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公司老闆林士錡:換個地方再造輝煌(下)

人氣 7

【大紀元2011年09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婕美國聖地亞哥採訪報導)在艱苦奮鬥了10年取得成功後,他將生意興隆的鋼琴店交由兒子照看,自己開始和太太周遊世界,享受清閒生活。可是突然有一日,他覺得「這樣的清閒憋的慌,好像還想再奮鬥一番」。於是幾近花甲之年的他,決定隻身一人到美國「打拼」,「換個地方,重新開始,再造生命輝煌。」

他就是洛杉磯和聖地亞哥「新律鋼琴公司」老闆林士錡先生。

(接上期)

良心行業 實話實說

服完2年兵役後, 1964年,林士錡回到老家彰化,開了一家樂器行,利用自己的專長經營鋼琴銷售和維修。

林士錡說,那時正趕上經濟起飛。5-6年後,生意看好,他開始有資金投資房地產。後來他把琴行搬到台北,成立「新律音樂股份公司」。後來他在北美的幾家琴行,都沿用同樣的公司牌號。

林士錡認為他生意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堅持「實話實說」。他表示,從不誤導客戶把國產琴當成品牌名類似的歐洲琴買,是甚麼品牌的琴,就告訴客戶是甚麼品牌,在哪裏產的,就說是在哪裏產的。

他也因此堅持用同樣的「新律鋼琴」店名開店,按他的話說,「我不需要換招牌,賣出去的琴,不怕別人找回來。」

至於調琴,林士錡認為,那更是一項「良心事業」。他說,「大家做起來都一樣,關鍵是有沒有良心把它調到標準。調琴的時間可長可短。有的人可能沒有耐心,差不多就交差了,可是要調得好需要時間。」

他解釋,「真正要做好,調琴時要用力敲擊鍵盤,琴聲大的時候,才能真正調得好。」他自己則通常會帶上電腦,把調琴要達到的標準給客戶看,調到標準為止。

他的信條和口號是「滿意為止,不滿意不要錢。」他的回頭客很多。

林士錡的另一絕技是修琴,專修患有疑難雜症的鋼琴。除了少年當學徒時所學,他自己開店後陸續參觀了很多世界各地的造琴廠,看到很多琴的做工和內部結構,對他的修琴技術很有幫助。

他說,「新琴不用找我,有問題的,修不好的再來找我。」

工作帶來快樂 錢夠用就行

一人在美國「打拼」,林士錡沒有因為不能經常和太太及家人見面而感傷。他認為自己是個「事業型男人」,「事業是男人的全部,愛情只佔10%。」他半開玩笑道。

他說到美國來開店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工作熱情,因為「只有工作才能帶來快樂,」 「有工作要做就不會胡思亂想,也不會隨便亂花錢。」 「當然了,」他說,「工作才能帶來錢,每天付出的辛苦工作,也應該得到錢嘛。」

他用工作換來的錢陸續給三個孩子每人在美國買了一棟房子。他說,「因為我的父親傳給我一棟房子,我既然有條件,也給每個孩子買一棟嘛。」

不過他認為,對孩子不要留太多錢,有一棟房子就夠了。如果有財力,可以救濟別人,手心要向下,不要向上。

他正和兒子們商量準備成立一個基金會,「做些推廣音樂的公益事業,比如說送鋼琴給優秀的音樂人才,補助出國沒有錢的有天份的學生。」

在美國10多年,林士錡說沒有甚麼文化上的不適,反而是很喜歡這裡自由的環境,「這裡可以自由發展,我們也要敞開心胸去適應。」

每天的工作帶給他快樂和滿足感。他強調「要相信自己,就會快樂。」他舉例說,「我去爬山,跑步,到停車場,都會微笑著跟別人打個招呼,然後自我介紹,告訴人家我在哪裏賣琴。」他說,「快樂的電磁波會影響別人,讓別人接收到好的信息,就會來買琴。」

他不怕被拒絕。他說,「因為銷售中一條金科玉律就是,推銷是從拒絕後開始的。」

在工作上他說要「奮鬥不息」,在生活上他卻很簡單,「隨便煮點飯,燙個菜,就行了,大魚大肉反而消化不了。」

這輩子沒白活 下輩子還賣琴

唯一一位一生締造兩個世界500強公司的著名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認為,專心致志,一心撲在工作上,是磨鍊精神、提高心性的尊貴的「修行」。

花甲之年的林士錡謙虛坦誠,言實無華。初看上去,這位身材顯得瘦弱的長者,不顯山不顯水。然他頑強、吃苦耐勞的精神卻流露在他打理琴店嫻熟利落的一舉一動中。

如他所說,他創業的路還算平坦,但卻記載著他奮鬥不息的歷程。他樂觀自律的生活態度使這樣的歷程顯得「平坦」並充滿快樂。

早年在台灣開業時,他曾經營了一個造琴廠。在堅持了11年後仍不成功,他只好關閉琴廠,不提造琴,專注賣琴。他說沒有因為琴廠不成功「茶飯不思」,而是從中「發現自己是銷售人才不是管理人才」。他沒有後悔,「生命就是要去嚐試嘛!才會成長。」

工作之餘,林士錡喜歡讀百家書。哲學,小說,宗教。他尤其喜歡讀名人傳記,看人家怎麼成功,為何失敗。

他有很多勉勵自己的話,如:「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生命的真正奇蹟,在於永不放棄。」「奇蹟是執著造成的。」「你不能改變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時時展現笑容。」

他對自己這一生感到滿意,因為他盡心了,奮鬥了。若有來世,他說還做這一行,不過他希望,「現在不斷地學習,也許下輩子會更聰明一點,不再走失敗的路了。」(全文完)

相關新聞
鋼琴公司老闆林士錡:換個地方再造輝煌(上)
加州尋求聯邦資金補助長鰭金槍魚捕撈業
聖地亞哥市最低時薪增至17.25美元
國際移民推動加州和美國人口增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