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8月06日訊】教學二十餘載,經常遇到學生學樂器卻從不聽音樂,頂多聽聽自己正在練習的曲子,或只聽流行音樂,但其他相關的曲子或不同的樂器曲目及作曲家一概不碰,學古典樂卻幾乎不聽古典樂曲!
學樂器是否一定要多聽音樂或去聽音樂會?這對學習音樂有何幫助?為何需要花多餘的時間去做這件事呢?把那時間省下來練樂器不是更好嗎?若是要聽,該怎麼聽、聽些什麼?相信這些問題對許多學生及家長都不陌生。
臺灣東吳大學音樂系系主任彭廣林曾指出,音樂美感的訓練,最基本的不是技巧,而是「專注」與「創意」。他舉例,曾經有位高中生,非常吸引老師的目光,這個女孩經常自彈自唱,非常有創作力也很有感受力,但是對於乖乖坐著做重複練習一事,一直是不喜歡也不懂為什麼要如此做。因此,一堂鋼琴課四十五分鐘,其中的基本練習及重複練習彈不好的地方,對她而言簡直是酷刑,老師便主動與家長談起將上課時間縮短成半小時。
由於家長也不期待女兒可成為鋼琴家,只希望女兒可以喜愛音樂,因此也能諒解老師縮短時間的理由。但藉由課堂上所習得的基本技巧,再加上老師不斷的鼓勵她聽音樂,並藉此與她探討兼引導她,漸漸的她懂得聽及分辨一些技巧性及音樂性的東西,而談起聽過的音樂也越來越頭頭是道,自己的見解益發分明,練起琴來也漸漸「用心」。幾個月下來,竟然要求媽媽把上課時間再延長回四十五分鐘,理由是半小時太短了,跟老師討論及交換心得的時間都不夠用。此舉讓媽媽和老師都感到很欣慰。其實,如果孩子被引導至某個境界與程度,漸漸的他們對美的事物會產生一種堅持,而這個堅持會衍生成自律的要求與力量,因而帶給他們較多且正面的激勵與影響。
很多學生可能會認為,既然老師要求多聽音樂,那就聽正在練習的曲子就好了,其實不然。茵茵是個八年級生,彈鋼琴有五年之久,雖然州立檢定考試成績非常好,但在音樂性及強弱表現這關經常會被扣上幾分。為此求好心切的爸爸還為女兒換了好幾位不同的老師,但成效卻不大,直至最近遇到了一位新老師,其音樂性問題才漸漸有所改善。一開始新老師經由不斷的問茵茵一些問題,如基本的速度語及音樂術語開始,新老師發現以前的老師幾乎從沒提過或解釋過這些術語,因此,老師告訴茵茵及爸爸,這些術語及強弱的表現是了解整首曲子的基本,也是作曲家想表達的東西之一。
音樂性要好,除了靠這些術語之外,還要多聽音樂(特別是所彈的那個時期的音樂),並要多讀一些相關書籍,例如此作曲家的生平等,及閱讀或觀賞相關時期的繪畫和舞蹈,甚至是戲劇,如此才能抓住當時的音樂風格及作曲家所要表達的意念與情景。除此之外還得加上一些想像力、觀察力及感受力,如此融匯貫通,方可達到所謂的音樂性,並能賦予每個音符生命及感動。而這些東西不是一蹴可及的,是需花長時間的累積才能達到的,因此,想要孩子吹、彈、或拉奏樂器更有感受力與音樂性,給予適當的環境與充分的音樂薰陶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