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1月10日訊】1989年,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主導前蘇聯共產政權的解體,哈維爾(Vaclav Havel)在捷克「天鵝絨革命」扮演重要角色。22年後,哈維爾已逝,戈巴契夫公開發言,卻是因為俄羅斯大選爭議。民主之路,仍然漫長。
1989年,前蘇聯共產政權解體,東歐共產國家紛紛進行民主化,被稱為「蘇東波」。之後,俄羅斯走上民主之路,進行國會大選以及總統大選,但是民主之路並不平順。2011年,戈巴契夫公開現身,卻是呼籲政府重新舉行大選。主因是在去年12月的國會大選中,執政的團結俄羅斯黨(United Russia Party)獲得近5成的選票,但反對黨及觀察員指控執政黨有作票及舞弊嫌疑。反對黨透過臉書和推特串聯,號召近萬名民眾上街抗議,反對普丁(Putin)長達12年的執政,結果有5百多名民眾遭警察拘捕,還包括多名記者。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日前呼籲俄羅斯徹查選舉舞弊行為,俄羅斯外交部反而警告,美方言論可能破壞美俄關係。
現年59歲的普丁於1999年12月31日代理總統,並且分別於2000年、2004年總統選舉中獲勝,出任兩屆總統。2008年,普丁卸任總統職務,因憲法有限制連任的規定,而由梅德維傑夫當選俄羅斯總統,梅德維傑夫則任命普丁出任總理至今。當時一般認為梅德維傑夫是普丁的傀儡,普丁的算盤是,在任滿後再度競選總統,如今普丁到中央選舉委員會登記參加3月舉行的總統選舉,正好落實了先前的猜測。
而在2011年,在突尼西亞興起的阿拉伯之春,漫延到埃及、利比亞、葉門、敘利亞,在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都造成政權改變,強人領袖班阿里下台、穆巴拉克受審、格達費遭擊斃。但是,相較於前一波東歐較和平的政權轉移,中東地區的民主之路卻是斑斑血淚。突尼西亞雖舉行大選,但是黨派過多,整合不易。埃及則由軍方接管政權。而在葉門、敘利亞,威權領導人仍然在抗拒中。統治葉門30多年的總統薩利赫,在面對示威抗爭後,接受國際調停,簽署協議,同意交出權力,並準備舉行大選,同時考慮前往美國,平息衝突。但是後來又改變心意。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則使用武力鎮壓要求政治改革的民眾。據聯合國統計,從去年3月以來,已經造成5千多人喪生。阿薩德雖然遭到國際的制裁,但是態度仍然強硬,使敘利亞的情勢陷入危險之中。
據學者的研究,在20世紀產生的新興民主國家,部份會有民主倒退的現象,需要至少兩次的政黨輪替,民主制度才會較為穩固。民主化已20年的俄羅斯仍在掙扎中,更何況是剛起步的阿拉伯世界。
2012年初,哲人已遠去,民主仍在天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