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13日專電)「聖保羅州報」(O Estado de Sao Paulo)財經專欄作家明恩(CelsoMing)今天撰文指出,巴西聯邦政府與國內工業代表對外貿所持立場自相矛盾。
明恩指出,巴西一方面不停地歡呼慶祝外貿的突破成績,另一方面又不斷地指競爭對手以不誠實的手法破壞國內經濟穩定,用來解釋國家採取的新保護措施。
2011年巴西對外貿易平衡發展,出口成長26.8%,在全球經濟危機陰影籠罩、國際市場普遍受到衝擊的情況下,算是比較好的成績。
明恩認為,巴西也沒有理由一味指控中國大陸是讓國家在對外貿易中「失血」的罪魁禍首。資料顯示,2001至2011年,中國佔巴西出口比例從3.3%提高至17.3%;而去年巴西對中國的貿易順差更達115億美元。
明恩對巴西國內工業抱怨本國貨幣強勁,削弱國際市場競爭力的說法,也表示難以理解,因為數據顯示,2011年巴西工業產品出口成長19.1%。
儘管如此,羅賽芙政府仍採取一系列保護國內工業的措施,如提高進口車稅,並要求在當地產製汽車所需原物料60%須由國內生產供應,但這一點連巴西汽車製造廠也覺得有困難。
去年12月,巴西財政部長曼蒂加(Guido Mantega)宣布變更紡織品的關稅制度,以保護國內市場,但巴西紡織暨製衣工業協會(Abit)理監事皮曼德爾(Fernando Pimentel)都向媒體承認,進口產品價格符合國際平均售價標準。
既然是這樣,有關巴西紡織業因為其他國家不誠實的貿易行為受害的論調,也是難以成立。
明恩認為,巴西貿易保護政策自相矛盾,因為這些措施並不會提高國內工業在國際的競爭力。
雖然如此,亞洲新興國家表現出對巴西原物料、能源和食品的需求,應持續提高這些商品佔出口比例(2011年為47.8%),而這一大筆外匯收入很可能讓巴西幣值過份上揚。
明恩表示,假如政府不迅速將這些資金轉移投資基礎建設和發展科技,降低巴西生產成本,國內工業真的就會面臨嚴重的市場機會流失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