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10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王量報導)1947年5月,國民黨抗日名將張靈甫將軍在孟良崮戰役中自殺身亡。共軍將領粟裕安排厚葬張靈甫,為張買了一口絕好的全木棺材,下葬時,因找不到國民黨的將軍服,還給張靈甫穿著一身嶄新的共軍軍裝。網文《孟良崮戰役後粟裕為何厚葬張靈甫》揭示了其中的原因:國軍實在打不下去。
粟裕安排厚葬張靈甫
1947年5月,國共內戰期間的孟良崮戰役中,國民黨抗日名將張靈甫將軍自殺身亡,國軍整編七十四師被共軍的華東野戰軍全殲。當時,華東野戰軍由陳毅和粟裕率領。
1947年5月16日,孟良崮戰役結束,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抬著張靈甫的遺體轉移。粟裕安排要妥善安置張靈甫。共軍在地主家買了一口絕好的全木棺材,下葬時,把張靈甫擦的乾乾淨淨,因找不到國民黨的將軍服,給張靈甫穿著一身嶄新的共軍軍裝。
下葬儀式由六縱的副司令員皮定鈞和政治部副主任謝勝坤主持,整編74師的被俘將校得到允許,參加了下葬儀式。國軍將校當場跪下,痛哭。
網文:74師戰士打不下去
共軍當時儘管取得孟良崮戰役勝利,但還沒有突破40多萬國軍的包圍,戰役結束後,共軍幾乎連打掃戰場都來不及,就下令撤出。
中共軍隊向來毫無惻隱之心,而且粟裕和張靈甫是冤家死敵,又是在如此寶貴的時間裏,粟裕卻為甚麼特別下令厚葬張靈甫?專家學者對此眾說紛紜。
網文《孟良崮戰役後粟裕為何厚葬張靈甫》解釋了其中的原因。
網文作者自稱是當年國軍74師先遣團團長同鄉,由於這一緣故,當年有很多本地青年都入伍到了國軍74師,其中有一位姓何的老人。
這位姓何的老人在74師是一名機槍班副班長,在孟良崮戰役中被共軍俘虜,後來被釋放回家做農民。
談起當年的那場著名戰役,這位何老先生說,國軍被打敗,不是因為沒有彈藥了,也不是沒有吃的了,也不是火力不行了,而是「實在是打不下去了」。
何老先生回憶說,打到後來,漫山遍野都是人,74師的機槍打出去共軍一片片地倒,又一片片地朝上爬,一遍又一遍之後,老人所在的74師機槍班忽然冒出這樣一種情緒:大家都不願當機槍手了。
老人家解釋說,不是當機槍手有甚麼危險,而是大家都不願親手打死這麼多中國人。當時他的班裡有戰友曾說:如果這是日本人多好,這句話老人家記住了一生。然而,他們的面前,都是中國人,與他們一樣的中國人。
老人家說,這種情緒瀰漫了整個國軍74師官兵。有的地方不再開槍,任憑共軍前來俘虜,老人家所在的機槍班後來也不開槍了,大家都眼睜睜地望著共軍士兵一步步接近。
老人家還說,74師軍紀極嚴,督戰隊對不開槍的士兵可以就地槍斃,但督戰隊沒有向士兵開槍。老人家說,後來共軍也不開槍,只是一個勁地朝上爬。整個戰場就這樣突然沉寂下來。
老人家說,這就是粟裕厚葬張靈甫的原因。老人家回憶:張靈甫手上的表都沒有取下來。安葬完畢後,在場的國軍官兵先是向張靈甫將軍的墳墓下跪叩頭,然後向在場的共軍官兵下跪叩頭。
中共使用人海戰術
分析認為,網文的解釋是可信的,因為在孟良崮戰役中,中共使用的是最不人道的人海戰術。
大陸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粟裕回憶錄》記載,當時共軍使用的是人海戰術。陳毅當時說道:「蔣介石拚死和我們決戰,把我們反包圍了,情況十分嚴重。現在成敗在此一舉,要不惜一切代價吃掉74師,拿下孟良崮。你們打掉一千,我給你們補一千,打掉兩千,我給你們補兩千,那怕縱隊打光了,只要把敵人消滅也在所不惜。我給你們補充,恢復你們的番號。誰攻上孟良崮,誰就是英雄!現在只有衝鋒,後退就是死亡。」
共軍的人海戰術傷亡慘重。戰役結束後,毛澤東說:殲滅74師,付出的代價較多,但意義極大。(《光明日報》2009年4月27日,軍歌故事:孟良崮上唱《大捷》)
中共目前公佈的統計數字稱,孟良崮戰役共軍傷亡1.2萬人,國軍傷亡3.2萬人。但這一數據廣受質疑:共軍顯然佔足了便宜,怎麼毛說「付出的代價較多」
孟良崮戰役是一場國共都公認的國共內戰中最慘烈戰鬥之一的血戰。「純陽真人」在大紀元發表的《張靈甫將軍英名垂千古》文稱,可以估算,孟良崮一役,74師戰死者約七、八千,而共軍亦被重創,傷亡當在3至5萬之間,加上阻援的損失,共軍總傷亡當超過5萬。
《孟良崮戰役後粟裕為何厚葬張靈甫》文中稱,民政部門的資料說,49年後認定的孟良崮戰役中犧牲或受傷的有名有姓的當地百姓,高達6萬多人。
不僅僅孟良崮戰役,在國共三年的內戰中,中共一直以人海戰術著稱。遼沈、平津、淮海戰役用的是人肉作炮灰的最原始、最野蠻、最不人道的戰術。圍困長春的時候,為了消耗長春城內的糧食供應,共軍奉命不許老百姓出逃,活生生餓死凍死逃難的國民近二十萬人。
(責任編輯: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