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2月15日訊】最近張維迎發文說:「中國現在搞民主會變成民粹。」這是繼韓寒之後又一次向民主拍磚。和他在2000年時說:「裁判和規則制定者一定是政府嗎?」截然迥異。
今天的狀態,已經不是手銬腳鐐問題,而是喉嚨掛鎖問題。基本常識都可判斷,民主在萎縮。暗夜。
張維迎如此說,我第一反應:「老兄受刺激了。」網上看了一下,果然:他最近忙於為吳英案免死問題呼籲,結果出現大量跟帖:「張維迎,茅與軾就是美國福特基金會養的特務。」「一句話,不穿衣服的金錢野獸,市場經濟的最高表現。」……
冷靜、還是冷靜。老兄:牛津大學培養的紳士還在嗎?首先,你一定要想到:大量支持你甚至會謾罵政府的帖子,早已被屏蔽。二,大量洩憤的網民可能還沒認真思考過:民間借貸和「非法集資」的關係問題,私募人數問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但是 「非法集資」出現過的許多惡果,別人可沒忘。我看吳英案時,搜到的首先是「曾坐擁豪車40餘輛。」不談細節,誰都會氣憤。案子直到現在我也沒完全搞明白,就那點信息都是別人想讓你知道的。你認為在一種信息不完全的狀態下,得出準確判斷可能嗎?
如果你不能一手高舉閃閃的紅星,一手拿槍,要想解決問題,咋辦?個人建議,問題最多的地方就是該去解決的地方,你不能老跟明白人說明白事,沒意義。看一下哪罵的最凶,就在哪投貼,心中有太極頭上不會添包,這才是在幫民主。是真佛可怕飼虎?
牛津大學校訓:「上主是我的亮光。」於是太多的人以為亮光只照在自己身上。開口閉口要教育民眾,從來不說相互教育。現實是:土地承包、村民自治都是不知道亞當斯密是哪根蔥的農民發起的。
經濟學三大基本假設:經濟人理性假設、約束條件下個人利益最大化假設、稀缺性假設。唯獨沒談言論自由、非強制交易前提。何故?緣於歐美有言論自由的傳統,甚至有沒有民意談判代表不納稅的傳統,再加上憲法保護,就像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以一種「近乎專橫的簡潔性」禁止政府壓制言論自由。
里根對戈爾巴喬夫講笑話時說:在美國任何一個公民都可以衝進總統辦公室,拍著桌子說:里根總統,你的政策都是錯的;在蘇聯,若一個公民衝進總統辦公室,也會拍著桌子說:美國里根總統的政策都是錯的。現實的中國是:你還沒衝進縣長辦公室,李剛的弟弟,保安李二剛已經把你摁住。而且政府還僱傭比跳蚤還多的李三剛,專門在網上刪帖屏蔽,我們的憲法在蝸居。
在這樣一個公、私財產被隨意處置,民意得不到伸張,公僕命令主人的中國,秦暉說是低人權優勢,張五常說:「平生沒有見過這麼好的制度。」秦暉如何從歷史研究中得出此觀點,文革嗎?不好評價。可張五常曾和弗裡德曼、科斯共事啊,難道自發秩序不起源於可談判秩序,張老離光近只為匯聚閃光燈?
中國缺少真正的經濟學家,關鍵就是缺少保護前提的知覺和勇氣。一個個在缺少言論自由,不可談判的麻袋上揮舞繡花針,最後都是東方不敗。
關於這一點我們甚至不如南非。2011年4月,清華大學舉行「2011大學校長全球峰會暨環太平洋大學聯盟第15屆校長年會」。 開普敦大學校長Max Price教授發言說:「94年種族隔離制度結束的時候,我們當時宣佈沒有政黨能夠壟斷真理,我們認為所有約束言論自由的行為,都是不利於社會發展的,媒體也應當反映出社會對我們有甚麼不滿。去年信息保護法案和媒體法庭,都遭到了媒體、民間組織尤其是學術界的反對。」在談及今後的任務時他說:「第一、大學都有責任來保護言論自由。這對於大學的核心任務,就是追求真理,是息息相關的。」
張維迎認為中國現在搞民主會像拉美。拉美有幾十個國家,個人認為拉美現狀並不是外人能說清楚的。我們生在中國,身在此山,要想完全說清楚中國的問題都不容易。張維迎無非想說拉美民主化不成功,但是我看賴斯和拉美問題專家江時學的分析,拉美民主化程,雖有許多缺點,但總體趨勢越來越向好的方面發展,且不可逆轉。
個人認為中國現在比拉美發展民主有三方面優越性:一是整體受教育程度。雖然很多的主義洗腦,但只要用真相反芻,阻力不會太大,網上罵的凶,但人數相對少正說明這一點。二是較完備的產業結構和金融體系。儘管問題非常多,但比拉美強多了。三是民族特性:中國人勤勞節儉,賦予積累財富,而拉美人按江時學說法:「伊比利亞天主教文化,它是崇尚消費的。」說白了就是喝啤酒、彈吉他、唱歌跳舞比勞動重要,容易產生沒了向政府要。
關於民主進程,張維迎說:「第一個十五年建立獨立的司法機制,特別是法院的獨立性,減少政府部門的權力。」這又是一個不民主的想法,民主是可以多項遞進的,如果非要選單項,村民自治是不是一個惠及人多,操作相對簡單,更容易見效的方法。
最讓人不解的就是前一個十五年,後一個十五年的民主計劃,看著不是亞當斯密的徒弟,更像是馬克思的門徒。
最後要重申的是:在中國最需要民主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還會跳出來?也不知道民主要挨多少磚?但是有一點肯定,需要時去做比不做正確。至於拿甚麼民主可能會出現某些問題,阻礙民主,不是故作高深,就是視民眾痛苦不見。
20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