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減負一年 大陸中小企業反而苦不堪言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9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報導)由中共工信部牽頭的中小企業減負行動已經過去一年,9月22日,工信部在廣州召開的中國中小企業高峰論壇上聲稱,將為中小企業繼續減負。大紀元記者通過調查發現,經過減負一年的中小企業卻是苦不堪言。專家認為,中共理論上講得好,實際上並不能做到。

大陸媒體報導,去年6月13日,中共國務院成立了減輕企業負擔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時任工信部部長的李毅中擔任組長,監察部、糾風辦、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5位副部級官員擔任副組長。中央紀委、公安部、民政部、住建部等10位副部級官員擔任成員,組成龐大豪華陣容為企業減負。

《華夏時報》稱,這是「一場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歷時時間最長的為中小企業減負的行動。」

然而減負行動已經過去一年,中小企業不但沒有感受到減負的效果,反而感到苦不堪言。不可否認,大的經濟環境不利於中小企業的經營,但中小企業負擔重不能不說是企業經營困難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小企業負擔重 無奈去造假

上海一間中小企業的高管鄭女士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認為,近來中小企業不但沒有減負,反而負擔很重。

她表示,首先是17%增值稅,屬於流轉稅,「稅率很高,如果有些小企業進來的發票,不一定有進項,不能抵扣,是很高的,導致生意很難做,而且還有企業所得稅等。」

除了稅收之外,一些亂收費、亂罰款的現象還很嚴重,「上次當地工商分局罰款我們企業10萬元,開了5萬元的白條,上面蓋了一個很模糊的財務專用章,不是他們單位的,這根本就是『智能套現』。」

對於工商局對鄭女士所在企業的亂罰款開白條,舉報的作用並不大。鄭女士說:「我告他們,可寫了舉報信給上海市工商局,最後這舉報信反而轉到被舉報的單位——上海閔航工商分局去了,還派人到單位來找我……。」

為了在政府機關辦事能夠順利,她透露,中小企業還要不斷的給政府機關送禮,「平時過年過節,那些購物卡呀,東西呀都不斷的送,斷了馬上有臉色看了,就不好辦事了。每年要『孝敬』多次,最起碼的,中秋節一次,過年一次,不『孝敬』(人家)不開心的,前幾天中秋節,甚麼月餅呀、水果呀、OK卡了(購物卡),你要是不給他,辦甚麼事就卡住了。」

除了這些之外,企業還要應對贊助、授課之類的。鄭女士說:「有一家企業被當地鎮政府要求每年贊助多少多少,說是為解決當地貧困戶的問題,最後給一個白條。上次還有教育局的甚麼領導,來上課,上的課根本沒用,現實根本不是那樣的,又忽悠了老闆2萬元去了。」

最令鄭女士心中憋屈的是,相關單位「不去整央企、國企、政府機關,專門整小企業。」

鄭女士還透露,中小企業現在融資很難,「我有一個企業,現在融資的利率達到22%。」

由於中小企業各種成本加在一起負擔太重,導致經營困難,鄭女士透露,中小企業只好造假。「我在食品行業的,有許多企業,他們告訴我裡面的秘密,沒有一個是真的,全是有問題,甚麼地溝油了……沒辦法,這裡面貓膩很多的。」

說起這些,鄭女士也唉聲歎氣,「我們很多公司都是這個樣子,小企業特難生存。沒辦法,不摻假沒法活了。」

《華夏時報》報導,從去年開始的減負,清查發現的69大類、上千個收費項目,還遠遠沒有清理乾淨,有些項目甚至死灰復燃。

貴州省經信委的一位官員承認,在地方上,一些職能部門重審批、輕服務、重收費、輕辦事、辦事效率低,尚存在「亂罰款、亂收費、亂攤派」現象。

減負沒看到 倒有老闆去跳樓

廣東東莞一間毛織廠老闆肖致和(化名)對大紀元記者說,中小企業的負擔根本沒有降低,甚至比過去負擔更重,「跟去年沒得比,今年根本沒有甚麼錢賺,只有虧本。」

由於今年國際經濟形勢不好,導致中小企業本身就不好經營,肖致和透露,「今年接的單都是內單,沒有外單,買來的毛織機器,好的一台十幾萬,都是分期付款,但一台機每天才能做出100多元錢的產品,沒辦法賺錢。」

對於報紙所說的中小企業減負行動,肖致和並沒有看到:「贊助費、管理費等每年都有,對於今年來說,本身利潤就少,這些都是企業的負擔。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收費、稅呀,都是跟以前一樣,也沒有減負。」

肖致和表示,從事這一行業十幾年了,從來沒有遇到這麼困難,「東莞這裡的毛織廠都是這樣,不管哪一家,都很困難。前段時間有個老闆月供付不起,都跳樓了。」

有形無形的費用令企業很無奈

杭州蕭山的一間工廠老闆賈先生也有同感,他在早前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有形無形的費用令企業很無奈。

「比如正常企業需要營業執照、許可證等等,每年都要換一次,所謂年檢,也沒見誰來核實甚麼,就是繳一筆錢,就換了,這增加了企業的負擔。」

「還有各種名目的培訓,比如管消防的,管安全生產的、海關的、都要搞培訓,方方面面的主管部門都要搞培訓。」賈治對此生氣的是,他對培訓沒有異議,畢竟是為了企業,但必須要求住酒店,即使酒店就在企業旁邊,也得收費,收的費如何用的也沒說明,企業是不得不交。

賈治還表示,如果企業的某一方面不小心違規,罰款的彈性太大,從數千到數萬,全憑當官的說了算,關係好按最低,關係差就按最高,搞得企業也很無奈。有時付出的費用太大。

專家:中共理論上講得好,實際上並不能做到。

儘管中共當局稱將繼續為中小企業減負,又有消息稱中共正在將設立中小企業管理局推動針對中小企業的減負行動。但著名經濟評論人廖仕明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認為,中共理論上講的好,但實際上做不到。

廖仕明說,以前地方政府的財政可以靠賣地,經濟增長快,外部市場好,土地又可以賣,還有可能幫中小企業減負。現在沒地可賣了,經濟環境又不好,中共政府公務員隊伍擴張,他們要過好日子,錢就要從老百姓那裏來。「如果前兩年中小企業沒有減負,現在更沒得減。」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國中小企業有4000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9%,貢獻了中國60%的GDP、50%的稅收和80%的城鎮就業。去年開始的企業減負行動也不是中共政府第一次減負行動,每隔兩三年中共便會組織開展一次企業減負專項性工作。

《華夏時報》報導,在過去數年間,中共取消了上萬種收費項目,但企業減負工作仍未走出「治理—膨脹—再治理—再膨脹」的怪圈。

廖仕明表示,中小企業減負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政府首先壓縮開支,但中共理論上講的好,但實際上做不到,尤其在這種沒有制約和制衡的社會。如果中小企業倒了,政府就印錢,然後再通脹,通過隱性辦法再從老百姓那裏拿錢。

(責任編輯:謝東延)

相關新聞
香港各界評預算案保守 未解民困
中國經濟會不會硬著陸
溫家寶面對經濟陷入內外交困
鄂爾多斯家家放貸 專家:可怕的金融堰塞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