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4月16日訊】1889年4月16日,英國電影藝術家,世界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誕辰,他出生於倫敦一個樂手之家。17歲加入卡爾諾劇團作為喜劇演員的卓別林隨團到美國表演,在好萊塢開始電影生涯,從此,卓別林在世界各族人民的生活中,留下了一個可愛又可笑的小丑形象。
卓別林最著名的喜劇片有《淘金記》、《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等。影片多為自製、自編、自導、自演,且多為無聲影片。他塑造的多是被損害、被輕蔑的小人物形象,通過出色的喜劇表演,達到深刻的悲喜劇藝術效果。在電影中,卓別林總是給予不幸者關切與同情,用他充滿仁慈慷慨的人格特質、豐富的肢體語言與獨特的個人魅力,彰顯人與人之間的愛、互相幫助。那種人性的溫暖,即使在數十年後的今天觀看這些影片,給人內心的感動,依然深刻不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卓別林在電影界已享有盛名。當麥卡錫主義盛行時,他被懷疑有共產主義傾向受到排斥,隨後移居瑞士,繼續拍片。1964年出版《我的自傳》。1972年他回到美國並被授予特別奧斯卡獎。1975年被英國授予爵士稱號。1977年聖誕節在瑞士家中去世。
1889年4月16日,卓別林誕生在英國倫敦的一個貧民區。他的父母都是喜劇演員,經常在倫敦的遊藝場裡演出。後來父母離異,貧困的生活使讀的書不多的卓別林從小就必須出外工作,賺錢貼補家用。母親帶著他和比他大四歲的哥哥,生活十分貧苦。由於過度勞累,母親染上了喉炎,卓別林五歲那年,母親在一次演唱時,由於嗓音過於微弱,被觀眾哄下了舞台。管事靈機一動,讓卓別林代替母親演出,卓別林故意用沙啞的嗓子學媽媽唱歌,沒想到觀眾卻大為欣賞,報以熱烈的掌聲。卓別林就這樣第一次登上了舞台,一心想要成為演員的他,24歲到美國之後,便全心發展演藝事業。
卓別林擅長塑造小人物,通過他們滑稽的遭遇來諷刺現實的社會。他的喜劇不同於一般的鬧劇,他的戲劇天賦、幽默感與樂觀天性,使得他能從悲傷中找尋喜劇的靈感,不但逗人發笑,而且引人深思。
1919年,卓別林自組了「聯美公司」開始獨立拍片。卓別林對電影相當投入,他的影片大部份由他自己編導、主演、配樂,在輕鬆詼諧中帶出時代精神,是史上難得的電影全才。因為電影,他在30歲之前就成為百萬富翁。
卓別林一生主演過八十多部影片,有名的《淘金記》以阿拉斯加采金狂潮下的小人物為主題,透過他靈活的表演,讓血淚交織的淘金夢變成了笑中帶淚的喜劇。影片中卓別林將眼神、肢體發揮到了極限,無論是流浪漢在飢寒交迫時將鞋子煮來吃的鏡頭,或是在餐桌上表演叉子舞的逗趣畫面,都讓人百看不厭。
《城市之光》是卓別林繼《淘金記》後的一部重要作品,《城市之光》講述一位失明的賣花女與流浪漢在患難中建立的真摯愛情,1931年洛杉磯大劇院舉行首映,劇院周邊擠滿成百上千的人潮。愛因斯坦夫婦正好到洛杉磯出席學術會議,特別受邀前來觀賞,人群中引起陣陣騷動。卓別林不失幽默的說:「這些人歡呼我,是因為每個人都對我瞭若指掌;這些人歡呼你,是因為沒人能弄懂你。」
到了1935年,電影進入有聲時代,《摩登時代》是卓別林最後一部無聲影片。美國經濟衰退後,數以百萬人失去工作,機器代替了人力,卓別林飾演的流浪漢是生產線上的工人之一,負責扭緊由生產線不斷送來的螺絲,不斷重複一樣的動作,當他看到女人衣服上類似螺絲的裝飾用鈕釦時,不自覺地也想用鉗子去扭緊,讓人在爆笑中,心酸悲憫的感受油然而生。
1940年卓別林編導的第一部有聲電影《大獨裁者》,影射當時在歐戰中氣焰高漲的納粹首領希特勒,引起轟動。卓別林惟妙惟肖地扮演一個迫害猶太人和推行侵略擴張政策的「××黨」獨裁者,對希特勒的頑固、荒謬大加諷刺。片中卓別林與大氣球吹起的地球跳的一段芭蕾獨舞,將希特勒狂放自大的侵略野心表露無疑,讓人印象深刻。
卓別林對電影藝術的傑出貢獻有目共睹,1972年他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歷史上最長的起立致敬,在明星群聚的會場內,觀眾整整起立鼓掌了5分鐘,在掌聲中卓別林接受了美國電影學院頒發的奧斯卡特殊成就獎。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