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11月17日訊】官方或媒體常常為一些可喜可賀的統計數字津津樂道,然而許多眩目的數位卻是混亂的也經不起推敲,透過這些數字,看不到也讀不懂真實的中國。
近日,媒體正在為「到2020年GDP和人均收入翻番」的宏偉藍圖歡呼雀躍,GDP十年翻番看上去並不難,只需要GDP年均增速7%左右即可,如果扣除之前近10%的增速,未來低於7%的GDP增速也可以輕鬆實現這個目標。
十年內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就要困難許多,特別是當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同步增長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果人均收入與GDP實現同步翻番,那麼收入在GDP中的占比並未提高,也不意味著購買力也跟著翻番,如果物價也跟著翻番,收入翻番的實際意義就不大。
胡錦濤總書記11月9日上午參加十八大江蘇代表團討論時,富甲一方的昆山市委書記自豪地說:十年間,昆山地區國民生產總值(即GDP)增長了9.5倍,服務業增加值增長了10.2倍,財政收入增長了21倍,居民收入增長了2.5倍!城鄉居民收入連續八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城鄉收入比縮小到1.74∶1。
聽到這個數字,總書記脫口而出:2004年我去昆山考察,那時的城鄉居民收入比大約是2:1,我就提出昆山要從縮小城鄉收入差距逐步走向城鄉統籌,如果全國都像昆山這樣,全面小康就實現了。現在你們不但城鄉收入差距繼續在縮小,而且城鎮化的步伐在加快,城鄉醫療保險、養老保險都已經實現並軌,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城鄉均等。
總書記話音剛落,代表們個個都很驚訝:8年多了,總書記竟然對當時的數字還記得這麼清楚!管愛國代表會後告訴記者,「總書記日理萬機非常忙碌,還能記得8年前到昆山調研時瞭解的數字,實在讓我吃驚,也讓我們這些代表深受鼓舞。」
昆山的數據無意中透露了多少秘密?相信一般智力正常的人都清楚。城鄉居民收入比8年間從2:1縮小到1.74:1,這樣的速度也算小康全面實現了?究竟城鄉收入比達到多少就算實現了小康呢?再看看GDP增長9.5倍,財政收入卻增長21倍,而居民收入僅增長2.5倍,這說明居民收入遠遠落後於經濟發展,人民並沒有分享到經濟繁榮發展的豐碩成果。如此不平衡的發展模式,推廣至全國,對老百姓並沒有太多的好處。
前期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佈報告稱,中國家庭資產平均為121.69萬元,城市家庭平均為247.60萬元,農村家庭平均為37.70萬元。參與調查的工作人員堅稱,調查數字是可靠、可信的也是經得起推敲和歷史檢驗的。
果真如此嗎?現在如果以城鎮人口6億來計算,大概有2億個家庭,每個家庭平均資產247萬元,資產總額約494萬億元。農村家庭算1億個吧,資產總額有38萬億元。累計下來全中國的家庭資產己高達532萬億人民幣,相當於85萬億美元。即使城鎮人口只算4億人、約1.3億個家庭,農村9億人、2.2億個家庭,資產總額也有400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65萬億美元。
巧合的是,瑞信研究院10月10日發佈的2012年度《全球財富報告》指出,全球家庭財富總值在截至2012年年中的一年內累計下跌5.2%至223萬億美元,這是自2009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瑞信還預計,在未來5年內全球家庭財富將穩定增長,新興經濟體對全球財富增長將作出更大貢獻,在國家層面,預期美國將繼續高踞財富榜榜首,家庭財富淨值在2017年將達89萬億美元。中國在未來5年會為全球財富帶來18萬億美元的增幅,到2017年中國家庭財富總值將達到38萬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排行第二的富有國家。
也就是說,到2017年中國家庭財富才可能達到38萬億美元,與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佈的調查數字相差甚遠。誰的數字更真實更能取信於民呢?
近期政府網隆重推出《從資料看十六大以來十年間的民生保障和改善情況》的文章,稱2011年末,我國城鄉就業人數達到76420萬人,比2002年增加3140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數從25159萬人增加到35914萬人,增加超過1億人。
透過這些數字,我們發現,10年前城鄉就業人數比現在少1億人、即66420萬人,1億人占6.642億人的15%,目前就業率應較10年前提高了15%,失業率下降了15%左右。而社保部公佈的官方失業率,一直都在4.0%的上下微幅波動,歷史上最低的3.8%,大概是在2008年。
官方統計數位還顯示,2011年末,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的參保人數分別達到2.83億、4.73億、1.43億、1.76億和1.38億人。城鎮參與基本養老保險的只有2.83億人,而上述文中城鎮就業人數有近3.59億人,全國城鎮養老參保率只有79%。而參與醫療保險的又是4.73億人,高於城鎮就業人數1.14億人,應該是不交養老保險只交醫療保險的失業者吧,1.14億人占城鎮總人口4億人、或6億人(最新資料、含進城者)的25%、或16%,如此看來,現在的失業率遠高於官方公佈的失業率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