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9月10日訊】911事件過去10年,除了探討這事件在政治、外交、軍事上頭造成的影響,它對於當時正在成長的年輕一代美國人又產生了何種影響,也讓人關注。
據美國之音報導,在華盛頓的智庫「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召開一場座談會,邀請幾位在911事件發生時還是青少年,如今已成人並在自己專業領域上小有所成的人,來談論這件事對他們的影響。
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宗教與社區辦公室的副主任吉娜拉曼(Zeenat Rahman)說,911發生時,她只是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正在芝加哥家中準備工作面試。身為印度裔穆斯林的她,發現在911之後,自己必須要不斷解釋身為穆斯林不代表恐怖份子,而且也面臨到仇恨犯罪的危險。
為政論雜誌《美國展望》(the American Prospect)撰稿的作家亞當色沃(Adam Serwer)在華盛頓出生長大,他說911發生時,他正在紐約市,還只是大學一年級的新生。他也注意到針對穆斯林的仇恨問題,不過他認為他這一代人,並沒有因為911而將仇恨放在心中。
色沃說:「證據強力表明年輕人比較具有包容力,部份原因是因為他們成長在多元社會當中,這讓他們在原則上學會尊重。這在年輕人身上可以清楚看見,而我不認為這一定與911有關係,在多元社會當中成長是一大要素,而911並沒有阻止了這進步的腳步。」
色沃發現,2000年總統大選的競選廣告,講的是如何打擊犯罪,但之後10年卻完全被反恐、國土安全等議題給淹沒。但有些國家如中國或某些中東國家,卻利用反恐為藉口作出違反人權之事,或是只將注意力放在穆斯林身上,結果卻發生如其實是由右翼基督徒所為挪威恐怖事件。
在會後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色沃認為擔憂過份而將精力放在反恐上,恐怕顧此失彼:「我想當你只注意恐怖主義時,你當然一定會錯過世界上其他重要的事情。而如果你用恐怖主義的眼光去看所有的事情,你一定會錯誤解讀某些將造成重大事件的情況。」
博爾伊上尉(Captain Aloysius Boyle)在911發生時,正在海軍官校當中就讀。當時他深切感受到「這就是戰爭」,而他的軍中同袍在五角大樓當中喪生,陪伴同袍的遺孀參加其葬禮更叫他感觸良多。不過與此同時,他也發現同一輩的人對於世界大事更加關注。
博爾伊說:「這就是我們的現實情況。人們都意識到了,現在世界因科技而不同,世界變的更小了。或許正因世界變小了,所以才有那麼多在世界不同地區發生的恐怖攻擊,但同時也帶來溝通以及瞭解,而我想那瞭解就是關鍵,因為那將為不願意忍受被攻擊的人們,創造統一陣線,而他們將挺身而出。」
博爾伊上尉同時發現,在911事件發生之後,有許多美國年輕人紛紛從軍。不過十年之後,從軍潮也漸漸平淡。
今年27歲的威廉戈爾斯基中士(Sergeant William Gorski)說,911事件發生時他只是個高中生。他對美國之音講述他的心路歷程:「當911剛發生的時候,我想要從軍。在我高中時期的幾個月,我想著畢業之後就要從軍。不過之後生活中發生許多事,這個念頭便埋藏在心底。到2005年我才決定加入軍隊。不過在心底一直有個聲音告訴我,這就是我必須要做的事情。長期來說,我從軍並不是純粹因為911,但的確是部份原因。而現在這依舊是很多人從軍的原因。」
座談會上播放了美國進步中心製作的一部短片,片中採訪了許多年輕人,讓他們談及911對他們的影響。其中也有人表示是因此而入伍的。戈爾斯基中士說,他的同袍有許多人就是這樣,他說:「很多人是這樣,就像剛才影片當中那個人一樣,很多人在911之後從軍。而現在許多18、19歲的青少年,還是這樣做,因為他們仍舊可以稍微記得發生了甚麼事,而他們仍想要做些甚麼。」
對於下一個十年,與會人士都認為經過沉澱之後,美國將會漸漸對911事件的來龍去脈,作出更深層的反思,如獲得2010年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的《拆彈部隊》(Hurt Locker、台譯《危機倒數》)此類的藝術作品,將會越來越多。
責任編輯: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