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意思是竭盡心力,辛苦勞作。形容小心謹慎、兢兢業業、不辭辛勞的貢獻自己的全部精力,直到死去。
【例句】文天祥為了保衛國家的土地和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永遠活在老百姓的心中。
【近義;反義】摩頂放踵 全心全意;敷衍塞責 三心兩意
這個成語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感念劉備禮賢下士的知遇之恩,便答應共謀大業,立定「士為知己者死」的信念。諸葛亮從火攻博望坡開始,用自己全部精力,經過無數大小戰鬥,幫助劉備建立蜀國,使當時的社會形成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劉備成了昭烈皇帝,但後來在戰爭中,敗走白帝城,使蜀國大傷元氣。
劉備彌留之際,把興複漢室,重振蜀漢的重任,託付給了諸葛亮。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了完成劉備的重托,幫助後主劉禪,安邦治國,對內獎勵農耕,修明法度,任用賢能,崇儉抑奢;對外懷柔和夷,聯吳抗曹,並主張北伐中原,繼續攻打魏國。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說:「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小心謹慎的為國出力,直到死為止,至於事業的成敗好壞,就不是我的智慧所能事先預料的。這也正是諸葛亮一生忠心耿耿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