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泰安 .馬都安古道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35
標籤:

馬都安古道位於苗栗泰安鄉新安村的大坪部落。大坪,是漢人對這塊平坦山區的稱呼,泰雅族人則稱為「馬都安」(MABATUANG)。

馬都安部落的泰雅族人,早先居住於整個洗水坑溪流域,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實施理蕃政策,泰雅族人被迫幾度遷徙, 最後落腳於洗水坑溪上游的大坪地區,現稱「大坪部落」,是泰安鄉清安村唯一的原住民部落。

馬都安古道是泰雅族祖先從雪見遷徙往洗水坑流域所走出來的舊路,已有一、兩百年的歷史。 日治初期日本人曾闢建為隘勇警備道路,古道隨著後來公路的開通而逐漸荒廢。 近年來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為協助部落發展生態旅遊,採用生態工法整修1.5公里的古道,通往往達老安山山頂的砲台遺址, 所以馬都安古道又稱「達老安古道」。

馬都安古道共有四個登山口,其中第一、第四是主要的登山口。第一登山口位於大坪部落,海拔最低,是主要的登山口, 第四登山口的海拔最高,距離馬都安古道最高點熊佧山最近,以探訪基石為目的山友,則多選擇從第四登山口起登, 可以輕鬆登頂。

苗62-1鄉道,往第四登山口途中

從台三線汶水橋旁轉入苗62鄉道,前行約三公里,抵達著名的清安豆腐街,右轉苗62-1鄉道, 公路沿著洗水坑溪往上游方向,續行約四、五公里,抵達大坪部落。

過一處路旁涼亭後,不久即看到路旁有馬都安古道的指標,岔路口旁有一棟土黃色的二層樓民宅。 原本預定從第一登山口出發,但道路旁不方便停車,於是向上開了一小段,隨即看見第二登山口。

這時見山嵐霧氣漸濃,山上的天氣似乎不穩定。於是臨時起意改由第四登山口上山。這樣萬一天氣有變, 至少也能夠順利登頂熊佧山。

續沿著苗62-1鄉道上行,山路迂迴盤繞上行,途中經過第三登山口,陸續經過雪霸草莓園、石水坊等農園, 約行三公里,看見第四登山口的指標。第四登山口的海拔更高,山霧愈濃,下車時,周遭已一片白茫茫,看不見任何的風景。

停留一會兒,想等山霧散去。眼看機會不大,於是仍照計劃出發。循著指標,進入左岔路產業道路,步行約0.5公里, 抵達正式的登山口。途中有岔路,跟著指標走就對了。約10分鐘,抵達登山口。

熊佧山,海拔1039公尺,山頂的觀景平台。

登山口附近有一小片李樹園,白色的李花沾滿露水,鄰近還有一片空地,豎立兩根長長的無線電中繼站, 此地開闊,展望應良好,可惜迷霧鎖景,眼前只是白茫茫一片而已。

霧裡的登山口,看來幽深荒涼。又在登山口等待了一會兒,山霧仍不散,空等無益,既來之,則安之。 至少先登熊佧山,然後看情況再決定下一步。

一路走來,不時有雨滴飄下,其實沒下雨,是昨晚山區的雨還沾在樹枝葉上, 隨山風枝葉抖擻而飄灑散落,雨滴稀疏,還不用著雨衣。

路況其實還不錯,只是霧氣造成的錯覺而已。古道沿途每隔一百公尺,設有小木樁里程標誌,陡處鋪設木板土階, 古道路徑寬闊,沒有雜草,而指標又清楚,於是對周遭迷茫的山霧漸漸釋然了。

上行五分鐘,過里程0.2K後,前面霧中出現一座觀景平台,突然發現自己已登上熊佧山。 熊佧山,海拔1039公尺,又名「大坪山」,泰雅族人稱為「達老安山」,當年日本人曾在此處設置砲台, 與千倆山砲台、司馬限砲台及二本松砲台互相呼應,以監控附近山區的馬都安、司馬限和細道邦等泰雅族部落。

如今砲台已不留任何遺跡,一小片空地而已,周長的林木高長。立在觀景平台,山霧瀰漫,視野白茫, 無從眺覽附近的山川形勢。觀景平台的木椅濕淋淋,也無法悠閒的坐此休息。

只爬五分鐘的山路就登頂,無論登山或探訪古道的心情都還意猶未盡。於是持杖披霧續行,按原計劃走完馬都安古道。

馬都安古道竹林路

下行百來公尺,抵達一片種著李樹的農園,左側有小產業道路,可繞回剛才的登山口。 以探訪基石為目的山友,登完熊佧山後,可由此繞回登山口,算是很輕鬆的小O形路線。

續行古道,山路突然轉為陡下,須拉著繩索下行,古道路徑轉為崎嶇, 山霧漫漫,葉雨飄飄,泥徑濕漉,走來心情變得有點淒涼。山徑陡下之後,循著稜線走,山石嶙峋,起伏不平, 謹慎踏行,不久又是一段陡下,只有繩索相陪而已。山徑與心情相同,都起伏不平。

心情還在忐忑時,古道忽然鑽入一片竹林中。山徑由陡趨緩,接著竟是一段長達數百公尺的幽雅竹林路。 自探訪古道以來,未曾走過如此綿長的竹林幽徑。最菁華路段約在里程指標1K至1.2K之間, 高高瘦細的竹林夾峙古道兩側。

我的心情因此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由孤寂而轉為愉悅。方才的森林迷霧使人心情悽悽,至此情境變為詩情畫意。 竹林充滿幽意,薄霧則添增一分林間靈氣。竹林的古道路旁設有一張長條木椅,身處此境,令人有「獨坐幽篁裡」、 「深林人不知」的隱逸之樂。

竹林路的途中,遇兩處岔路,都有小產業道路往苗62-1鄉道,應都是大坪部落農民上山採竹的道路。循著指標續走古道, 沿途仍是竹林夾道的景致。穿出竹林後,視野忽然變得開展,看見大坪部落已在下方處,附近山坡被闢為李樹園, 古道經過農園,抵達馬都安古道的第一登山口。

從熊佧山至此,費時約50分鐘。登山口旁有民宅,路口立有導覽解說牌,介紹馬都安泰雅族部落的歷史。 沿著車道往下行,約走一百多公尺,即接苗62-1鄉道。從熊佧山下山至大坪部落,海拔落差超過三百多公尺, 回程要爬陡坡,會相當累人,即使竹林優美,恐怕無法悠然以對。

於是決定改走苗62-1鄉道,返回第四登山口取車。公路距離約3.5公里,雖然是走馬路,但沿途無車, 也無日曬,有迷濛山霧相伴,走來也很自在。大約走一個小時,就回到停車處。 算算時間,走公路應該還比走原路還要快一些。

旅遊日期:2012.02.18

旅行地圖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www.tonyhuang.idv.tw/@ 

【路程時間記錄】
苗62-1鄉道(第四登山口)→10分鐘→登山口→5分鐘→熊佧山→→50分鐘→大坪部落第一登山口→65分鐘(步行馬路)→苗62-1鄉道(第四登山口)

苗62-1鄉道。往第四登山口的岔路。

產業道路距離登山口466公尺(沿途岔路有指標)。

第四登山口。(旁有導覽牌)

路況良好。山徑寬敞,陡峭處鋪有木板土階。

約五分鐘路程,登頂熊佧山,觀景平台旁有一顆森林三角點基石。

熊佧山,馬都安古道最高點,有砲台遺址。

續行一小段,過一片李樹園後,古道即轉為陡下路。

迷霧森林。

古道走於稜線,林間有稀疏的竹林。

0.8~0.9K,又遇陡峭路段。

過0.9K後,林相漸以竹林為主,古道變成優美的竹林路。

1K~1.2K竹林夾道。古道最菁華路段。

竹林下木椅。可以「獨坐幽篁裡」

竹林路長達數百公尺,令人印象深刻

漫步竹林路,霧中如仙境。

穿出竹林後,不久即看見下方的大坪部落。

抵達第一登山口。回望古道,旁有李樹園。

續行100多公尺,接苗62-1鄉道。岔路口有土黃色二層樓民宅。

改走苗62-1鄉道返回第四登山口取車(約1個小時)。

清安豆腐街(洗水坑聚落)。

相關新聞
新竹尖石.霞喀羅古道(養老段)
台中后里 .舊泰安車站.台糖月眉糖廠.千年樟樹公(澤民樹)
北市信義 .虎山自然步道新支線(虎山生態步道)
新北市五股 .觀音山林梢步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