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安平.安平紀行(四)億載金城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97
標籤:

(續上篇)
人生五十歲,才第一次來到安平的億載金城,是不是來得有點晚?我終於來到這嚮往已久的地方。

抵達億載金城時,時間真的有點晚,都快下午五點鐘了。一下車,望見園區入口遊客稀疏,驚覺可能來遲了。趕緊快步衝向售票口。

一問才放了心,原來億載金城開放到晚上七點,不是網路的資料所寫的下午五點半關門。這是我們在安平的最後一個景點,有充裕時間可以好好參觀了。

億載金城,正式的名稱是「二鯤鯓砲台」,「億載金城」是砲台城門洞的門額題字,名號響亮,又像招牌,久而久之,社會大眾就習慣稱這座砲台為「億載金城」了。

二鯤鯓砲台,也稱「三鯤鯓砲台」,因為當年砲台的位置座落於三鯤鯓,一百多年來,砲台沒有遷移,但滄海桑田,昔日的三鯤鯓變成了二鯤鯓。

「鯤鯓」(鯤身),原義是指鯨魚隆起的背部。台南沿海因擁有豐富的沙洲與潟湖地形,從海上遠觀有如鯨魚背部的意思,因此出現許多以「鯤鯓」為名的地名。台灣也曾被稱為「鯤島」。

安平一帶的的濱海由北向南,排列著七座沙洲,分別被命名為一至七鯤鯓,熱蘭遮城(安平古堡)位於一鯤鯓,億載金城位於三鯤鯓,荷蘭時代各個鯤鯓沙洲與赤崁(今台南市區)之間隔著台江內海,清朝道光年間(1821~1850),內海逐漸淤淺,最後成為陸地,安平與台南府城連成一片。


億載金城砲台

億載金城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的西式砲台,是「牡丹社事件」發生後,清廷為了防範日軍而建造的新式砲。砲台的城門門額正背面各題有「億載金城」及「萬流砥柱」,即出自沈葆楨的題字。

牡丹社事件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第一次海外用兵,是清朝統治台灣近二百年來,遭遇到最嚴重的敵國入侵事件。牡丹社事件,也是是近代中日關係惡化及走向衝突的開始。

事件導因於同治十年(1871)琉球宮古島的船隻遇颱風漂流至南台灣,五十四名登岸的漁民遭到台灣原住民殺害。雖然是不幸的事件,但並非源於國與國之間有意的軍事挑釁,本應只是單純的外交事件而已。

日本決定悍然出兵台灣,真正的原因是為了解決明治維新之初的內部問題。明治維新,實施新政,引起新舊社會的磨擦及衝突,其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武士階級(士族)的反抗。日本改實施徵兵制,從此從軍作戰為國民義務,不再是士族的專利。傳統武士階層的特權不在,又面臨失業問題,使士族普遍有失落感,因此對中央政府強烈不滿,不惜與政府對抗。

「維新三傑」之一的西鄉隆盛,深深同情武士階層的處境,積極為傳統武士尋求出路,因此提出「征韓論」的主張,希望藉由海外拓張領土來為傳統武士階層尋找出路。處於明治維新之初的日本政府以內政為重,這樣的想法遭到否決。


英製阿姆斯脫郎小砲

恰巧這個時候發生了牡丹社事件,給了日本海外出兵的機會。日本軍人躍躍欲試,內閣大臣勉強同意出兵,希望藉此消弭內怨及對立。

後來美、英兩國表態反對日本出兵,內閣大臣大久保利通,也深覺不妥,於是親赴長崎,緊急下令取消軍事行動。

負責遠征軍的統師西鄉從道(西鄉隆盛之弟)卻抗命不從,率領三千六百名官兵,仍如期出發,戰艦航向台灣。

清廷得知消息後,反應迅速,派遣沈葆楨為欽差大臣赴台善後,並令唐定奎率領六千五百名淮軍精銳部隊趕赴台灣協助防備。隨後又有總兵張其光、吳光亮等洋槍隊及粵勇共八千餘人先後抵台。

日軍在南台灣的社寮(今屏東車城鄉附近)登陸,以優勢武力迫使台灣原住民投降,並依原計劃建造營壘屋舍及開闢道路,打算長期駐紮。

不料日軍卻水土不服,染上虐疾熱病,病患千人以上,病亡數百人,而感到難以為繼;而清軍增援台灣,已有防備。再加上日本內閣本就無意出兵,於是最後仍以外交解決。清廷支付五十萬兩白銀(十萬兩慰問死難琉求漁民家屬、四十萬兩補償日本在台所興建的房屋及道路),日本同意撤軍,雙方和解收場。


億載金城中央的練兵場

日本出兵台灣,並沒有解決內部矛盾。三年之後,日本就爆發內戰了。

日本西南地區以薩摩藩為主的士族,推西鄉隆盛為盟主,以「質問政府」為名,揮軍北上,與政府軍決戰,史稱「西南戰爭」。

薩摩軍終於被政府軍擊敗,西鄉隆盛切腹自殺,結束了日本最後一次的內戰。明治維新通過了社會磨合的轉型陣痛,從此邁開大步向前。

受到牡丹社事件的刺激,清廷轉而積極治理台灣。淮軍精銳來台,沒機會與日軍決戰,卻步上了日軍的後塵。淮軍執行「開山撫番」的任務,遇獅球社反抗,雖然打勝戰,但死亡及病歿達二千人。光緒三年(1877),清廷在鳳山敕建昭忠祠以祭祀死難的官兵。

億載金城砲台可說是牡丹社事件的產物。若沒有發生牡丹社事件,光緒元年(1875)的安平不會出現這麼一座現化代的西式砲台。而二十年後,億載金城成為日本人的億載金城。

日治時代的億載金城,失去戰略價值,砲台廢棄,逐漸荒蕪破敗,砲台舊砲亦成廢鐵被拆除賣掉。直到昭和五年(1930),日本人為紀念台灣文化三百年,展開史蹟調查,億載金城被列為府城名勝,加以整修。

砲台城門的引橋,原為木橋,早已荒廢,昭和時期改建為鋼筋混泥土橋,並以洗石子欄杆為裝飾,即今日億載金城的現貌。台灣光復後,億載金城乏人關注,再次荒廢,直到民國六十四年(1975年),億載金城落成一百週年,台南市政府才重新整建,並設置仿製當年大砲、小砲,大致恢復昔日舊觀。


億載金城舊貌(日治時期)。

億載金城現貌。


億載金城。城門洞、引橋、護城濠

今日的億載金城,增添了不同的元素,以吸引遊客。例如城門引橋旁,設有小碼頭及雙人腳踏小船,遊客可以坐船遊護城濠。此外,在引橋前的廣場,也豎立一座「愛在億載」的情侶雕像。

「愛在億載」的構想來自著名的《安平追想曲》(許石作曲、陳達儒作詞/1951年),導覽解說牌敘述了這段台灣女子金小姐與荷蘭醫生的異國戀情故事。

在民風保守的年代,這段愛情不被祝福,當年兩人來到「億載金城」前,立誓長相廝守,至死不渝。這段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後來被譜成台語歌曲《安平追想曲》,傳唱至今,超過了半個世紀。

我大方的招手邀老婆一起與「愛在億載」的情侶石雕合影。我們都快老夫老妻了,在眾目睽睽之下,與「愛在億載」合影,難道不會感到不好意思嗎?我想應該不會。

沈葆楨建造「億載金城」,豈不希望江山永固萬萬年?然而二十年之後,就江山變色了。我與老婆結婚至今已二十一年,婚姻仍固如金城。相較之下,當然可以無愧於「愛在億載」這四個字了。

我是在抒文誇詡自己的婚姻嗎?不是的。我是感慨億載金城的歷史滄桑。

半日的安平古蹟之旅就在二鯤鯓的暮色中劃下了句點。今天一路開車時,我不時啍唱著《安平追想曲》,老婆及孩子聽到煩,都接嘴說:「賣擱唱啊!」(別再唱了!)我引吭唱到:「放阮情難忘,心情無地講,相思寄著海邊風。」老婆說:「你在思念誰啊?」

三十幾年沒來安平,我思念的人可多了。安平古蹟,我最想念鄭成功與沈葆楨,走訪了安平古堡與億載金城之後,回程的路上,我就可以不用再唱「相思寄著海邊風」了。

旅遊日期:2011.07.19


旅行地圖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www.tonyhuang.idv.tw/@


城門洞及引橋。前有護城濠,濠上築引橋,原為木橋, 今日所見為日治後期的面貌。


入口城門採用法蘭斯磚砌法(Flemish Bond), 中央開圓拱門洞。城門洞長21.7公尺,寬7公尺,高6.2公尺。


從城門洞回望引橋及園區入口。


穿過城門洞,抵達砲台區。中央草地為練兵場。


穿過城門洞,抵達砲台區。中央草地為練兵場。


練兵場。


億載金城導覽平面圖簡介。砲台為方型,四角為凸形, 中央為凹形,建造砲台的城磚取自熱蘭遮城殘城紅磚。


英製阿姆斯脫郎大砲。


護城濠。


光緒十年(1884)以前的彈藥庫遺跡(1995年發現), 彈藥庫長約10公尺,寬約4公尺,離地約3公尺深,為三合土牆砌造。 因安全顧慮已掩埋,在地面以相對位置用紅磚框表示。


稜堡式砲台。下方為凹狀,配置士兵洋槍以防敵人近撲。


沈葆楨(1820~1879),晚清「同治中興」時洋務運動的名臣之一, 著名禁煙大臣林則徐的女婿。同治六年(1867年)出任船政總理大臣, 創立「福建船政學堂」,為中國最早的海軍學校。同治十三年(1874), 日本因牡丹社事件出兵台灣,沈葆楨出任「欽差辦理台灣等處海防兼理 各國事務大臣」,赴台主持大局。沈葆楨抵台後,積極備戰,以台灣府城 為根本要地,於是在安平三鯤鯓建造砲台(今億載金城),以為防禦。


【補註】 2011.08.04 根據讀者Ricky兄告知,億載金城的沈葆楨銅像並非沈葆楨本人, 而目前普遍流傳的沈葆楨照片,是1876年《Far East》雜誌所拍攝, 有中英文並列的圖片說明「徐潤芝參將」,並非沈葆楨。 但也有福建文史學者指出,沈葆楨是文官一品,按照清朝官服制度, 《Far East》圖片人物的服裝是是符合的,而參將是武官的三品官, 從服裝來看,圖片中的人物並不符合參將的身份。


左圖:「徐潤芝參將」。來源:Far East雜誌,1876年。
右圖:沈葆楨畫像,來源:Shen Pao-chen and China’s Moderniza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1994)


沈葆楨銅像面對著中央練兵場及城門入口。


城門洞內面門額「萬流砥柱」。沈葆楨題,光緒元年(1875)


「愛在億載」。


台南運河。 晚餐在安平用餐。趁著點餐等餐的空檔,來到安平路的望月橋, 拍攝台南運河。台南古運河,初闢於道光三年(1823),日治時期, 古運河淤積,而於其南側開闢新運河,歷時四年,於大正五年(1926) 完工,即今日的台南運河。運河全長3782公尺,連結安平港與台南市區。

相關新聞
新北市新莊 .牡丹心生態公園.新莊水源地
新竹新豐 .紅毛港紅樹林.鳳坑村朴樹群
台南安平.安平紀行(一)安平舊聚落.海山館.劍獅.妙壽宮.王船
台南安平. 安平紀行(二)開台天后宮.安平古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