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聞】 不應忘記的六四和中共歷史事實

人氣 135

【大紀元2012年10月06日訊】 1989年六四前夕趙紫陽為什麼要堅持反對動用軍隊戒嚴呢?趙自己的說法是:我不願在歷史上留下一筆賬。趙還說,在後代人看起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在六四這樣大的是非面前,總還是要有人站出來,不是糊里糊塗都跟著走。對撤銷我的一切職務,我都不在乎。真是擲地有聲!紫陽先生為了堅守正義,甘願做出巨大犧牲而無怨無悔,雖然晚景淒涼,但贏得了有良知者由衷的敬重!

因為個人經歷的緣故,對於六四這個話題有極大的興趣,歷二十餘年而不衰。歸納一下,大概有三方面的興趣點。一是學生方面的;二是軍隊方面的;三是黨內高層方面的。第一方面的材料最多,因為跑出去或放出來的人很多。第二方面的資料,只有吳仁華等人寫的幾本書,但很見功力。第三方面,因為至今還未解密,能看到的少之又少,流傳出來的,大多未經核實,莫辨真假。正因為這個原因,由宗鳳鳴老先生記錄整理,在香港出版發行的《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一書就顯得尤為珍貴,畢竟,宗老是六四之後除家人外與趙紫陽接觸最多的一位,他是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和趙紫陽進行的這些談話,都做了記錄,一共有一百多次,歷時十多年之久。現在,趙公和宗老都已作古,但紫陽先生的思想因此書得以保存,不能不說是一樁幸事。說起來慚愧,此書是2007年出版的,而我最近才讀到全部內容,而且是一本盜版書。不過,盜版的質量還不錯,除了照片沒有色彩外,文字並無錯亂。可見對封閉的國度來說,盜版也是有其存在理由的。

1989年六四廣場開槍,凌晨四時,士兵自人民大會堂衝出,槍口指向人民英雄紀念碑下的學生,一邊開火一邊推進。照片中其中一軍人槍口可見火光。(網路圖片)

說起八九年的六四,我最佩服的是兩個人。一個是時任三十八軍軍長的徐勤先,他因為反對戒嚴,托病抗命,事後被軍事法庭判刑五年。不過,這五年刑期卻成就了徐軍長的一世英名。不久之前,朋友在飯局上碰到一位曾經當過徐軍長警衛戰士的退伍兵,朋友轉述,一頓飯的時間就聽他一個人在吹徐軍長的故事,添油加醋、神乎其神,其他食客神情專注、一臉嚮往,只圖精神會餐而不顧眼前美食。由此可見徐勤先在普通老百姓心目當中的位置。


《時代》週刊把「王維林」列為世紀偉人,只因他在1989年6月5日,隻身勇擋坦克車隊。其實我們不知道他是誰,叫什麼,現在又在哪裡。(網路圖片)

另一位,就是本書的主角,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趙紫陽。紫陽先生為了堅守正義,甘願做出巨大犧牲而無怨無悔,雖然晚景淒涼,但贏得了有良知者由衷的敬重,不光成為中國共產黨內無與倫比的一人,就是放在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當中,他也是毫不遜色的正面人物,與山河同在,與日月爭輝。所謂輕生死,重大義,男兒本色。這詞用在紫陽先生身上,恰如其分。

坊間最關心的,莫過於趙紫陽究竟做了什麼,讓他被強加上「分裂黨、支持動亂」的罪名。一言以蔽之,就是趙紫陽不同意戒嚴。戒嚴的後果就是開槍鎮壓,讓共產黨徹底喪失了民心,讓六四成為中國人最大的心結,至今無法解開。那麼,當時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趙紫陽當時又是怎麼想的呢?用他自己的話說,只要鄧小平當時能說一句「看來,實際情況並不像北京市委報告的那樣嚴重」,只要有鄧這一句話,我就可以解決問題。可惜,老鄧就是不說這句話,而是在他家開了常委會,決定要實行軍管。趙不贊成軍管,只能寫辭職信,用鄧小平的話說,就是趙自我暴露了。趙紫陽堅持反對戒嚴的代價就是被軟禁至死。

趙紫陽為什麼要堅持反對動用軍隊戒嚴呢?趙自己的說法是:我不願在歷史上留下一筆賬。趙還說,在後代人看起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在六四這樣大的是非面前,總還是有人站出來,不是糊里糊塗都跟著走。對撤銷我的一切職務,我都不在乎。真是擲地有聲!

趙紫陽最後的政治留言,應該就是他給中共十五大的公開信。說是公開信,實際上只發出去十一份,就是中共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七常委每人一份,另送楊尚昆、萬里各一份,請宗鳳鳴轉交於光遠、李銳各一份。有趣的是,給楊和萬的兩份居然被扣了。這封信主要談了兩點意見,第一,不同意把八九學潮定性為「反革命暴亂」;第二,希望十五大能夠主動提出重新評價「六四」事件的問題。這封信寫於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三日,距今整整十五年。中共馬上要開十八大了,可是趙紫陽當年提出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回應,更別說解決了。可見,在趙紫陽身後,中國共產黨內的確沒人了。趙紫陽因為這封信,被進一步加強了人身控制,宗老有大半年時間無法見到趙公。直到次年五月底,宗老和趙紫陽另一位在軍隊工作的老戰友兼老鄉鮑鴻閣以看望老戰友梁伯琪(紫陽夫人)的名義,才突破門禁,恢復了與趙公之間的談話。

當時社會上流傳趙紫陽寫了第二封公開信,此信後來被收入吳國光、張偉國、鮑樸主編的《紫陽千古:趙紫陽紀念文集續編》,鮑彤也對外聲明是真的,但趙看後即說非他所寫。到了中共十六大,由於種種原因,趙紫陽決定不再提建議了,因而,他對中共十五大的表態,就是他最後的政治態度,用他自己的話說,就算是一個句號了。

趙公去世前的一年,宗老曾陪姚監復一同去富強胡同六號看望趙紫陽,談話結束時,姚監復告訴趙公,李銳同志說過,黨的歷任總書記多是以檢討、認錯的方式結束任期的。只有你和陳獨秀沒認錯。當時趙紫陽的反應是很激動的,可以肯定,他對黨內同志能給他如此評價是相當滿意的。可惜,他已看不到世人在他離去後所給予他的更高的評價了。

趙紫陽和胡耀邦是前後任的總書記,他們共同開創了中共建政以後最輝煌的時代,歷時八年,戛然止步於八九六四。關於胡趙之間的關係,一向為人津津樂道。原來在胡身邊工作的吳江寫了一本《十年的路》,指責趙在八七年反資產階級自由化時參與倒胡,對胡落井下石。此說一出,廣為流傳,很多對趙不滿的人都把此說作為憑據,試圖證明趙的為人也有問題。對此,趙耿耿於懷。因為吳江的說法並非事實,而此時的趙處在軟禁的狀況中,無法聲辯,所以趙對吳江是很不諒解的,曾對宗鳳鳴多次提到,吳江這麼寫,不是學者的態度。

那麼,在倒胡過程中,趙做了什麼呢?趙自己說,他既沒有落井下石,但也沒為胡說話,因為說也沒用,一切都是老人們定下來的。胡和趙的總書記,只不過是個大秘書長的角色。胡之倒台,與鄧對胡無法容忍有關。當然,陳雲對胡耀邦的猛烈批評和胡接受陸鏗採訪後王震的激烈反彈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趙紫陽承認,在政治改革方面,他與胡是一致的。但在經濟工作方面,在某些具體問題上,他們之間存在分歧。這大概是比較真實的胡趙關係。趙曾對胡表示,他們兩個人是坐在一條船上,要同舟共濟,對此,胡是非常滿意的。誰都知道,八十年代,胡趙是鄧的左膀右臂,但這二位的結局都不好。胡最後違心做了檢查,因為他還要考慮家庭。所以才有二十多年後胡德平在政治上的活躍和劉曉江擢升上將。趙紫陽開完家庭會議後,做出了不做檢查的決定,為此付出了被軟禁至死的代價。兩人都是悲劇英雄,如果一定要分出高下來,我覺得,趙紫陽的人生高度要超過胡耀邦。

比胡趙關係更重要的,無疑是鄧趙關係。很多人都說趙紫陽會見戈爾巴喬夫時把鄧拋了出來,導致兩人關係破裂,鄧決定廢趙。可是趙紫陽自己並不這麼看。趙的看法,還是因為他在戒嚴問題上堅持自己的觀點,這才是鄧最後拿掉他的根本原因。在六四之前,趙認為鄧對他一直是支持的,兩人之間沒有什麼太大的矛盾,否則他的工作也沒法做下去。趙認為鄧晚年犯了和毛一樣的錯誤,就是搞個人獨裁。鄧甚至讓薄一波帶話給陳雲說:只能有一個婆婆。其人之霸道,由此可見一斑。鄧自己也曾和趙說過,他就是新權威主義這個主張,但不必用這個說法。趙對鄧的行事風格瞭解得非常透徹,所以他對社會上流傳的第二道防線及鄧有意讓他復出之類的說法是不以為然的,置之一笑。趙認為鄧最大的悲劇就在於六四。這是鄧自己的選擇,誰也無法改變。當然,鄧也永遠沒有可能改變歷史對他的評價:他是鎮壓學生運動的劊子手,雙手沾滿鮮血。趙紫陽和鄧小平這兩個名字,隨著時間的流逝,將逐漸演變成為富有人性和喪盡天良的代名詞,儘管,他們曾經攜手合作,開創了改革開放的一代偉業。

說到改革開放,世人都知道始於中國農村的包產到戶政策,也知道「要吃糧,找紫陽;要吃米,找萬里」這句順口溜。紫陽和萬里的關係一直是非常融洽的,可以說是一個戰壕裡並肩作戰的戰友。趙一直認為,萬里從人大下來之後,完全可以再干一任國家主席,畢竟,如果不是當年老人們的反對和姚依林的讒言,萬里在十三大上是可以進入常委的。只不過,六四之後,鄧小平已經開始疏遠萬里了,自然不會安排他當國家主席。他能安全著陸,已經很不錯了。誰都知道,八九年萬里在加拿大和美國的講話,是支持學生的。可是回到上海之後,態度發生轉變。究竟是在什麼情況下態度發生轉變,萬里自己不說,誰也說不清楚。所以在鄧小平去世後,趙非常希望萬里能抓住機會,對六四這個問題有所表示。我想,這是趙紫陽對老戰友的一個期待吧。而且趙也考慮了萬里的處境,認為鄧不在了,萬里表個態,當政者也不會把他怎麼樣。所以,當趙紫陽通過宗鳳鳴,把這個意見通過萬里的老領導趙健民傳給萬里時,內心是有所期待的。可惜,萬里那裡沒有回音。宗老在書中提了一筆,當他通過張廣友把趙紫陽給十五大的公開信交給萬里看的時候,萬里以緊張的神情說,千萬不要外傳。可以這麼說,趙紫陽對萬里,最後是有些失望的。

說到趙紫陽的下台,自然就不能不提到李鵬。李鵬費了那麼大的勁兒把趙拉下了馬,可是卻讓江澤民撿了個便宜。按照一般人的思路,趙紫陽應該恨死李鵬才對。不過,在與宗鳳鳴長達十多年上百次的談話中,趙對李鵬並未口出惡語,就是談到八九年的焦點問題「4.26」社論的時候,也只說李鵬可能有私心。可見,趙紫陽的確是個心胸寬廣的政治家,否則他也不可能做出寧可放棄總書記職務也要堅守自己反對戒嚴的立場這樣的壯舉。要知道,趙紫陽當年放棄的,可是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追求不到手的東西。當年的趙紫陽,完全可以裝個傻,附和一下鄧小平,這樣就可以保住榮華富貴、權力地位,並且澤被子孫,但他沒有那樣做。其人的風骨品格,由此得到昇華,笑傲同儕。

在同僚當中,趙公對胡喬木、鄧力群印象不佳,因為這兩個人專門給老人們打小報告,挑撥離間,詆毀改革開放。趙對李鵬、姚依林的印象同樣不佳,這兩位是力主出兵戒嚴的。值得一說的是姚依林這個人。他和宗鳳鳴一樣,都是搞學生運動出身的,可是在一九八九年,他們對待學生的態度卻有天壤之別。當年的學運領袖姚依林堅決主張開槍鎮壓。這大概就是所謂人性的異化吧。和姚依林情況類似的是何東昌。趙紫陽5.4亞銀講話後,何東昌公開跳出來說趙的講話是他個人的觀點,其氣焰之囂張,讓人無法相信此人也是搞學運出身的。據說中共十八大上,王岐山已經鐵定了一席常委座椅,這個人,可能就是李鵬姚依林一脈政治勢力的延續,這絕非什麼好事。儘管他曾是《走向未來》叢書的一員,可是他對包遵信之死的無動於衷,讓人彷彿看見其老泰山的冷酷無情。

在六四的當事人當中,喬石和楊尚昆一樣,原來也是反對戒嚴的,只不過在鄧明確態度之後,這兩人的態度也隨之轉變。趙對喬石的評價是,有些圓滑,不敢擔責任,什麼事都採取模稜兩可的態度,但還是有見解的。有趣的是,趙紫陽下台三年多以後,正是喬石代表中央向他宣佈處理決定的,和他一起去的,還有宋平、李鐵映和丁關根。

富有戲劇性的是楊尚昆兄弟的結局。儘管楊尚昆在六四鎮壓當中替鄧小平衝到一線,儘管楊白冰在九二年鄧小平南巡後要求解放軍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但楊氏兄弟還是沒能逃過被鄧冷落,最後被徹底拋棄的可悲命運。這是為什麼呢?當然是因為江澤民。

對於接替自己總書記一職的江澤民,趙紫陽是有點不以為然的。趙紫陽給十五大發出公開信後,觸發了江澤民的反彈,曾經傳話給趙紫陽,怒言相加:這是你自己造成的!趙曾經談了這麼一個片段,說當年朱鎔基到上海工作,江澤民一開始不同意,後來還是他將了江一軍才定下來。趙紫陽被軟禁至死,這是江澤民的一大政績。無論是趙來談江,還是江來談趙,可能都會有點感情色彩。社會上流傳的所謂趙紫陽的第二封公開信,實際上是趙紫陽對江澤民那句話的回應,準確地說,應該是趙紫陽對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違法黨章、憲法非法軟禁他的駁斥與抗爭。可惜,這種抗爭是不會有結果的。

六四之後,和江澤民一起進入政治局常委會的還有宋平和李瑞環。對於宋,在這本書中未見記錄,倒是趙紫陽對李瑞環有些看法。趙說,李瑞環耍小聰明,喜歡搞小恩小惠。趙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戒嚴之前,李瑞環給萬里打電話,說中央太軟了,主張應該堅決一些。這個細節,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為在開槍之前,就連彭真都是反對戒嚴的。至於胡啟立、田紀雲、鮑彤,也許是和趙關係比較近,趙並沒有多談。也許是趙紫陽從內心認可他們是自己的同志吧。

趙紫陽在十六大時沒有表態,但並不是對胡錦濤、溫家寶沒有自己的看法。趙紫陽認為胡溫都是好人,但不可能有大的作為,道理很簡單,他們都是黨培養出來的幹部。至於江澤民戀棧軍委,趙紫陽認為這是在中共黨史上立了一個很不好的先例。無獨有偶,再過幾天,胡錦濤也要面臨這個尷尬的問題,他會怎麼辦呢?全世界都在看著他,連起死回生的江澤民都藉著看李嵐清音樂劇的機會冒了出來,想看看到底是不是江規胡隨。當然,習近平看得最仔細。

在趙紫陽被軟禁的十餘年間,經宗鳳鳴陪同,去見過趙紫陽的有李銳、廖季立、於光遠、蔡德誠、楊繼繩、施濱海、姚監復等人,其中楊繼繩、姚監復有關於趙紫陽的專著發表。姚監復曾經問了趙紫陽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問他為什麼從朝鮮回國後不去看鄧。紫陽的解釋是,也許是上天故意安排,由於種種因素,他未能去見鄧,怕影響鄧養病。儘管後來在見戈爾巴喬夫前還是去見了鄧,但效果可能就不如一從朝鮮回國就去見鄧。或許這是避免使用軍隊解決當時問題的惟一一次良機,若鄧趙能在此時充分溝通意見,也許可以避免六四屠殺的悲劇上演,也能避免鄧趙兩人的個人悲劇。趙很明白,就算當時五個常委都不贊成戒嚴,如果老鄧下了決心,也不會有任何作用。可惜,因為當時鄧的身體不佳,因為當時鄧的子女希望外人不要影響鄧養病,這樣一個機會,稍縱即逝,永不再來。

趙紫陽的老鄉、從小的玩伴、後來的戰友鮑鴻閣曾經闖關去見他。可是,當鮑生病住院時,趙不能去看望;鮑過世後,趙也不能去告別。趙健民、杜星垣這樣的老同志去看望紫陽,屢屢在門口被擋駕,可見當局對趙公的軟禁有多嚴厲,多麼不近人情。二零零四年十月二十四日,宗鳳鳴最後一次看見的趙紫陽,這個中國共產黨十三大選出來的總書記,是在如此淒涼的晚景之中:老伴梁伯琪雙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處於半癡呆狀態;白天的富強胡同六號,整個庭院不見人影,只有被秋風掃落的許多枯葉。此後未久,趙紫陽住院,再也沒能出來。但紫陽先生的光輝形象將永遠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

(來源:民主中國 ,原標題:不應忘記的歷史事實)

(責任編輯: 林遠山)

相關新聞
【史海】完成北伐第一人 常勝將軍白崇禧
【紀元特稿】國慶與國殤 中國人承受的另類戰爭
曹長青:中共國慶,人民遭殃
【夏小強】:為何江派媒體放風「薄熙來涉活摘器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