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11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航綜合報導)10月31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萬聖節,人們開始請小朋友吃糖果!孩子玩起「Trick or Treat」!是少不了的活動。美國當局特別提醒家長注意孩子挨家挨戶要回家的糖果安全,因為其中可能參雜含大麻成分的糖果。種類繁多的大麻零食包括各式各樣的糖果、汽水、巧克力等等。
洛縣警署警長沃爾甚(Glenn Walsh)表示,家長一定要檢查孩子們帶回家的糖果。像棒棒糖一類容易打開的零食,包裝紙一拆就到小孩嘴裡了,更要格外警惕。「如果糖果沒有可識別的標籤、如果不是知名品牌,就該考慮潛在危險」沃爾甚說。
孩子誤食大麻糖果,會出現迷失方向、糊塗不清、瞳孔散大、呼吸困難、脈搏變快等症狀,還可能出現冒汗現象。
沃爾甚表示,如果聞到一股刺鼻氣味或嚐出怪味道,就表示食品可能含大麻。他說一些高純度的大麻產物真是一點氣味也沒有,但加到食品裡面就肯定有異味。他並說 不像直接的花蕾味,但有個與大麻味兒,就像臭鼬氣味一樣。至於食品中四氫大麻酚 (THC大麻化學物)的濃度,警方說可以從零到90%以上。
其它注意事項
確保孩子在出門前吃過晚餐。與孩子商討,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應如何應對,如打電話給家裏。 無論幾歲的兒童,最好有成人陪伴。
如果孩子們自己出門討糖,確保他們戴上手錶,如可能,佩戴夜光手錶。在挑選萬聖節服裝時,選擇阻燃質地的衣服。
萬聖節服裝不要過長,以防絆倒自己。結伴出行;行走,不要奔跑。
在熟悉的社區內討糖,只去屋外亮燈的人家,決不要去陌生人家或車內討糖果。
遵守交通信號燈,不要橫穿馬路或院子。
糖果需要帶回家檢查後方可食用,只吃沒有開封的糖果及其他食品。
確保後院地面的安全,不要留下梯子、狗鏈、水管、花盆等可能絆倒小孩的物品。
寵物在萬聖節容易受到驚嚇,將它們留在屋內,以防無意中咬傷討糖者。
點亮南瓜儘量選用電裝飾燈,比蠟燭更安全。將南瓜和裝飾物儘量放置在孩子構不到的地方。
建議準備健康的小吃,包括低脂奶酪餅乾、水果卷、小包裝麥片、葡萄乾或爆米花。給糖果時,不要給含花生醬或花生的糖果,以防過敏的兒童誤食。
萬聖節的來歷和習俗
10月31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萬聖節。每年十月三十一日的前夕,象徵著一年的結束,以及新一年的開始。這一天是2000多年前,愛爾蘭人表達他們對太陽神敬意的日子, 因為太陽神讓他們的穀物豐收,以應付即將到來的冬天!可是在這一個夜晚也是惡靈力量最強大的一天,因此牧師和祭司也會主持祭典,安撫掌管死亡的神!
事實上,古時的歐洲人相信惡運是由惡靈帶來的,而惡靈會被醜陋的面具嚇走!他們因為害怕還在外面遊走的惡靈,如果有人晚上必須出門,便會戴上面具,希望惡靈認不出他們來!
到了第四世紀,因為基督教的興盛,這一天便被強制性改為上帝死亡日!並告知人們,偉大的上帝將會為他們趕走惡靈!
後來,這一天演變成小孩穿上鬼和精靈 的衣服,出去嚇鄰居;大約四十年前,人們開始請小朋友吃糖果!玩起「Trick or Treat」!
萬聖節的習俗
萬聖節的最著名的活動是「不請客就搗亂」(Trick-or-treat)。小孩裝扮成各種恐怖樣子,逐門逐戶按響鄰居的門鐘,大叫:”Trick or Treat!”(不請客就搗亂),主人家(可能同樣穿著恐怖服裝)便會派出一些糖果、朱古力或是小禮物。部份家庭甚至使用聲音特效和制煙機器營造恐怖氣氛。當然,大多數家庭十分樂於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孩,於是,小孩一晚取得的糖果往往以袋計,整袋整袋的搬回家。
「不請客就搗亂」的起源一般有兩種說法,一是古西歐時候的愛爾蘭異教徒們,相信在萬聖節前夜鬼魂會群集於居家附近,並接受設宴款待。因而,在「宴會」結束後,村民們就自己扮成鬼魂精靈,遊走村外,引導鬼魂離開,避邪免災。與此同時,村民們也都注意在屋前院後擺佈些水果及其他食品,餵足鬼魂而不至於讓它們傷害人類和動物或者掠奪其他收成。後來這習俗一直延續下來,就成了孩子們取笑不慷慨之家的玩笑。
另一說是始於公元九世紀的歐洲基督教會。那時的11月2日,被基督徒們稱為 「ALL SOULS DAY」(萬靈之日)。在這一天,信徒們跋涉於僻壤鄉間,挨村挨戶乞討用麵粉及葡萄乾製成的「靈魂之餅」。據說捐贈糕餅的人家都相信教會僧人的祈禱,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護,讓死去的親人早日進入天堂。這種挨家乞討的傳統流傳至今演變成了孩子們提著南瓜燈籠挨家討糖吃的遊戲。見面時,打扮成鬼精靈模樣的孩子們千篇一律地都要發出「不請吃就搗亂」的威脅,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連聲說「請吃!請吃!」同時把糖果放進孩子們隨身攜帶的大口袋裡。
萬聖節南瓜燈
南瓜燈是慶祝萬聖節的標誌物。傳說有一個名叫傑克的人非常吝嗇,因而死後不能進入天堂,而且因為他取笑魔鬼也不能進入地獄,所以,他只能提著燈籠四處遊蕩,直到審判日那天。人們為了在萬聖節前夜嚇走這些遊魂,便用蕪菁、甜菜或馬鈴薯雕刻成可怕的面孔來代表提著燈籠的傑克,這就是南瓜燈的由來。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