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金融交易稅提案正式出籠

人氣 1

【大紀元2011年09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羽珊英國綜合報導)9月28日,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若澤‧曼努埃爾‧巴羅佐(Jose Manuel Barroso)正式向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提交徵收金融交易稅的計劃。歐盟委員會的提案理由是,金融業應該「公平而又實質性」地分擔金融危機成本。

歐盟委員會已經建議此徵稅計劃於2014年1月份生效。根據相關法律,該建議必須得到歐洲理會事一致同意,並在聽取歐洲議會意見後方可通過。

巴羅佐當天在位於法國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發表講話時說:「該項稅賦將為歐盟每年帶來至少550億歐元的收入。」根據建議,稅收所得將在歐盟與成員國之間進行分配。作為歐盟《2014-2020財政框架計劃》規劃的未來收入來源之一,該稅種將有助於降低成員國財政負擔。

該擬徵收金融交易稅計劃的細節,於9月28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舉行的月度歐洲議會例行全體會議上公佈。此項稅收擬針對全球範圍內涉及歐洲人的金融交易,同時,外國銀行為歐洲客戶提供的交易服務也將包括在內。

歐盟委員會強調,徵收金融交易稅涉及到公平問題。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歐洲的納稅人已經拿出了4.5萬億歐元支撐銀行體系,現在到了金融行業回報社會的時候了。此外,相對其它行業,金融業目前的稅率較低。

據《華爾街日報》9月28日報導,歐盟委員會在會議上稱,如果至少有交易的一方在歐盟範圍內,那麼就要對其徵收金融交易稅。這項稅收將覆蓋廣泛的證券產品,包括股票、債券、衍生產品等。對股票與債券交易稅賦為0.1%;對金融衍生品交易稅賦為0.01%。

但本月早些時候,美國財政部長蓋納特表示,美國不會徵收金融交易稅。

歐洲金融交易稅:德國提議 歐洲多國支持

金融交易稅最早由德國提議,法國也一直主張在全球範圍內徵收金融交易稅。自2009年起,歐盟委員會就在20國集團(G20)峰會上提出推行該稅種。9月23日下午舉行的G20財長會議討論了開徵金融交易稅的可能,並首次進行了技術層面的討論。歐盟主席巴羅佐表示,期待在11月G20峰會上達成一項全球性金融交易稅協議。

德國、法國以及歐盟主席「力挺」金融交易稅,與歐元區化解債務危機不無關係。增加金融交易稅,將有利於改善歐元區當前的財政狀況。儘管金融交易稅稅率較低,但由於全球短期資本流動規模巨大,金融交易稅將有望成為歐元區各國政府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對歐洲各國具有極大誘惑力。

對於在歐盟範圍內徵收金融交易稅,德國、比利時、法國和芬蘭表示支持,認為金融交易稅能夠補償經濟危機的創傷,提高金融業的穩定性,並且能夠阻止對實體經濟毫無益處的投機交易。

歐盟課稅、關稅、反欺詐與審計委員會主席賽門塔(Algirdas semeta)認為,歐盟提出的金融交易稅徵收方案是可行而可靠的方案,能達到既定目標。並相信G20的其他成員國將在共同利益驅動下跟進。

瑞典、荷蘭和歐洲央行(ECB)等則認為,金融交易稅應在全球範圍內實施,歐盟一家實施效果將不佳,只會引發金融機構業務轉移潮,削弱歐洲銀行業以及整體經濟競爭力。據歐盟金融交易稅影響評估報告顯示,這項金融交易稅將消除或轉移歐盟範圍內高達90%的衍生品交易業務,徵收0.1%的稅率會導致GDP下滑1.76%。

巴羅佐對此表示,儘管這項稅收對GDP有衝擊,但顯然是合理的。因為這項金融交易稅收將被用於投資以刺激經濟增長,所以在長期內只會使歐盟GDP下降約0.5%。

歐洲金融交易稅:英國一致反對

海峽之外的英國,朝野上下對歐洲金融交易稅計劃一致反對。

保守黨經濟和貨幣事務發言人、歐洲議員凱‧斯溫伯恩(Kay Swinburne)說:「這絕不是歐盟範圍內的稅,實際上是對倫敦金融城收稅。如果要設立金融交易稅就在歐元區範圍內對歐元區公民收取……不能犧牲倫敦金融城的成功來增強歐元區。」

英國政府聲稱,除非「全球徵收」金融稅,不然將使用否決權來阻止該法案通過。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稅收政策負責人克里斯‧桑格(Chris Sanger)說:「這項計劃還有很多問題懸而未決,如委員會如何確保成本不會轉移到歐洲的終端客戶;還有,計劃是否會導致許多公司離開歐洲大陸,反而繁榮離岸金融業等等。」他補充說,鑒於這些不確定性和各國之間的長期分歧,做出歐洲金融交易稅的最後決定似乎仍不可能。

他還說,雖然該計劃顯然對英國不利,但對歐元區也沒甚麼好處。只能邊緣化歐洲大陸的國際金融業;另外資本成本也會相應提高。

儘管專家們堅持認為不能把金融交易稅強加給英國,但是內部消息來源顯示,布魯塞爾還是準備繞過英國批准金融交易稅計劃。

(編輯:方宇)

相關新聞
德國議員將就增加救助資金進行表決
德國會同意擴大歐元區紓困案
德國議會通過歐元危機拯救措施 提振信心
英大亨沉船身亡 惠普:繼續追40億美元賠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