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1月29日】夏桀,又名睽,履睽。商湯給他的謚號為桀。桀是夏朝第十三代君主發的兒子,在位五十二年。桀文武雙全,赤手可以把鐵鉤拉直,但荒淫無度,暴虐無道,是中華文明史上的第一位暴君。
夏朝當發在位時,各方諸侯已經不來朝賀了,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朝野矛盾日趨尖銳。夏國進一步衰落,延續了四百多年的夏王朝,所呈現出來的是德政衰敗,民不聊生,危機四伏。而夏桀主持朝政後,不思仁政,依然驕奢淫逸,無所不用其極。據《竹年紀年》記載:他「築後宮,飾瑤台,作瓊室,立玉門」。還從各地搜尋美女,日夜與美女妹喜及宮女們飲酒作樂。據說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時常發生,為博美人一笑,荒誕無稽之事頻出。
夏桀為滿足他的酒欲,他在酒池中盪舟,他在舟上狂飲,宮中男女都得陪飲,看到眾人醉的七倒八歪,他才開懷大笑。可一但夏桀酒醉,他身邊的人可就要倒霉了,夏桀把他們當成馬騎,那些被騎的人,個個都苦不堪言。夏桀尤其喜愛美女,美女是各國貢奉給他的首要貢品,他只要聽說哪國有美女就下令送交,不從者,就發兵征討。他為美女造瑤台,內有美女數千,金銀財寶成堆,東方的有施國,被迫送來一個絕色美女妹(m□)喜。妹喜一入瑤台,數千美女頓時失色,為討妹喜高興。夏桀專門造了長樂宮,二人在內晝夜娛樂。妹喜愛聽絲綢撕裂之聲,夏桀就令眾人專門為她撕,日久天長,撕碎的絲綢堆積如山。夏桀聽妹喜說,她原是有施國君的義女,主動要求來侍奉夏王的,心中更是欣喜若狂,就把妹喜封為皇后,寵愛無比。他覺得原來的那些宮殿都不配給妹喜居住,於是下令徵集民夫,為妹喜重新造一座華麗高大的宮殿,遠遠望去,宮殿聳入雲天,浮雲遊動,好像宮殿要傾倒一樣,因此,這座宮殿就被稱之為「傾宮」,宮內有瓊室瑤台。象牙嵌的走廊,白玉雕的床榻,一切都奢華無比,夏桀每日陪著妹喜登傾宮,觀風光,盡情享樂。
妹喜原是有施國敗降的貢品,她是專為傾覆夏國而來的。因此她變著花樣來使夏桀浪費民力財力,使百姓對夏桀產生憤恨之心。但夏桀對她的要求就是百依百順,樣樣照辦。
夏桀怕妹喜思念家鄉,就按照有施國的房屋樣式,建造一些有施國風格的新民舍與妹喜賞玩,以消除妹喜思鄉之苦。還按著妹喜的要求,派人挨家挨戶挑選三千美女到傾宮歌舞,又派人督做三千刺繡舞衣,百姓交不出繡衣的,被嚴刑拷打。弄得人百姓叫苦連天,怨聲載道。
夏桀又下令在宮院的樹上掛上肉食,稱作肉林,庭院的池內灌滿美酒,稱作酒池,每逢他與妹喜登上傾宮,就命令三千宮女一起起舞,舞得累了,就讓宮女們到肉林中摘取肉食,趴在池中痛飲。
夏桀揮霍的財富,都是來自四方部落。夏桀徵收的貢賦沒有定制,他要甚麼就得送甚麼,因此激起岷山氏的不滿,岷山停止了向他進貢,夏桀大怒,興師討伐,岷山氏為避免滅族之禍。只好獻出財寶和美女。美女中有兩名頗具傾國傾城之貌,一個叫琬,一個叫琰。體態輕盈,音如鳥語,行若遊仙。夏桀一見,心花怒放。回到斟尋,晝夜福地洞天,把妹喜棄之如敝履,被忘到了九霄雲外,政事自然不值得一提。
夏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他重用一個叫趙梁的小人,此人專投契所好,教他如何享樂,如何勒索,殘害百姓。夏桀繼位後的第三十七年,有人曾引見伊尹給夏桀。伊尹以堯,舜的仁政來勸說桀,希望桀體諒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聽不進去,伊尹只得離去。
太史令終古看到夏桀這樣的荒淫奢侈,便進宮向夏桀哭泣進諫說:「自古帝王,都是勤儉並愛惜百姓的勞動成果,才能夠得到人民的愛戴,不能把百姓的血汗供給一人的娛樂,這樣奢侈,只有亡國。」夏桀聽了很不耐煩,斥責終古多管閒事,終古知道夏桀已不可救藥,心裏明白夏一定要滅亡的,就投奔了商湯。
大臣關龍逄幾次勸諫夏桀,夏桀就是不聽,關龍絳說:「天子謙恭而講究信義。節儉又護賢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以穩固,如今陛下奢侈無度,嗜殺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他早些滅亡,陛下,你已經失去了人心,只有趕快改正過錯,才能挽回人心。」夏桀聽了,非常生氣,下令將關龍逄用炮烙之刑處死。這樣,朝臣誰也不再說甚麼了,人人隨波逐流,夏朝朝政更加腐敗。
夏桀卻認為,他的統治永遠不會滅亡。他說:「天上有太陽,正像我有百姓一樣,太陽會滅亡嗎?太陽滅亡,我才會滅亡」。他召集所屬的部落首領開會,準備發動討伐其他不聽話的部落的戰爭,各部落首領不得不虛與委蛇(y□)應付了事。桀日益失去人心,已弄得眾叛親離。
這時候,商部落在其首領湯的領導下,日益強大起來。商湯是一位為了不起的王者,他施行仁政,勵精圖治,使商國人口日益增多,糧食充足,國勢強大。夏桀擔心商湯會危及自己,就藉故的把他囚禁在「夏台」(夏台又稱「鈞台」,在今河南禹縣境內)。很快,商湯的賢相伊尹和仲虺就設計使夏桀釋放了湯。湯回到自己的領地,召集全國反夏桀的力量,共同起兵反夏桀。登高一呼,舉國響應。
湯於是起兵統帥諸侯,左右相伊尹和仲虺誓死追隨,商湯躍馬奔馳,手裡揮舞著兵器斧頭討伐夏桀。湯滿懷自信,豪情萬丈做「戰前動員」說:「大家都過來呀,靠攏些,你們都仔細聽我說,不是晚輩我膽大妄為,舉兵作亂,只因夏朝,作惡多端,罪有應得啊!大家也都說夏朝有罪,我懼怕上帝的威嚴,不能不去攻打夏桀。如今夏朝罪惡太多了,是老天命我去滅絕它,現在你們在場的諸位可能會埋怨說,我們君王不憐憫我們,廢棄我們的農事,讓我們去攻打夏朝。
你們又問:他有罪,又有哪些罪惡呢?
聽我說:夏桀肆意用盡眾人的勞力,無修無止地消耗夏朝的國力,所以大眾也都怠慢,不跟他合作。
普天下的百姓們都說:夏桀你這個該死的太陽甚麼時候衰亡呀?我們都願意與你同歸於盡。
夏桀如此之懷,現在我一定要去征討他,你們倘若輔佐我,奉行上天的旨意,我會大大地賞賜你們,請你們不要懷疑,我是不會說假話的;你們倘若不聽從我約束你們誓言,那我就會殺了你們,絕不會有寬赦的。」這番話被管文書的官員記錄下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湯誓》。
湯認為自己非常勇武,於是稱為武王(《史記•殷本紀》)。
湯先攻滅了桀的黨羽韋國、顧國,擊敗了昆吾國。然後直逼夏的重鎮鳴條(今山西省,安邑縣西),兵臨夏朝的都城。
夏桀顧不得飲酒作樂了,急忙調集軍隊迎戰,雙方軍隊會戰於鳴條。一聲令下,兩軍大戰在一起。夏軍將士原本就憎恨夏桀,不願為其賣命,此時則乘機紛紛逃散、倒戈。夏桀制止不住,只得也倉皇逃入城內。夏桀慘敗逃走,商軍在後緊追。夏桀帶著妹喜和珍寶,渡江逃往到南巢,(今安徽省巢縣)最後還是被商軍捉住。湯沒有殺夏桀,他把夏桀流放到南巢的亭山,讓他反省自己。夏桀被困亭山三年後,自己憂憤抑鬱而歿。
夏桀死了,在百姓的唾棄和謾罵聲中回歸自然了。他以文才出眾,武藝超群的形象君臨天下,可以想像當時百姓對他的期望值一定是很高的。但令人痛恨的是,本應該成為效仿先祖禹王,造福天下普濟萬民的賢德之君,不曾想在成為帝王之後,竟然變成天下的公害,全民的公敵,為百姓也為他自己帶來巨大的災難。這說明,帝王思想如果沒有仁德的內涵,再加上沒有限制的廣大權力,讓這無限的權力形成了獨裁專制,才有如此猛烈的毒性。使一個有可能成為英雄的人,淪為禽獸不如的惡魔。
其實從中國神傳文化的角度來看,任何事情都沒有偶然的。夏桀的下場,是神在向後來者昭示:前車之覆,後車之鑒。為人君者,仁德是富國安民的根本。不遵守規則,終究是要受到懲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