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1月09日訊】毛澤東有句名言:「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這句話是否屬於真理,姑且不去管它;是否只適用於敵我之間,也無須去作論證。而現實中,由於各人所處的立場不同,境遇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因而對同一件事情往往作出相互抵牾乃至截然相反的判斷卻是常有的事。
正當絕大多數中國人為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教育難,看病難,住房難)喘不過氣,許多有識之士為改革教育出謀劃策的時候,卻看到一所著名大學的周姓校長評論教育的著名言論。他高調斷言:「中國的教育很成功。」同時又嚴厲批評美國教育「一團糟」,「一塌糊塗」,「沒有培養出優秀的世界公民。」
本人才疏學淺,也無緣赴美留學,因而對於美國教育不敢妄加評論。但有一件盡人皆知的事情,不知這位校長該作何解釋?
截止2009年,僅有三億人口的美國,居然有312人獲得了諾貝爾獎金,其中幾個人還是多次獲獎。反觀我們中國,擁有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建國也已60多年,按說,本該人才濟濟碩果累累,在世界科學殿堂佔據重要地位。然而,遺憾得很,幾十年來竟然連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也沒有,這不能不說是一件讓中國人十分尷尬,十分丟臉的事情。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裡所說的諾獎,不包括和平獎在內;所謂中國,也只限於大陸,更不包括所有華人。中華民族雖稱不上世界最優秀的民族,卻也絕算不得甚麼劣等民族。在諾貝爾科學獎的得主中,倒是可以看到不少華人的名字,其中有外籍華裔學者,也有香港、台灣學者,而唯獨就是沒的大陸學者,這就更加讓人困惑了。同為華人,為甚麼大陸之外能培養出大師級人民才,而大陸之內卻連一個也培養不出,這豈不正應驗了「桔生淮南則為桔,生於淮北則為枳」的奇特現象?
當今世界,諾貝爾獎已經成為舉世公認的國際大獎,如果沒有先進的教育制度做支撐,沒有雄厚的科學技術打基礎,沒有眾多的優秀人才切磋琢磨相互砥礪,是不可能輕而易舉的獲得這一獎項的。因此,諾貝爾獎便成為一個國家教育制度、科學技術先進與否的明顯標誌。中國的許多學者也每每為國內無人獲得該獎而深感遺憾。自然,在這位校長眼裡,諾貝爾獎可能不值一顧了,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也算不得「優秀的世界公民」。這種心態,有點「吃不上葡萄說葡萄是酸的」滋味。
究竟甚麼是「優秀的世界公民」?周校長也給出了解釋,那就是「懂得尊重別人,尊重別民族的價值和文化。」由此他進一步批評美國,「他們的每一任總統都不懂得尊重人,總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別人。」
好傢伙,美國的歷屆總統都被他一桿子撂倒了!這裡,我無意替美國的總統唱讚歌,也不是說美國的教育已經完美無缺無可挑剔(事實上人家不少學者也在積極探討如何學習國外的長處以改進本國教育),而是想問周校長:「世界公民」與「本國公民」究竟有甚麼質的區別?照說,既然是「世界公民」,那就應當成為奉行國際主義的楷模,就應當義不容辭的為全世界人民的正義事業貢獻力量;而不應當只是站在民族主義立場,汲汲於一個國家的狹小圈子。誠然,各國都有自己國家的民族傳統文化和價值取向,但這絕不應當成為排斥、抵制人類共有的普世價值的藉口,更不應當為了對抗普世價值而人為杜撰出甚麼「核心價值」。普世價值是沒有國界的,它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和精神財富。世界人民反抗踐踏人權的獨裁暴政的鬥爭也是相通的,因而離不開相互間的合作與支持。歷史發展到今天,時代賦予了人類新的使命,追求自由民主,結束獨裁暴政,已經成為全世界人民共同奮鬥的目標。一些獨裁統治者,常常打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的旗號,抵制人類普世價值,抵制世界各國人民的互相支援,其罪惡目的,就是為了長期保住他們的既得利益和獨裁政權。薩達姆如此,卡扎菲亦如此。這一點,難道周校長真的不明白嗎?是故意顛黑為白指鹿為馬?還是妖言惑眾邀功請賞?擬或是助紂為虐為虎作倀?
一切獨裁者都怕揭醜,對於自己的獨裁本質,總是千方百計加以掩蓋和粉飾。他們有一個共同奇怪的邏輯:你若讚美他,好極了,來者不拒,多多益善;你若批評他,那怕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就會立馬變臉,扣你個「干涉別國內政」的帽子沒商量。這一招,拿來欺騙本國人民或許湊效,而在「世界公民」看來,簡直是滑稽拙劣而又愚蠢的表演。
至於中國教育,作為一個中國人,只要他敢於面對現實,只要他沒喪失良知,只要他還有判斷是非的起碼能力,就不難作出客觀公正的判斷。這裡,且不說日益嚴重的教育腐敗,氾濫成災的假文憑、假論文;也不說極不公平極不合理的教育資源,以及在強權命令下的合併大校、辦大學城等瞎指揮、瞎折騰,單是這越來越高昂的學費,就已經讓國人難以承受得起了。據有關資料顯示,從高中開始,每個學生每年的學費平均都在萬元以上(現在幼兒園的入園費也讓許多家長望而卻步),超過60%以上家庭的淨收入,是20年前的40多倍。巨額學費把家庭讀窮,把父母逼瘋,因此而跳樓上吊服毒自殺的已不是甚麼新鮮事了。在此重壓之下,中國的失學兒童上目前已達到3%左右,在幾千萬農民工的子女中,這一數字竟然高達9%。廣大農村孩子,已經淪落到「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的淒慘境地。
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不僅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而且也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未來,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先進國家不是教育事業高度發達且下大力氣投入的國家。
中國在這方面又做得怎麼樣呢?
這些年中國的經濟的確有了長足發展,GDP直線上升,這已經讓一些人成了炫耀的資本。但在教育投資上面,卻實在讓人高興不起來。據有關資料披露,世界平均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6%,而中國只佔到2%多一點,不要說和發達國家比,即使在金磚四國中也屬末位,比非洲窮國烏干達還少。若按人均教育經費計算差距更大,美國為42美元,中國可憐得連1美元還不到,比美國少了60多倍。教育本是一個國家應該加大投入的重要事業,如果連這點錢都不願花,而是硬生生地把它轉嫁到老百姓頭上,這樣的政府又怎樣取信於民呢?
失學孩子如此,那麼,費盡千辛萬苦進了學校大門的學生又怎麼樣呢?
中國的校園,早已失去她昔日知識殿堂的神聖,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一些令人驚悚的消息;馬加爵、藥家鑫遠非個案,校園中隨處可見刀光劍影血雨腥風。教師厭教,學生厭學,知識無用,沉溺網絡,談情說愛,以及曬父母,比闊氣等邪糜之風,正在越來越多的學校中瀰漫。
一位中學教師在文章中這樣寫道:
「過去在校園談戀愛的不到5%,而如今談戀愛的超過90%;有些學生到校的目的僅僅為了戀愛。過去抽咽的不到1%,沒有女生;如今男女都抽,比例超過70%。張口髒話,動手打架,甚至驚動110警車……」
雖然這些現象還不到十分嚴重的地步,但當今教育質量的大幅度下滑卻是不爭的事實。
前不久,媒體報導過某大學培養出了多少多少個高層官員,很是以此而感到莫大驕傲。這種「學而優則仕」的教育思想,已經統治了中國幾千年,從封建社會直到今天,絲毫看不出有任何衰微的勢頭。據說,在現今的小學裡,採取賄賂、恫嚇等手段競爭班幹部已成普遍,可見這一封建毒素已經侵害了我們的少年兒童。不僅如此,在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方面也乏善可陳。那永遠做不完的作業,三天兩頭的考試,以及那名目繁多的補習班,變著花樣的競賽活動,簡直壓得學生透不過氣,嚴重摧殘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切行為都追求統一,所有問題都用標準答案匡正,這一僵死的教育觀念,像八股應試一樣嚴重束縛了青年學生的創造力,扼殺了人的個性發展。這樣的教育,很難培養出具有自由思想、獨立人格的頂尖人才,只能造就出一批投機鑽營的野心家和俯首帖耳的奴才。
其實,教育只不過是一個國家上層建築的一部份,它不僅要受到整個社會風尚的影響,更要受到社會根本制度的制約。只就教育而言教育,就改革而論改革,根本不會有實質性的變化。中國幾千年以皇權專制為主體的封建社會滅亡了,為之服務,受其制約的科舉制度,也自然而然的隨之結束。如果不從制約教育的根本制度上加大改革力度,中國的教育很難出現柳暗花明的光輝前景。
現在再回到本文開頭。既然教育現狀令大多數人憂心忡忡,上學難壓得眾多老百姓直不起腰,那麼,作為王牌大學的校長為甚麼就看不到這一點呢?又為甚麼要反其道而大唱讚歌呢?無獨有偶,幾年前也曾有過一位著名學者,像這位校長一樣講過類似的話。此情此景,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魯迅先生的一句名言:「窮人絕無開交易所折本的懊惱,煤油大王哪會知道北京揀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