自己的聲譽比愛情更重要;這一刻,沉默和逃避讓他背棄了天道和良知。
此後的幾十年中,Michael還是如常的生活,然而他始終逃脫不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懺悔和自責。直到最後,他道出原委,說明真相,並且深深悔過之後,他的內心才能獲得從未有過的坦然和寧靜,他的靈魂才能得到救贖。
和Michael相比,女主角Hanna是一個更富有爭議的角色。很多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為Hanna所經歷的曲折的愛情故事和悲劇性的結局感到難過和惋惜。導演史蒂芬•戴德利也感慨良多,他曾對媒體做過這樣一段告白:「並不是每個人天生都是劊子手,更多的人都是不知不覺就參與到了罪惡之中,像Hanna一樣,他們其實也是受害者,只是沒人關注過他們而已。而實際上他們往往付出了更為慘痛的代價。」可能有人會表達出同樣的感觸,但仔細回味,卻發現這樣的辯解亦或同情是沒有說服力的。
當然,每個人不可能生下來都會拿刀殺人,而且「人性本善」的理念早已成為很多人的共識,深深根植於你我的心裏。然而,在殘酷屠殺猶太人的這場歷史場景中,作為一名看守,表面看上去是在履行最高將領的命令和工作職責,實則卻是扮演了「幫凶」和「從犯」的角色。
電影中通過一位親歷者的證詞,讓我們彷彿看到Hanna在履行看守的職責時,在目睹猶太人被關進教堂活活燒死時冰冷而麻木的眼神。她心底裡那扇開啟良知與善念的小窗,猶如教堂緊鎖的大門,始終不曾打開。任其那麼多無辜的生命葬身於火海,卻沒有一絲觸動。此時此刻,誰還能說她的見死不救是情非得已,誰還能說她犯下的罪孽是「不知不覺」而為之?就算是一個懵懂少年,看到大火逼近,他也會本能的大喊「救命」,何況是一個已經建立了是非道德觀念的成年人。如果親眼看著活人被燒死,親耳聽著撕心裂肺掙扎著求生的慘叫聲仍然「不知不覺」,那麼恐怕只能用「麻木不仁,道德盡失」來裝點這樣的人性了。而她到底是「劊子手」還是「受害者」,到底是應該同情還是應該與之劃清界限,一個良知尚存的人應該早已找到答案。
電影中的Hanna也在此後的一生中受盡良心的譴責,無法安然的生活,即使是幸福的愛情降臨,她也無法享受真正的精神愉悅。因為在她內心深處,她深切的懂得目睹死亡卻不相救與殺人無異,她對自己罪行的譴責早已變成一種無法面對的自卑,也讓她無法真正享受生活帶來的愉悅,以及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脫。在法庭上她甚至放棄了一次原本可以為自己辯解和減刑的機會,最終坦然的面對被判終身監禁的結局。
與此同時,其他幾名戰犯也被判處了牢獄之刑。我們可以看到,法律的精神始終是建立在一種天道之上的,它並不會因為這些「不知不覺履行職責」的詭辯之詞而縱容罪惡。天理難容的人,法律也不能寬恕。
而這部電影也正想告訴我們:無論你是歷史事件的決策者或施令者,還是聽從命令的執行者,亦或保持沉默的旁觀者,只要你是歷史進程中的一員,你都不可能獨善其身,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言行負上該負的責任。無論你扮演的角色是甚麼,無論你的角色在成敗中起著多大的作用,都只會符合一條原則:種下任何「因」,都會必然得到相應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