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8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移民來到加拿大,無論是適應生活還是找到合適的工作,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移民的經濟狀況一直與本土出生的人有相當的差距。最近對華裔及南亞裔移民所作的一次調查結果顯示,近6成回應者稱,適應加拿大生活的關鍵因素是做好心理準備。有準備的人雖然也會遇到各種事先無法預知的困難,但是,相對來講面對新環境會有更強的適應性。
調查結果顯示,58%的回應者認為,心理準備是關鍵;30%的人表示,移民後可能要做出犧牲;28%的人認為,積極加上有耐心,能幫助獲得成功。
皇家銀行多元文化市場總監Camon Mak說:「搬家到一個新國家是一項改變命運的決定,做好心理準備去面對不同文化帶來的挑戰,對保證移民成功有幫助。」
該調查由Environics Research Group今年4月完成,調查代表皇家銀行,針對安省及卑詩省內的608名前10年內登陸的移民所作,他們均是來自中國及南亞的第一代移民。
充分做好準備 輕鬆移民加拿大
調查報告稱,47%的回應者表示,他們移民前在網上做過搜索,去了解加拿大的生活情況;超過54%的人說,他們在社交層面上做過移民前的準備,包括向加拿大的親友了解情況,改善個人的語言技能等。
欒女士2010年7月移民來到加拿大。在申請過程中,加拿大的親友就忠告說:移民來到加拿大後找工作很難,來之前要想好在加拿大要做甚麼工作。
欒女士學的是英文專業,有在國際公司人力資源部工作的經驗;她先生做的是貿易推廣。為了計劃來加拿大後的職業,他們在加拿大的官方網站上做了大量的搜索及研究。欒女士說,加拿大國家職業分類(NOC)上的工作列表,「我們一個一個看,看看哪些工作合適自己,包括要求的知識、技能,以及個人興趣。」還去研究這些職業現在及將來的需求情況。
親戚建議他們登陸後先去上學,因為有一個本地的畢業文憑,對找工作會很有幫助。他們便去查看加拿大的大學網站,了解到大學學術性較強,時間長,費用較高後,就去看學院的情況。
最後他們決定,欒女士有在國際大公司工作的經歷,可以直接找工作;他先生計劃去上學,並選擇了一個1年的細工木匠(Cabinetmaker)課程。
在長達5年的技術移民申請期間,他們有計劃地存錢,以應付來到加拿大後的需要。欒女士說,他們通過加拿大親戚,以及一個移民家園網站上獲得加拿大生活成本的信息。「我們沒有買房、沒有買車。」看起來,一切都在為移民做準備。
她說:「有了這些準備,心理的感受比較好。在這裡每個月花那麼多錢,你不會覺得特別心疼。」
登陸後按部就班 水到渠成
來到多倫多後,欒女士與先生基本上就是按計劃行事。她先生再去找一些學院了解情況,半年後開始在多倫多漢堡學院讀細工木匠課程。
欒女士屬於比較保守的人,她說給自己計劃了1年時間去適應新環境及找工作。開始的幾個月基本是到處走走,熟悉環境。她說,登陸後發現,實際的情況與原來了解的還是有些區別,尤其是語言。她學的是英文專業,先生第二學位也是英文,但覺得這裡實際上用的英語,與書本上及英國的英文不同,還摻雜了各種移民帶來的語言習慣。「有些街道的名字,按我們的發音準則去說,發現別人都聽不懂。」
一次,一名西人問她是不是亞洲人(Asian),她居然聽成中介(agent),結果鬧出笑話。她說,即使以前有英語基礎,要真正在加拿大生活及工作,還需要在這種環境中去提高語言能力的,在國內沒有這種環境。
經過幾個月的適應後,欒女士開始通過政府資助的移民服務機構找工,5個月後的第二個面試機會,她通過了,得到的竟然是公司裡一份人力資源部門的職位,做上了本行工作。
欒女士表示,她就是按部就班地去做,不給自己製造很大的壓力,好像是順其自然地就成了。她說:「我覺得如果(登陸後)馬上就去找工作,效果肯定不會好,對心理的影響不好。」
不是所有移民都能像欒女士那樣做到有備而來,從容地按計劃行事。
缺乏準備 倉促應對
張先生屬於那種不善於計劃的人,10多年前考慮移民的時候,主要是家人的建議,加上那時互聯網沒那麼發達,只是聽親友說過「要準備吃苦」而已。不過,他倒是把「下海」掙到的錢都帶來了,夠吃用一年有餘。
來到多倫多後,太太帶年幼的孩子去讀英文,張先生只好試著去找工作,結果發現原本挺有信心的英文並不好用,當時的失業率在9%左右,沒有加拿大經驗,連餐館洗碗的工作也找不到。
有點驚慌的張先生2個月後經朋友介紹,在一家小公司開始做一份最簡單的開機器的工作,每天工作時間很長,一直站著,吃了很多苦。張先生說,當時應該考慮先去讀書的,但因為沒有預先做準備,情急之下,不管找到甚麼工作都要了。
余先生9前來到多倫多,他說自己是屬於衝動的那種人。「我只知道這裡是個法治的地方,是個民主的地方,是個對人有保護的地方…。就憑這個,我心裏充滿著喜悅就來了。」
3個月後,余先生在肯德基快餐店找到第一份工作,之後他做過其他不同的體力活。他說:「是遇到各種困難。我想,有困難,想辦法克服就是了。無論克服到甚麼程度,我依然感覺到加拿大是個天堂,從我剛下飛機到現在,無論是多麼困難的時候,我都認為這是天堂,人間的天堂。」
積極加上耐心 總有成功機會
其實,張先生移民前是機械工程師,余先生則是電子工程師。不過,技術移民來到加拿大,因為語言及文化差異等障礙,被迫去做體力活,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
張先生在工作及心情穩定下來後,開始鑽研業務,1年後在公司裡做上了技術的職位。
余先生在體力工作之餘,雖然沒有去上學,但一直沒放棄在業務上繼續學習。2009年他終於找到一份電子工程師的職位,做電路開發工作。
在那麼多年後還能找到專業工作,用余先生的話講,是「神的恩典」。他說:「我雖然很長時間沒做專業工作,但我堅持學習,所以能勝任那份工作。」
一年後因為公司調整業務,余先生失去了工作,但他對自己更有信心了,也在繼續學習新的東西。他說,他來加拿大後沒再讀書,語言是個很重要的問題。但他相信,通過努力跟上了職業的要求,就有機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