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豐富的教師都知道,一節課的開頭與結尾至關重要。課的開始是導入環節,要簡潔明瞭能夠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課的結尾即結束環節要耐人尋味,最好能夠啟迪學生深深的思索。
近幾個月的時間,我嘗試在自己任教的藝術課程中,以日本江本勝博士「有趣的善惡實驗」、小白鼠實驗、或美國著名科學家巴克斯特「植物也有情緒」的實驗開始引入,有時也會聯結一些他們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讓學生能從生活實際中觸類旁通,破他們受大陸教育「無神論」思想的殼,明白萬物皆有靈,精神與物質是不可分割的道理。
有時,上古詩詞吟唱課,我會先講古代詩人的修煉故事,比如唱王維的《鹿柴》、《送元二使安西》前,講「王維畫石」的故事,大詩人修煉心性境界之高,妙手畫神石,竟然能夠在暴風雨來臨時不脛而走,神奇的故事帶領學生走近修煉者的世界,體悟修煉的神奇與玄妙;唱孝親歌曲之前,講一些古代孝子的歷史故事,如「至孝能通神靈」,使現在養尊處優的「小皇上」和「小公主」們能體會父母的辛勞,領悟孝的含義,行孝道的重要;如果學一些外國歌曲,我會聯結歌曲的背景和意境講述,例如有一次教唱一首歐美歌曲,講了「牛頓的信仰」,讓崇尚現代實證科學的學生們明白,世界上所有偉大的科學家與思想家們都是有信仰的,他們都虔誠的相信神靈的存在,人的一切發明、創造其實皆來源於上天的造化。
課的結尾,我往往會以中華神傳文化「德」的故事結束。如「千金良方— —德」等,善惡有報是天理,行善重德為根本。學生感歎、回味之時,自然會思考、探尋人生的意義。
現在生長於大陸的孩子們與大人一樣,越來越看重現實和物質,卻不知德為何物。習慣於縱欲的一代家長們對子女自然更是嬌生慣養,陪養出了更加放縱、任性的下一代。而司空見慣的教師們總愛用一句話:「沒素質!」來發洩和感慨。究竟何為「素質」?「素質」何來?
現今國內的教育界,素質教育改革的浪潮似乎一浪高過一浪。藝術教育領域中,學生素質的提升僅表現在吹拉彈唱等技能、技藝的掌握,卻始終未見其道德層面的昇華。看似嫺熟的技藝,若只限於技術層面的練習,學到的只是皮毛,樂曲背後的深厚內涵則永遠不可能被吸納。
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治民安上莫善於禮。」樂之所以能為教,是因為樂的形式為大眾喜聞樂見。樂有音調和節奏,富於強烈的感染力。「談樂不可能不涉及禮,樂是德之音,禮規範著人的思想行為。傳統文化中把樂和禮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禮樂文化體系。禮樂充盈於天地,合於陰陽,通於鬼神,極其高遠深厚,規範著人類社會的一切。使人心向善,純化社會風氣,從而求得長治久安」。① 的確,音樂是一門能夠直接觸摸人的心靈深處、教化人心的藝術。而在中共党文化的奴役下,樂的教育功能如今早已失傳,取而代之的是藝術考級、比賽的競爭。喜愛追名逐利的藝術教師們,目前多以學生參加考級或比賽為核心教學內容,真正面向學生「心靈」的教育又體現在哪里呢?
這些年,我甘心放棄了很多同行都羡慕的、能賺錢的「藝術」家教,在寂寞、安靜的校園中孜孜以求,探尋素質教育之真諦。教育者的良知與理性、修煉人的智慧和使命一直提醒自己,「人之初,性本善」。素質教育的本質即是讓人回歸本性或曰佛性的教育。因此,我惟有一種抉擇,那就是,在回歸傳統的路上艱難而堅定地走下去,喚醒莘莘學子的純真純善之心,引領他們走向返本歸真的人間正道。@*
① 引自智真:《樂者,德之光華》(大紀元6/22/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