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曰「人無德,天災人禍。地無德,萬物凋落。天無道,地裂天崩,蒼穹盡空。」
「人類不遵守人的道德規範──社會將大亂不治,天災人禍。」
(續上篇)
§1.4 道德心理測驗的結果與簡略分析
我們看到,該事件中不是個別的一個兩個人,而是到了最後施救的人為止,整整19個人中佔了18個、達到95%的壓倒多數的社會人群個個都是如此冷血無情。他們到底哪裡不對勁了呢?難道說他們也處於精神和心理的病態中而需要救治嗎?!這些問題將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社會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等多領域的深刻課題,與每個中國社會的公民和整個地球人的生命和生存息息相關,需要學術界、政府和民間的共同關注和參與才能得到有意義的探討和改進。
在一個公眾場合,19個人當中,有18人見死不救;其實,加上兩個直接加害於受害者的肇事者司機,一共21人,僅有一個大字不識的拾荒老人發善念施救。也就是說,如果作為一個「道德心理測試」實驗,在此案例中,二十一分之二十即超過95%的社會人群,在此事件中表現出喪失基本人性和同情之心而表現冷漠冷血的道德認知行為。此實驗的真實性和可信度為100%,因為這是現實發生的事件,沒有人為因素,沒有事先測試對象的人為選擇,沒有事先安排和心理暗示等可能出現的人為誤差因素;測試結果的評定標準以最起碼的人性道德底線,即舉手之勞可以救助弱小生命的基本人性道德標準。
如果這個案例所得出的結論即95%的中國社會人群表現冷漠無情的冷血人性和心理道德,那麼這個社會可真的是到了可怕的境地,問題的嚴重性到了不可忽視的地步!作者儘管希望結論並非如此,但從以上的案例看,這幾乎是無論如何嚴格設計也無法達到的足夠標準的社會道德心理學實驗,其結論具有相當的可信度和準確性。更何況這是發生在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廣的「文明城市」廣東佛山市!這個結論也在本書後來列舉的更多事例的分析中得到證實。
當然,一個心理測試還不足以得出普遍性的結論。我們還要在下面從中國社會當今經常發生的許多類似事例擴展開來看。但就上述事件而言,它的確反映了隨機社會人群的心理道德特質,這裡我們沒有人為選定某一人群,某個教育水平的人群,某個年齡層的人群,而是自然隨機形成了這個21人為一組的有意義的隨機組群選樣,從心理統計學上具有相當意義和典型性,21對20(~95%)的冷血率的結論,值得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深思。這是一個社會性的悲劇,而不是個別案例而已!
§1.5 政府和民眾對小悅悅事件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
小悅悅事件的發生,舉世震驚,海內外民眾和大部份媒體紛紛熱議。多年來人們本來一直廣泛關注的中國道德缺失問題,一下子變成了全球性的最熱門話題。國內國外都看到了中國社會道德的嚴重下滑是無可置疑的事實,認為中國社會的冷血無情、道德缺失已經達到了令人髮指、無以復加的地步。人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中國道德危機的關注,除了網上和媒體的大量議論和評論外,許多專家學者也開始撰寫文章,探討其深層根源。我們無論從網上大量網友的評論還是從海內外媒體的評論看,一個一致的看法是:中國道德缺失是近年來愈演愈烈的普遍現象,已經成為社會群體性的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
然而,一個極其明顯而又令人不解的現象是,這期間中共官方的喉舌媒體中央電視臺的所有頻道對小悅悅事件閉口不談,隻字不提,卻毅然決然地拒絕報導小悅悅事件。這激怒了廣大網友,陸凱迪、天涯、鐵血等網絡論壇連續五天抗議央視「新聞聯播」拒絕報導小悅悅遭車碾十八路人見死不救的事件。如此冷漠到了極點的黨媒讓網民憤怒不已。一位名叫網上的河螃蟹的網友寫到:「讓筆者寒心的是,堂堂的中央電視台,各個頻道都沒有報導小悅悅事件。中央電視台口口聲聲稱為大眾服務,難道就是這樣服務的嗎?中央電視台,如果你們有點社會良知,就報導吧,別讓國人再唾罵你們!!」民眾紛紛強烈抗議中共粉飾太平,營造虛假和諧。另一位網友xinmen1991寫到:「打開電腦(註:指互聯網),一堆的壞消息滿天飛,人民疾苦,貪官富二代腐敗和欺負百姓,黑社會無法無天,法律淪喪。打開電視,人民生活在一片幸福之中,沒有任何負面新聞,滿屏的和諧社會,照耀著我們,全是歌唱社會主義好共產黨好! 」
那麼政府官員又如何表態呢?小悅悅事件事發所在市的政協常委、九三學社專職副主委李景明和市政協委員、佛山市委黨校行政學院政法教研部主任李建麗,在微博上的「社會道德重構」熱點話題中聲稱:「小悅悅事件、南海棄嬰事件等,不能代表整個佛山的道德水平。冷漠,這種評價,非常不客觀。」李建麗稱,「我覺得整個佛山的道德文化水平在全國來說應該是非常高的,包括政府的有為程度、為民辦事的態度等等,在全國都應該是排在前面的。」李景明則表示,「所謂的道德滑坡其實也有不同看法,道德無法量化,沒有對比的坐標,類似小悅悅事件這樣的個案,不能說有普遍意義。 」
為甚麼中共政府跟海內外廣大民眾的看法截然不同呢?為甚麼民眾普遍關注和公認的社會道德問題在中共政府那裡卻恰恰相反成為可以忽略無視甚至故意掩蓋和淡化的問題呢?為甚麼中共政府本身也同那十八個冷血過路人一樣,認為救不救小悅悅本來並沒甚麼大不了的,不值得中央電視臺報導、也不值得政府關注呢?中共官員為甚麼對舉世震驚的中國社會冷血現象如同那十八過路人一樣無動於衷,反而一定要刻意地否定民眾認為這種現象是「冷漠的這種評價,非常不客觀」呢?難道對於中共官員來說,這還不算冷漠,根本無所謂嗎?那麼要怎樣的冷漠才能算冷漠嗎?難道中共官方認為目前這樣冷血的社會道德缺失還不足以引起它們的關注,所以要安撫民眾這還不算不道德嗎?為甚麼國人和全世界一眼就能看到如此的人性冷血的現象是道德下滑,而中共官員卻強調無法量化,沒有道德坐標,難道中共官員的道德判斷能力連基本的好壞是非善惡都沒有、還要有一個量化的標準才行嗎?難道小悅悅事件如此明顯的道德缺失對於中共官員們還不夠明顯嗎?為甚麼在談到中國社會道德問題時,中共官員總是口徑一致、故弄玄虛地在道德標準、道德立場上把水攪渾,然後做出跟國際社會和全國人民所公認的常識性判斷完全相反的斷言,並以下達權威文件的做法,美其名曰它的判斷代表了全國人民的利益,真不知道甚麼時候爭取了人民的意見由它來代表。這的確是令人不可思議的奇怪現象。
然而,更不可理喻的是,小悅悅事件發生大約兩個半月後的2012年元旦這一天,中共黨刊《求是》發表長篇文章,宣稱中國社會道德不是缺失而是發展進步了。為甚麼國內外的廣大民眾看到的道德缺失達到危機四伏的現狀,包括一些研究社會道德的學者專家以及本書提供的大量資料與道德心理學分析,都表明中國道德缺失的嚴重性和社會群體性,而中共官方的看法卻截然相反,認為是道德進步了?如此大的反差不能不令人質疑中共政府的道德立場和思維方式近乎變態和顛倒程度!
就是在元旦這一天,本書的第一版正式出版,這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冥冥之中神明的安排。因為《求是》的這篇文章在道德倫理學上看,與整個人類社會公認的道德價值觀和傳統的中華民族的道德價值觀完全相反,本書的第二版增加篇幅,在後來的章節中將重點論述其真偽正謬。在此作為伏筆提及,請讀者注意關於小悅悅事件及本書下面將介紹的普遍可見的類似事件,中共官方跟海內外民眾及媒體(央視、《求是》等黨媒除外)的看法和做法恰恰相反,它竭力淡化、否定中國社會的道德危機,同時認為中國社會的道德進步了、發展了。那麼我們接下來用大量的事實證明孰是孰非。
§1.6 從兩歲女童到八旬老人 從十八人到上千人冷血
其實,小悅悅事件是因為有監視錄像而得到事件的詳細原委,並得到比較完整的報導。但中國社會現實中發生的類似事件而沒有機會得到如此詳盡報導的例子,實乃數不勝數。為了深入探討這些現象的社會根源,我們再介紹另一個事例:
事件發生在2005年東北某大城市的一所大學門口的十字路口,當事人就是我研究所某研究員的80歲高齡的親生父親:身為大學退休教授的老人家,過馬路去大學小賣店買東西,十字路口車水馬龍,一個摩托車橫衝直撞,把老教授撞倒後,揚長而去。老教授頭破血流,暈倒在路口馬路邊,失去意識,不省人事,躺在過路人群人來人往的路口,一個多小時的耽擱,沒有一個人過問,也沒有一個幫助打個急救電話,也沒有人查尋老人經常帶在身上的電話本,找到家裡電話幫助打個手機給家人。就這樣在十字路口,高密度的人群川流不息,國家重點大學的校門口,知識階層比市中心一般街道要更高的成百上千的人群走過,人們冷漠無情,看著躺在路旁頭部流血的老人,沒有一人過問和施救。
就這樣他自己不知道過了多久,老人家真是命大,上蒼保祐啊,他竟然自己甦醒過來了:感到頭痛,手一摸額頭出血了,自己從地上爬起來,也沒有一個人上前幫助扶一把;老人家頭腦還很清楚,心裡想還是到醫院處理一下血跡,不然就這樣回家老伴看到自己血淋淋的樣子一定會嚇一跳。於是老人一步步走到了大學校醫院,坐在急診室候診廳等候就醫。老教授鎮定下來,看看表,從離開家到這裡坐定的時間,估計一下,大概被創傷後暈躺在路口的時間至少有一個多小時。
一個八旬老人,頭部被摩托車創傷後,時刻處於生命危急的狀態,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是多麼漫長啊!人流如潮,不知道有多少人路過、駐步、觀望、無視、無動於衷、揚長而去,沒有一個人給予絲毫的憐憫、同情、關注和援救。老教授深深感到冥冥之中有神佛保祐,能夠那麼久以後甦醒過來,不然真的就這樣一命嗚呼、與家人不辭而別了。想到這裡他真是感恩不儘,慶幸不已。正這樣尋思著,一個年輕人走過來問道:「老爺子啊,你還活著啊?」老教授抬頭看著面帶驚奇的年輕人,「你為甚麼問我還活著?你怎麼認識我?」老教授反問道。「剛剛我路過校門口,過馬路時看到你躺在馬路口,頭上流著血,那麼多人圍著你看,我也站在那兒看,還以為你死了呢!」年輕人描述得那麼自然輕鬆、若無其事的樣子,口氣中仿彿還帶有一絲得意的口吻,也許是他發現了老人躺在血泊中,現在又看到老人還活著,大概是為老人慶幸和喜悅的心情吧。但從他的描述中,卻沒有讓人感受到:他為自己跟那些來來往往的千百人一樣,沒有施救而感到絲毫遺憾和愧疚,仿彿那樣的願望和舉止以及未能救助的羞愧,作為人來講根本就是不應該有似的。
聽了年輕人的話,老教授默默不語,一陣辛酸,淚如泉涌,他既痛心,又悲哀,複雜的情感無以言表。一葉知秋,可見一般,從自己的經歷,可見社會之冷漠無情、人性道德之世風日下!他聯想起自己整個一生經歷的此起彼伏的政治運動,每次都是慘遭迫害,風風雨雨,晚年殘生,在家裡打打坐學學佛、渴望人生歸宿的自由也被剝奪;三反五反、反右、文革、六四、迫害法輪功,無一遺漏,那些仇恨、謾罵、毆打、屈辱、冷漠、麻木的面孔一幕幕在眼前掠過,老人家悲憤交加,感慨萬千,心中默默成七言詩一首:
國人麻木入膏肓,信仰無存喪天良。
救我中華莫等閑,返本歸真新華章。
(待續)
發稿:高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