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被攻擊之際 媒體高調報導朱鎔基現身

人氣 27

【大紀元2012年10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文君綜合報導)在溫家寶「家族貪腐事件」迅速成為各大媒體頭條後,中共官媒高調報導,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近日露面。外界認為,在中共最高權力交接的敏感期,作為中共重量級元老——朱鎔基露面,是為支持胡、溫、習全面控制當前局勢助陣,有力回擊《紐約時報》對溫家寶的攻擊。

溫家寶被攻擊之后 媒體高調報導朱鎔基「現身」

10月29日,北京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網站刊出朱鎔基露面的消息,指出朱鎔基於10月24日下午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參加2012年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會議的中外委員。

此消息後被大陸各大媒體轉載。

10月26日,美國《紐約時報》在頭版刊關於溫家寶「家族貪腐事件」迅速成為海內外各大媒體的焦點。數小時後,中共官媒於26日深夜通報了薄熙來因涉嫌犯罪被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十多個小時前,薄熙來剛被終止了人大代表資格。

10月27日晚,一封《溫家寶家人律師受權聲明全文》發表,指紐時報導不實,並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10月29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洪磊首度證實,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親屬已透過律師發表聲明。

朱鎔基高調露面意義

朱鎔基10月24日參加的活動,官媒卻在10月29日高調報導,有分析認為,朱鎔基這次現身,恰逢18大即將召開,又正是中共國家總理溫家寶被抹黑的這一敏感時段,具有以下幾點意義:

一、朱鎔基能統領現任政府的經濟班子重要成員現身表明了朱鎔基對現任政府的影響力以及自己的身體狀況良好,他能對十八大的重大決策和人事安排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二、朱鎔基此番亮相,是對現任中共領導班子胡錦濤和溫家寶和即將接班的習近平的支持,有力回擊《紐約時報》對溫家寶的攻擊。

三、朱鎔基對王岐山等加入新一屆常委的支持,甚至有可能表明,王岐山在新的一屆常委裡將繼續在經濟方面發揮主導作用,王岐山有望出任常委副總理。

美國之音日前對此事也有報導分析認為,這位改革派前總理的高調露面,會為18大增添改革力量。眾所週知,中共體制內一直在倡言改革的非溫家寶莫屬。

挺薄勢力對溫家寶恨之入骨

10月29日,法廣的《當今世界》欄目發表文章《高新談溫家寶被曝家族斂財與薄熙來案的關聯》。法廣專訪旅美自由作家高新,談這一事件和薄熙來案的關聯。高新是《溫家寶傳》一書的作者。

高新表示,這個幕後爆料人和薄氏案件有關係的可能性比較大。這一事件單單發生在對波薄熙來案件處理的當口上。如果僅僅是中共黨內路線鬥爭,拋開薄熙來不談,無論從哪個角度來分析,這個時候,趕在18大溫家寶退休之前來打溫家寶沒有意義。他反正也要退了。

高新認為,溫家寶直接利用向全世界發話的場合,否定整個文革復辟勢力。共產黨政權沒有第二個人這樣做過,包括胡錦濤。中共黨內的薄派勢力也好,毛派勢力也好,左派勢力也好,肯定都對他恨之入骨。

溫家寶一直強力倒薄

在中共黨內,溫家寶一直是要嚴懲薄熙來及其後台周永康的強力推手。

今年3月14日,在兩會閉幕後記者會上,溫家寶借王立軍逃亡美領館事件狠批重慶市委和讓市政府領導反思,溫還旁敲側擊,暗批薄熙來在重慶市「唱紅打黑」,搞文革一套,開歷史倒車,3月15日,薄熙來被停職。

早前曝光的維基解密電文揭示,薄熙來一直圖謀晉陞副總理一職,但溫家寶認為薄熙來因迫害法輪功已在海外澳大利亞、西班牙、加拿大、英國和美國等多國被起訴,他的負面國際形象不利於擔任任何更高級職位。溫家寶的意見獲得很多官員支持。薄熙來後來被下放到重慶。

在政法系統和宣傳系統最高領導支持下 抹黑溫家寶越來越成氣候

江派殘餘不甘心在十八大之後在中南海最高層中失去位置,近日周永康等通過國安系統的特務等對美國等西方主流媒體曝溫家寶「貪腐」假材料,相關材料出現在一些網站及26日的《紐約時報》頭版。

海外中文網站日前披露,中共保守派繼此前對下一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進行媒體抹黑攻擊未遂後,近期再次發起針對中共總理溫家寶的新一輪媒體抹黑戰。

據海外中文媒體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自2007年至今,薄熙來通過寫手、滲透的媒體對溫家寶大肆攻擊。薄熙來為了加強立體戰,建立了「五個一工程」:一批意見領袖、一個主要電視台、一批網站、一批報紙和一群網民評論員。

報導稱,2007年以來網上關於溫家寶家族的腐敗文章就是來自這個立體戰,他們通過各種媒體、網站,散佈被誇大了10倍的溫家寶家族的腐敗問題,在政法系統和宣傳系統最高領導支持下,越來越成氣候。

外界認為,此次溫家寶「家族貪腐事件」是薄熙來案的同謀周永康、曾慶紅等江家幫動用特務力量對胡、溫和習近平的最後一擊,事件觸發中南海政局再震動。事件會加大胡、溫、習對薄熙來案的審理速度。

相關新聞
周永康抹黑溫家寶 法媒:與薄案有關聯
中共外交部證實溫家寶家人發律師聲明
18大前 朱鎔基高調亮相  突顯江派山窮水盡
【網文】朱鎔基身世之謎 一般人絕對想不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