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胡溫收官之年 政治仍無協商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3月06日訊】近日,德國之聲發表專欄作家高瑜評論文章表示,影響今年兩會最大的兩件事,莫過於1月14日,台灣成功進行了第13屆總統直選,中國網絡進行了直播,網民有言:「台灣選總統當天就知道,咱們十年前就知道。」另一件大事就是2月6日王立軍逃進成都美國總領事館引發的重慶事變,海嘯一直衝擊到美國。

兩會封口王立軍

週五下午三點,政協的首場新聞發佈會,趙啟正答覆路透社記者有關王立軍事件的提問:「王立軍目前正在接受有關部門的調查,調查工作也取得了進展。他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他已經請假不出席這次會議。」

高瑜稱,人大代表「請假」接受有關部門調查,真是聞所未聞的新鮮事。人代會還沒開,怎麼政協發言人就公佈了?王立軍是接受甚麼樣的調查?哪個部門的調查,這種調查和「雙規」有何不同?有無人身自由?調查工作取得哪些進展?人大是如何進行批准手續的?這些才是大會應該向媒體公佈的問題。趙啟正反而指責媒體「拼圖」,則是倒打一耙。

高瑜認為,趙啟正迫不及待搶答人大發言人才該回答的問題,正好說明高層正面臨處理王立軍的困境。有說,對王立軍事件之所以沒有封微博,也是為了試探對各種解決方式的輿論反應。顯然易見王立軍事件已經引發了十八大權力的又一輪爭鬥,派系角力正處於膠著狀態,因此王立軍事件給說法,要拖過兩會。還要拖到何時,成了未知數。

趙啟正明確肯定了重慶經驗,他說:「如果有興趣,在全國人大開幕的時候,可以採訪薄熙來。」這句話倒可以看出高層處理王立軍,已經劃出了政治底線。

「改革熱」難壓重慶團

中國新年前後上將劉源「寧可不要烏紗帽,也要和腐敗分子鬥爭到底」,拿下總後副部長中將谷俊山。

2月23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部重頭文章《寧要微詞,不要危機》,文中對標題做了解釋:「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據說所引的是胡錦濤的原話,「而且有些更重的話並未披露,如對腐敗形勢的嚴峻估計。」該評論立即引發思想界轟動。兩天後人民日報評論部發表第二篇推動改革的文章《回應群眾期待 深化司法改革》。

高瑜表示,劉源反腐與胡錦濤倡改革之間的因果關係令人琢磨,但是卻促進思想理論界就改革話題進行激烈的辯論和交鋒。臨近兩會,「改革話題」險被「學雷鋒」蓋過。

薄熙來「學雷鋒」,也搞出了全國最大的動靜,薄熙來善於和媒體打交道,去年兩會,一下就談了三個小時。今年薄熙來和重慶團肯定會被幾千記者追逐。但是2008年,「314」事件發生,兩會也發生過西藏前後兩任書記,胡春華、張慶黎雙雙被大會雪藏的情況。但願已經被倒打一耙的記者們不要再被忽悠。

民生高調難聚民心

高瑜表示, 兩會開幕之前,人民網進行網上調查,顯示社會保障、收入分配、醫療改革、社會管理、教育公平、三農問題、反腐倡廉、物價問題、食品安全、房價調控成為網民最關注的十大熱點問題。去年兩會,作為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大打民生牌、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曾經引發社會關注。一年過去,到了胡溫的收官之年,再用同樣的問題進行宣傳,以期再搞成兩會熱點,很難,因為這些熱點問題正是在胡溫執政十年中形成的,並且越來越惡化的。

兩會前夕,美國「彭博新聞社」發表的一篇題為《中國人大代表億萬富翁使國會山的同行看上去像貧民》的文章也在中國網上熱傳。根據中國「胡潤百富」的資料,2011年中國人大最富有的70名代表,淨資產總和達到人民幣5658億元,相當於898億美元。而美國參眾兩院議員、總統和內閣部長,以及9名大法官,總共660名高官的淨資產總額僅為75億美元。可是中國人均GDP只相當美國的十五分之一。

一條更驚人的經濟數據在天則經濟研究所網站披露,「2011年中國的GDP大概50萬億多一點,人均4500美元不到。政府在50萬億中拿走了25萬億。這25萬億包括13萬億稅收,3萬億國有企業上繳利潤,接近3萬億的罰沒收入,還有3萬億左右的社保基金,另有2、3萬億的灰色收入,其他七零八碎的收入,土地出讓金也有2、3萬億。實際政府財政拿走的比25萬億還要多。政府變成全世界第一有錢。」

高瑜引用劉少奇之子、軍隊高層劉源支持的中國學者張木生的話說:「拿出7、8千億去維穩,去強制彈壓,其實拿出一半的錢就把社保、農民那些問題都解決了。」他形容現在是「抱著炸彈擊鼓傳花」。就是批評製造社會危機的錯誤方針。

高瑜還表示,具影響力的總參第一副總參謀長,上將章沁生上週在軍委會議上提出「軍隊不能干政,軍隊要逐步實現『國家化』。」結果被停職。該消息已被海外媒體披露。這是中國軍方的重大事件,和1959年廬山會議一樣,因言治罪,將對軍隊起到惡劣影響。同時也直接影響到兩會,政治討論和協商仍舊是禁區。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中共兩會前訪民湧入北京要見記者被抓
【投書】陶冬蓮致全國「兩會」
港媒:重慶團兩會重兵保護 與外界隔絕
兩會前 福建冤民告洋狀 喝農藥自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