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超 : 假如

劉文超

人氣 3

【大紀元2012年11月09日訊】歷史本沒有假如,在民主進程中的機會點出現的時候,這裡重複地說這幾個假如,是希望能以史為鑒,別讓將來的歷史中又增加一個假如。下面的內容不一定中聽,但逆耳的往往是忠言。

一百多年來,中國出現了多次民主憲政的機會,但每到關鍵的時候,歷史總好像不眷顧中國人,哪怕是翻牌九,也能贏一次啊。不幸的是歷史不是翻牌九,一次次的倒退並非偶然。我們先看看這些假如吧。

第一次機會出現在戊戌變法,當時是情況是黃海戰敗,以慈僖和光緒帝為代表的清朝當權派也意識到了改革的必要性,特別是日本明治維新就是最好的例子。然而維新派卻不懂政治,急功近利,釀成大錯。假如改革的步子慢一點,權利的爭奪也慢一點,不去過份觸動慈僖的那根神經,改革就成了。論權謀和勢力慈僖當然比光緒強得多,但有一樣慈僖永遠玩不過光緒,那就是年齡。先改經濟,再改政治,慢慢奪權,無形之中天平就會倒向改革派這一邊。

滿清的最後幾年,終於宣佈立憲,先搞了個八年預備立憲,後不到兩年正式宣佈。雖然清朝的立憲有其局限性,但歷史潮流滾滾向前,有了內閣,議會,那個時候言論是自由的,有這幾點,民主憲政的大潮會慢慢啟動,假如這個時候辛亥革命不爆發或者失敗,我們會慢慢發展成為君主立憲國。日本的君憲也是慢慢發展起來的,由實君到虛君。

辛亥革命成功,南北議和,袁世凱成為大總統。從袁的經歷來的,是洋務派,搞鐵路辦郵政練新兵興女學等無不說明這一點。但袁世凱畢竟是從專制社會中走過來的,孫中山一定要搞內閣制,一定要國民黨在首屆議會中佔大多數,觸動了袁的底線。以致於讓袁走出最錯誤的一步。假如孫中山等不急於求成,同意袁世凱的一些做法,畢竟那個時候只是全國響應,各省都有地方軍隊,這個時候需要一些強制。而以孫文等崇高的聲望,旁側敲擊,一步步推進,效果遠遠好於二次革命。當時有一府兩院,新聞言論自由,還有一大批民主人士推動,民國的憲政也能慢慢地完善發展。

第四次機會中,體現出了知識份子的急功近利,以魯迅張讕為代表的聞人幾乎一邊倒地籍希望於革命,似乎推翻獨裁政府,民主一夜可成。但他們沒有替老蔣想想,內有軍閥混戰,紅色割據,外有日本侵略,怎麼能沒有中央集權,適當的獨裁在所難免。假如民國的知識份子不急功近利,順應時局,支持安內攘外政策,民主的大門會向國人徐徐打開。

第五次在1989年,當趙總書記來到人群中時,我想他的心在滴血:「你們是在把我往火上烤啊,給我十年時間,我一定給你們一個明確的答覆。」假如不逼得太急,給總書記十年時間,會是甚麼樣子?

今天,歷史又一次把中國推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民主人士蠢蠢欲動,舉牌上街建立小團體,似乎民眾齊聲振臂一呼,大事可成。我們回顧歷史上的失敗,哪一次不是民主人士急功近利所致。改革之艱難不是三言兩語解決問題,也不是上面宣佈實施憲政就萬事大吉。最近網絡瘋傳溫家寶家族貪腐,且不論溫總理是否乾淨,在中共體制內不乾淨是正常的。只要他有心改制,有心為民,我們就要支持。改革是打破一個巨大的利益團體,一旦操作失控,造成整個利益團體反抗,毛左可能會乘勢而起,也許會造成又一次的倒退。古人云以史為鑒,過去是失敗並不是偶然,而是兩個因素,一是激進派操之過急,二是民眾意識不強。現在民眾也一樣,都只會顧著自己的小飯碗,你跟人說多了會認為你異類。不信你跟100個人講民主憲政,看看有幾個人願意上街?

這裡並不是在對當權者抱有幻想,我們可以換位思考,前有胡趙,後就可能有溫胡習李。這是其一,其二中國現狀不容他們不改革。其三,不打破相當一部份既得利益,改革就無法進行。其四,一旦打破一些既利利益,他們是剎不住車的。在專制制度下,隨時有可能被翻過來,一旦將來被打破的利益團體掌權,改革派就會被清算。只有在他們手裡最終實現民主憲政,他們才能安全著陸。中共一次又一次的打倒和平反歷史,證明了這種可能性。他們要麼不做,要麼只有一條道走到黑。
這個階段民主人士應該持觀望和呼輿的態度,畢竟十八大後情況會好轉,會轉多少,怎麼轉,慢慢看,慢慢推動。@

相關新聞
王德邦:歷史的抉擇
聞雨:民主是不是好東西?
基督教箴言報:中國人民已準備好迎接自由
【網海拾貝】中共最怕什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