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中美「友誼賽」成「暴力籃球賽」

人氣 19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9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貴遠編譯報導)為了出訪中國,喬治城大學的籃球隊隊員們參加了一個由美國國務院官員主辦的介紹會,好讓他們扮演好「籃球外交」的角色。 然而,接下來的球賽已非「乒乓外交」時代的「友誼賽」,而是充滿肢體衝撞的「暴力籃球賽」。

據MSNBC新聞網報導,喬治城大學隊(Hoyas)和隸屬於中國籃球協會(CBA)的八一火箭隊在一場「友誼賽」中發生球場暴力事件,該視頻被廣泛流傳。礙於面子難堪,中共已刪除了中國媒體在互聯網上的相關報導,但該視頻仍然引起了太平洋兩岸民眾的氣憤。

「八一隊」解放軍 打法氣勢凌人

這個混戰發生在美國副總統拜登高調訪問中國的敏感時期,因此對東道主中國來說,是一個比較重大的外交事故,也因此使事件更引人注目。 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呢?從看台上的觀眾的爆料和那些CBA的追隨者的談論來看,裁判和現場的混亂是事件發生的原因。 也許裁判對「八一隊」的偏向是個關鍵。

有很多報導為證,「八一隊」是解放軍球隊,球員們的確是軍人身份,有軍銜,它是不可能進行過真正意義上的軍事訓練,而是被特招來發揮他們籃球特長的。

例如,中國首次在NBA打球的運動員王治郅為「八一隊」打了幾個賽季的球,不算他參加「八一隊」獲勝的七場CBA冠軍賽,他服兵役的時間似乎少之又少。

《現代中國體育》(China Sports Today)記者勞赫(Maggie Rauch)說:「有王治郅義務進行年度軍事訓練的照片定期出現,這是事實,但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會像一個普通士兵那樣訓練。」

儘管如此,「八一隊」的軍方背景(隊員都是軍人) 深深影響了他們的打法:具有侵略、攻擊和戒心重等特點,往往以勢壓人。這種風格的結果是:34次全國冠軍,在16場CBA錦標賽中洋基隊般威風地(Yankees-esque)勝了8場。

勞赫說:「為『八一隊』打球和參加國家隊是一種榮耀,但現在這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因為他們贏的次數沒有那麼多,但被選為其隊員的確不容易。」

球場如戰場 贏球為國爭光

然而,肩負為國爭光的聲譽,隨之而來的是強烈維護這個聲譽的願望。常駐北京的美國記者帕斯特茲克(Jon Pastuszek)在其網站NiuBBall上登載CBA和中國籃球產業的消息,他指出,球員在年齡很小時即被招募,學歷有限和很少接觸外國選手,「八一隊」是唯一的沒有簽約外籍球員的CBA球隊,這些可能促成了民族自豪感和獲勝混為一談。

他指出:「他們代表了解放軍。這支球隊沒有任何外國人,所以我認為他們的民族主義也許比其他球隊都強,可能更容易傾向保護自己的國家,面對攻擊,也許他們覺得受到了威脅,或許你可以這樣想。」

這種攻擊性表現在當天的比賽上。在中國生活了5年的美國人伯頓(Sarah E. Burton)觀看了比賽,坐在看台兩邊主要都是中國球迷的中間位置。她說,球迷之間的氣氛友好熱烈,但在球場上的氛圍卻與之形成鮮明的對比。

她補充說:「我感到十分驚訝的是,從比賽一開始,中國隊即顯出強烈的攻擊性和戒備心,就像是街頭球賽。」 「我認為這首先讓喬治城的球員感到驚訝,然後是氣憤。」

伯頓看來,「八一隊」球員對喬治城教練湯普森三世(John Thompson III)說的話似乎是使事態惡化的轉折點。「我看到的昨晚最令人震驚的事情之一是,頭腦不太冷靜的24號中國籃球隊球員走近喬治城大學隊教練,用英語吼叫道:『你就讓你的球員這麼打球?』 」

球員斥責來進行友誼比賽的對方教練,這種不禮貌行為令人震驚,何況還發生在更應該懂得尊卑的軍隊球隊的球員身上。

裁判偏向「八一隊」是鬥毆促發因素之一。比賽中雙方肢體犯規動作太多,但從罰球數量來看明顯偏向於「八一隊」,「八一隊」得到了57次罰球機會,而喬治城只有15次。 伯頓說:「這是我在中國看到的犯規最多的籃球比賽。」

中國裁判偏哨 球場鬥毆升級

帕斯特茲克說:「中國裁判名聲不佳,甚至在裁判聯盟中也聲譽欠佳,有關其腐敗和各種醜聞的報導很多……特別是在國際比賽中中國裁判對中國隊明顯偏向,我想,他們可能覺得輸得太慘有失中國的臉面,所以他們就吹偏哨搞平衡。」

他補充說:「這不是發生於大學隊的第一次鬥毆,但事件升級是第一次。」

雖然喬治城教練大概給自己的球員打了對方執法比賽的預防針,但「八一隊」明顯的主場優勢和積極拼搶的策略使喬治城隊措手不及,畢竟,球員們是在這裡進行友好比賽而不是進行肉搏戰。

勞赫說:「我跟過這些團隊一段時間,大學隊將訪問中國,他們從未有類似經歷,籃球方面的意味很少,為他們的大學揚名、代表自己國家的意味更濃。」 她說:「他們來到這裡,並沒有抱著輸球是一個恥辱的想法,只是簡單想著走出國門、盡力而為參加比賽。」

籃球外交灰溜溜 友誼賽草草收場

喬治城和「八一隊」鬥毆事件,可以說是給想來中國打球的NBA球員潑了一盆冷水,但很多人認為,真正受損失的是大學隊訪問中國的所謂「友誼比賽」。

就今年來說,從耶魯大學籃球隊、夏威夷球隊、杜克大學球隊和喬治城大學球隊已來過中國打表演賽,這些比賽的勝利是無疑是球隊的驕傲,但真正的贏家是美國的大學,他們對中國大學和中國年輕人在學術和體育方面的前景充滿期待。

大學團隊是否將繼續決定來中國打友誼賽還有待觀察,但幾乎肯定的是,類似的球場打架對任何大學體育主管來說都是個棘手的問題。帕斯特茲克認為,派球隊出訪中國,學校需要三思而後行,「我相信大學對使用這種模式來搞宣傳會採取謹慎態度。」

對喬治城隊來說,巡迴比賽將繼續下去,但香港電視報導說,行程將縮短,計劃在上海對「八一隊」的第二場比賽已被取消;不過,兩隊球員和教練在8月19日舉行了會面,按照喬治城隊網站的說法,雙方友好地討論了未來兩隊之間的交流問題。

該說法看似避開了籃球「外交」的灰溜溜收場,籃球「外交」可以追溯到1978年,中國派出籃球隊到美國進行首戰,對手即是喬治城大學隊。

相關新聞
“中美乒乓外交”30周年 雙方再“交手”
李肇星訪以色列 以打「乒乓外交」牌
外電:中共乒乓外交變身熊貓和音樂
為奧運暖身? 美中重溫乒乓外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