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廠嚴重污染村莊 浙江村民舉報遭報復

人氣 14

【大紀元2012年03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傑報導)浙江省臨安市板橋鄉牌聯村村民陳余千因向環保局舉報村造紙廠污染環境,全家遭到20多名不明身份的人毆打,導致多人受傷住院治療。陳余千還被捏造罪名,關押了10個月。目前,陳余千到處上訪反映問題。

村民舉報造紙廠污染嚴重

據當地村民反映,從1995年村裡辦了兩家造紙廠,臨安市泰峰紙業有限公司和臨安市金盈造紙廠,廠區就設立在村中央,離居民住宅不到一米之隔,空氣變得非常嗆人,還有巨大的噪音,特別在晚上尤其嚴重。


造紙廠就設立在村中央,離居民住宅不到一米之隔,空氣變得非常嗆人,還有巨大的噪音,特別在晚上尤其嚴重。(村民提供)


村民說:「村裡的糧田被造紙廠排放的廢棄物填埋,農作物產量逐年下降,農作物上覆著厚厚的煙塵。河道、池溏被造紙廠佔用,山體、林木被大面積挖掘,村民長期飲用的井水也出現異味,無法繼續飲用。村裡癌症病人連年上漲,皮膚病人到處都是,正常人無故血小板減少。農田裡的水變得毒臭不堪,村民耕耘回來,腳上就出現了大片的紅癢水泡。」


農田里的水變得毒臭不堪,村民耕耘回來,腳上就出現了大片的紅癢水泡。(村民提供)


村長書記懷恨在心 陳家遭到打擊報復

從2005年開始,陳余千和女兒匿名多次向當地市環保局舉報了這家兩家造紙廠的污染狀況未果。沒想到,村長金水根、書記徐水法竟然查到舉報信是陳余千父女所發,因此,他們開始遭到打擊報復。

2008年11月,陳余千的女兒、女婿向村委提出要求翻建房屋,要求批新房建造手續,遭到金水根百般阻撓。

2009年3月,金水根又指使鄰居潘夏杉在陳家口糧田裡撒石灰線要打圍牆。因此,陳余千找村長說理。陳余千的女兒表示,當時,村長在電話裡稱:「這個田就是鄰居的,撒石灰線怎麼樣了,我還可以叫人去你家門口撒呢?」父親一氣之下拿起一根竹竿砸了一下控制箱。第二天,全家又去造紙廠找村長,遭到事先安排好的20多人圍攻。

據陳余千的女兒回憶說:「當時,我從打手堆裡逃脫,父親被徐水法打倒在地,全身是血,母親也被打得披頭散髮,昏倒在地,我丈夫被打到嘔吐。多虧好心人報了120,救戶車將父母親送到醫院治療。」

經醫生診斷,陳余千鼻骨骨折、腦震盪、多處軟組織受傷。陳妻腦震盪、多處軟組織受傷。


陳余千一家遭到20多名不明身份的人毆打,陳余千被打得鼻骨骨折、腦震盪、多處軟組織受傷。(村民提供)


陳余千的女兒說:「打人者不但沒賠醫藥費,還威脅說『你告到中央都沒用,事情還是我說了算,你還想不想活在村裡了?』」

2009年4月,鄰居潘夏杉又聚集20多人強行陳家農田裡打上了建築圍牆。2010年3月7日,一群人將陳余千女兒新蓋的房子及陳余千的房屋砸毀,報案未果。

為此,陳余千向臨安市法院起訴村書記徐水法傷人案。但當地法院不立案處理,理由是因公安機關介入過,要提供派出所結案情況。

事隔一年多後,2011年6月8日,潘夏杉再次無故挑釁,將陳家新蓋房子玻璃砸毀。這時,陳余千的妻子忍,就跑到鄰居門口找了一塊石頭砸了一扇門的玻璃。沒想到,更大的不幸降臨。

陳余千的女兒聲淚俱下的向大紀元記者說:「在6月12日早上,父親剛做完手術沒幾天,臨安市青山派出所副所長帶領一夥警員強行將他抓走,術後治療被強行終止。父親一進看守所就跟死刑犯關在一起,冤獄十個月。當天。我母親也被暴力抓走拘留。由於母親痢疾肚子不舒服,派出所民警故意不讓母親上廁所,逼她將大小便拉在褲子裡。還以妨礙公務罪多拘留她五天,共關了11天。回到家裏,雞鴨死了、狗也跑了,院子裡曬著的衣服被風吹雨淋。」

陳余千被冤獄10個月

看到家人遭受痛苦,陳余千的女兒向村官求饒,要求將其父放出來,遭到拒絕。2010年10月,陳余千被判10個月,陳不服上訴。最後在審理期間,不知何因?杭州中院要求陳余千自認有罪就可以回家過年。被逼無奈,他簽字了,但原判決書被收回,換了另一份判決書給他。

陳余千從監獄裡出來時,腳不會走路,全身浮腫。2011年的新年,全家人在悲傷中度過……

大紀元記者先後撥通了金水根、徐水法的電話,就以上村民舉報問題欲跟他們核實,但記者剛表明身份,對方均掛斷電話。

就此,記者致電臨安市環保局監察隊詢問造紙廠污染情況,監察隊張隊長稱,此事去年已處理過,也罰款了。並稱造紙廠設備已更新,煙塵、污水排放都達標了。

對於張隊長的說法,村民拍下了許多照片,證明兩間造紙廠污染農莊、河道的證據。

陳余千的女兒表示,臨安市官場一片黑,所發生的一切,至今沒有得到任何賠償和道歉。她說:「我們在家裏生活沒有了安全感,我們不再相信國內媒體,我們相信海外的正義之聲。」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英記者哥倫比亞大學談中國環境污染
閩紫金礦業因重大環境污染罪 被判罰3000萬
研究:環境污染可致動脈硬化
毒化物環境污染  減壽12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