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9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來自澳大利亞的川菜選手陳依春經過一年的潛心鑽研,9月23日,再次在曼哈頓時代廣場的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決賽現場,與世界各地的好手同臺競技,獲得川菜銀獎。
第二次站上時代廣場這個國際舞台一展廚技,陳依春說上屆參賽獲得川菜優勝獎後,也引發了他進一步學習傳統老菜的動力,「此次比賽心裡更沉著,因為原本學的就是中國傳統的烹調技法,比賽回去後再把以前記憶中的傳統做法整理,並鑽研新唐人指定的川菜,不斷學習提高。」
陳依春說,傳統川菜講究製作方法和配料,配料很簡單,「傳統菜講它的本味,川菜講『小鍋小炒,單鍋小炒』,一份菜要很快炒熟,不僅要快,還要炒出香味來,味很豐富。」
陳依春以他的自選菜「辣子雞丁」說明:「要吃到雞的香味,還要吃到它各種調料的香味,而各種味道調和在一起又是均勻的。就像畫家、音樂家,每一個人的風格不同。一個廚師就是一臺戲。」陳依春說,廚師憑著他對不同材料的理解,刀功火候的把握不同來成就每一碟佳餚。
陳依春說,因為四川處於內地,四川菜從70年代初才開始走向世界,比廣東菜晚,而且出國的四川廚師中經過專業培訓的人數不多,美、加和世界各地一些當地華人開的四川餐館,並沒有四川廚師,他們做的川菜已經把調味、配料都改變了,比如在辣子雞丁裡放紅辣椒、青辣椒、和玉米,把整個口味變掉了。因此真正的傳統四川菜對外國人來講,了解的程度還是不夠高。
記者問中國菜是否需要因應西方人口味作調整?陳依春說,川菜的味型有20多種,比如麻辣味型、糊辣味型、魚香味型等等,非常豐富,這是川菜的特點。確實每個人的口味不同,但是「不管怎麼變,味型不應該變。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如果離開了本源,變得太多就不倫不類了,變成不是四川菜,不是本地菜,也不是西方材料的菜,川菜還是應該保持基本調味的料型。」
「所以新唐人主持中國菜廚技大賽,讓人們了解不同的菜系很重要。」陳依春說,獲獎很激動,但覺得自己還沒有達到最佳水平,明年爭取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