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意忽略
「刻意忽略」一方面是指那些沒有理財知識的人所做的愚蠢理財舉動,另一方面也是指那些精通理財知識的人所做的愚蠢理財舉動。
近來有個實驗,讓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金融系的學生每個人都得到虛擬的一萬美元,在四個股市指數基金中選擇一個最理想的投資組合方案。投資方式不限,包括把所有的錢投入一個基金裡。
順帶一提,一個指數基金投資在特定的股票,與每支股票相較於所有包含在指數裡的績優股價值成比例。
就如我們之前提到的,標準普爾五百指數(S&P 500)基金將其資產的百分之二點八四投資於通用電氣公司的股票,因為通用電氣公司的股票市值佔標準普爾指數前五百大公司所有股票市值的百分之二點八四。
每個基金都會給每個學生一份招股說明書,如果仔細閱讀說明書,他們很快就會知道,所有這四項基金都用同樣的比例投資於同樣的證券,費用卻天差地遠。
當然,閱讀招股說明書就像是海底撈針,幾乎沒有一個初試啼聲的金融奇才會花時間或仔細去閱讀說明書。
也因此,幾乎所有學生都選擇投資於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金,以為這樣就可以賺到錢。當然,正確的舉動是只投資一個基金──費用最低的那一個。
這個由哈佛大學行為經濟學家萊布森(David Laibson)所領軍的研究小組,對這些調查結果感到震驚。
但後來萊布森明白,要求華頓商學院的學生閱讀並吸收詳細的招股說明書太超過了。
因此,他再次對不同組的華頓商學院學生做同樣的實驗,但這一次萊布森針對主題提供簡單的一頁文件,說明每個基金的基金持有及費用。
當然一如預期,這些初試啼聲的MBA學生也搞砸了,八成的人會選擇投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資金。
可想而知,某個長春藤盟校的成員也會重複萊布森在哈佛商學院所做的實驗來回敬他,不過這裡所透露的訊息很明確,即便連精通財務知識的人,在處理極為重要的財務成本資訊時都可能忽略掉一些訊息,因為這些訊息被設計得難以理解且極度沉悶,我們將這種行為稱為「刻意忽略」(designed neglect)。
金融業中很多人是靠刻意忽略生存下來的,股票指數基金的買賣──在萊布森的研究中所提到的基金──就是很好的例子。
持有這些基金每年的費用從不到投資金額百分之一的十分之一,到最高的百分之二點五。
其中有太多人支付較高的費用,套句萊布森的話,就像「花五十美元買一盒Cheerios全穀麥片,在其他地方花二塊美元就可以買到了。」證券交易委員會為什麼會讓這種情況發生?這是個好問題。
※ 過度自信
過度自信是另一個造成財務惡化的原因。
在一個大學課程裡,教授一開始就問學生,希望做得高於平均水準的人請舉手,幾乎所有人都舉了。
如果你問人們希望能活多久,答案一般都會超過他們的平均壽命。如果你問人們是否希望他們的投資組合表現優於大盤,普遍的答案也都是肯定的。
顯然,我們都活在寇勒(Garrison Keillor)的「太平湖」(Lake Wobegon)裡,那裡的婦女都很強壯,男人都很英俊,所有的孩子都高於平均水準。
人們都會依循過高的期望行事。美林證券所做調查的受訪者中,那些確信會得到完整社會福利累計金額的人,平均來說,到中年時,比那些預期社會福利金會被削減的人,少了一年的收入。
男人似乎特別容易過度自信。廢話!在最近一份透過折扣券商所做的關於股票交易的研究報告中,投資行為學專家歐定和同樣任教於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經濟學家鮑伯(Brad Barber)發現,不管男性或女性都有過度投資的情形發生,但男性交易頻繁的程度多了百分之四十五。
在這樣的情況下,男性不僅最後回報率低於女性,最終的表現也低於大盤二點六五個百分點──這是他們得為睪丸激素付出的巨大代價。
過度自信會傳染。鬱金香狂熱(Tulpenmanie)、密西西比計劃(the Mississippi Scheme)、英國的南海股票泡沫(The South Sea Bubble)、南美洲開採熱潮、鐵路狂熱、「喧囂二○年代」(Roaring Twenties)的投資泡沫、日本的泡沫經濟和網路泡沫──這些都是整個社會明知不可為卻為之的例子。
在每個例子中,過度自信的投資者用瘋狂的價格購買證券,因為他們深信這些證券的價值會繼續攀升。
瘋狂到什麼程度呢?在一六三○年的荷蘭鬱金香狂熱期間,買一個鬱金香球莖的錢,可在阿姆斯特丹買一棟住宅!
在一九八○年代日本泡沫經濟期間,根據紐約時報於一九九三年一月二十四日的報導,日本天皇皇宮的四分之三平方英里土地的價值,超過了佛羅里達州所有土地的價值!
在網路泡沫期間,那斯達克股票(Nasdaq,由許多高科技公司主導的證券市場)在短短四年內由六百點上漲至五千點!二○○二年則時跌落至八百點。
重點在於,我們都是情感的動物,我們會受到刺激,不會停下來思考而衝動行事,包括像費雪(Irving Fisher)這樣的經濟學家。
※ 消費平滑之父
費雪不是一般的經濟學家。在他的年代裡,他是聲名赫赫的經濟學家,而且如果當時有諾貝爾獎的話,他一定會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身為世界計量經濟學會(Econometric Society)的創始人和第一任主席,費雪熱衷於運用數學和統計數據於商業和經濟活動。
除了身兼多產作家和研究者外,費雪也在耶魯大學教書,同時還是一位企業家。他成功運用小生意的買賣賺到一千萬美元,相當於今日的一億多美元。
他非常了解風險是怎麼回事,卻在喧囂的二十年代期間,以「買空」的方式借錢買股票,累積財富。
沒有人知道他為何干冒這樣的風險,因為他向來都倡導小心謹慎。今天的經濟學研究生可能仍然會讀他的《利率》(The Rate of Interest)或《貨幣購買力》(The Purchasing Power of Money)等書,但對於一般大眾來說,費雪僅靠一句話就讓他永垂不朽。
這句話是費雪一九二九年為了讓緊張的投資者放心所說的:「股價已經進入彷彿永遠不墜的高原地帶。」
(Stocks have reached what looks like a permanently high plateau.)上網搜尋「臨終名言集」,你會發現費雪這番話,足以與史上一些離譜至極的錯誤並列,例如一八七六年西聯匯款(Western Union)的某個備忘錄:「『電話』這玩意有太多的缺點,所以我們必須審慎考慮是否要將它當做一種聯絡工具。這個設備對我們本身而言沒有任何價值。」
又如迪卡唱片(Decca Records)解釋他們沒在一九六二年簽下披頭四的原因:「我們不喜歡他們的聲音,而且吉他音樂也即將過時。」
在費雪發表上述聲明兩天之內,股市暴跌。這個「黑色星期五」帶來了大蕭條。費雪失去了財富,他不是失去三分之一或一半的財富,而是一無所有。
耶魯大學了解他的處境,買了他的房子,然後回租給他。但費雪付不出租金,最後被趕了出去。
故事的結局是:費雪變成消費平滑之父。他是第一個徹底研究人們應該花多少錢以及應該存多少錢的經濟學家。但是,即使他在消費平滑上深厚的學識,也無法讓他免於破產一途。
費雪的問題出在哪裡?這很難下定論。但是,在某個時候,他不再像經濟學家那樣思考,而是開始賭博。
他在學術上和理財上非凡的成就,可能正是導致他垮台的原因。如果你是一群人當中最聰明的傢伙,而且每個人都這麼對你說,加上你賺錢賺翻了,你就會開始相信你自己提倡的一切。@(待續)
摘編自 《25歲後一定要懂的40則理財處方箋》 商周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