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全球化是MIT今後發展方向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9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文蕾劍橋市報導)2011年麻省理工學院 (MIT) 校友會企業領導年會(ALC)於9月16至18日三天在MIT校園內進行。三天會議圍繞MIT的發展規劃、現實定位,以及教育研究項目展開了校方與校友之間的互動交流,MIT管理層藉此向與會者做了一系列年度工作匯報。來自全世界近千位校友匯聚一堂,為自己的母校獻計獻策,體現了對母校的關注,同時藉此機會加強橫向聯繫。

會議第二天,校友們與MIT各學院院長見面座談,出席的包括人文社會院院長黛博拉(Deborah Fitzgerald)、基礎科學院院長馬克(Mark Kastner)、管理學院院長大衛(David Schmittlein)和工程學院院長伊恩(Ian A.Waitz)。在座談中,各院院長一致表示加強MIT各院校和專業領域之間的合作,適應和推動全球化是學校發展的未來戰略。

伊恩表示,MIT保持著世界第一工程院校的頭銜,她的新發明、新發現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世界科技的走向,同時對其他領域如經濟發展、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等帶來深遠影響。世界上其他院校和科研機構都參考MIT的科技研究動向來制定自己的發展計劃。伊恩表示橫向跨學科領域的合作與發展是今後MIT的趨勢,包括加強網絡遠程教育,也是今後教育發展的重點。

黛博拉則介紹了人文社會學院在培養多方面人才、加強大學本科生在社會實踐能力和職場適應能力方面的努力。她特別提到MISTI(MIT全球科學與技術啟動),這是一個鏈接MIT師生與世界各地研究創新項目的平台。MIT與包括亞非歐十五個國家地區的機構合作,今年夏天就有500位MIT本科生進入這一項目,在這些國家的銀行、實驗室等機構進行實習,全部費用由MIT買單。黛博拉企盼明年該項目能為1,000位MIT本科生提供這樣的機會。

馬克在他的交流中承認,儘管MIT科學院先後產生七位諾貝爾獎得主,但依然面臨師資流失的問題。MIT以提供完備的科研條件吸引了一大批年輕、具有創造力的科研人員。但一旦他們在專業領域有所建樹時,就往往被其他院校以高薪聘走﹐這是他作為院長最大的挑戰。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擴大學生就業選擇範圍,MIT擬調整教學結構、提供綜合學位和培養全面人才。

管理學院院長大衛的講話側重科學與經濟領域的互動合作。他強調,MIT是一個小平台,匯聚了最聰明的一群人,解決的是影響全球,關係到人類社會持久性發展的重要問題,這就是MIT的嚴肅性。管理學院的教學圍繞創業、企業領導、全球經濟、製造業、風險回報五大塊區進行。他一再重申,他的管理學院不是培養經濟學家或華爾街投資商,而是產生科技創業人才的地方。

擁有500名成員的MIT香港校友會會長葉先生在會議現場表示,自己經常往來於美國、香港與北京之間,工程背景的他現在是美林證券在香港的員工。他覺得ALC的系列講座,以及會議期間建立社交網的機會對他很有價值。所以他只要有機會,就會儘量參加ALC會議。據他介紹,MIT中國大陸校友也有遠道從北京飛來參加此次會議的。◇

相關新聞
驚人之舉 北大才子棄麻省理工選擇出家
北大才子為何棄麻省理工而選出家
刺傷麻省理工前男友  唐安娜被判無罪
麻省理工化學試劑洩漏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