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2.5億 《德國金融時報》散伙

人氣 4

【大紀元2012年11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王亦笑德國報導)德國報業進入了多事之秋,繼經營長達67年的《法蘭克福評論報》前不久申請破產保護後,另一家全國性日報——創刊12年的《德國金融時報》也即將停刊,歷史的一刻將定格於12月7日,這一天是《德國金融時報》的最後一期。

上週,歐洲最大的報刊出版商Gruner+Jahr出版集團最終決定,停止發行旗下的財經類日報《德國金融時報》,因為在連年巨額虧損的情況下,實在看不到盈利的曙光,找不到繼續發行這一報紙的方式和理由,與該報相關連的網絡版及品牌標誌也將伴隨著報紙的停刊而一併消失。報社350名工作人員中有320名將面臨失業,到明年1月底他們必須離開,出版集團為此承擔的補償和福利支出高達4000萬歐元。

《德國金融時報》創刊於2000年,由Gruner+Jahr出版集團和英國《金融時報》的母公司培生教育與媒體集團(Pearson)合資發行。2008年,培生集團將其所持該報50%的股權也出售給了Gruner+Jahr集團。Gruner+Jahr出版集團是歐洲最大、世界第二的報刊出版商,在全世界24個國家出版約300種雜誌,旗下還有《Stern》、《Brigitte》等著名刊物。

本來出版集團想在德國財經類媒體領域分得一杯羹,可惜事與願違,《德國金融時報》自發行以來從未實現盈利,過去12年累積的虧損額度已超過2.5億歐元,成了最燒錢的財經類報刊。預計今年Gruner+Jahr出版集團財經類刊物的虧損總額會達到1500萬歐元,而其中《德國金融時報》所佔的虧損額就已達1050萬歐元。目前該報的發行量約為10.2萬份,有很大一部份是飛機和火車上提供的免費贈閱,訂報用戶和廣告收入的銳減已經卡住了報紙的咽喉,出版集團表示,再也找不到「任何辦法」來拯救這份不斷虧損的報紙了。

然而問題絕不僅僅是一兩份報紙的存亡,而是整個報業的危機。自17世紀真正現代意義的報紙發行以來,到20世紀初,報業達到了繁榮的鼎盛時期,那時往往一份報紙可分為早報、中報、晚報、特刊等多形式、高份額進行發售。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一向是報紙引以為傲的絕對優勢,然而這一優勢在網絡時代完全化為泡影,報紙的新聞版面在不斷重複著大家已經知道的舊聞,這成了報紙難以面對卻又不得不面對的尷尬。

很多媒體人早已預見了報業危機,但到現在也沒有找到一種能在網絡時代繼續生存下去的經營模式,無論是網絡報紙還是將報紙依附於終端電子移動設備,如iPad,iPhone版本,都無法實現報社預期的盈利。於是很大一部份報紙只能在讀者流失、廣告銳減、發行量下滑、報紙質量下降的經營怪圈裡不斷萎縮,直至消亡。這一報紙的存亡危機最初在美國登陸,現在已經蔓延到德國。人們無法預知報業何時能找到得以自救的盈利模式,不過能夠確定的是,在可預見的未來,倒下去的報紙還會越來越多。

(責任編輯:賈南)

相關新聞
《法蘭克福評論報》:前所未有的反腐鬥爭
北京星晨急便傳倒閉 CEO人間蒸發
西澳小企業預計倒閉數量居全國之冠
評論:星島日報自殺為哪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