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這個時代寒門再難出貴子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8月04日訊】近日,一篇名為《做了15年老師我想告訴大家:這個時代寒門再難出貴子!!》的帖子被天涯、貓眼等各大社區瘋狂轉載。

內容如下:

標題不是聳人聽聞,這今年尤為明顯,有數據說話,不論是從公立學校還得社會培訓機構民辦學校,成績好的孩子越來越偏向富裕家庭,這是事實。

拿樓主所在的某城市來說,(也是個經濟特區,但非深圳),這兩年,學校裡的中考狀元,或者高考狀元,基本家裏都是條件很好的,上個月中考結束,我們學校有5個孩子上了重點線,都是位列狀元或者尖子生行列,平均分都是每門115分左右,這個月這幾個家長們都商議暑假送孩子去參加一個澳洲的夏令營,當時很驚訝,這些家長都這麼有錢嗎?事實證明我多慮,這些家長都是開跑車的主,還有住別墅的,家庭條件都非常之好,這樣的家庭還出這樣的孩子,真是錦上添花啊……
  
反觀過去這今年,學校裡的尖子生,大多數也是家庭經濟條件極好的,班上做班長的,或做學習委員的,也是家庭教養的很好,其實他們的成績好,除了家教外,還有就是父母都捨得花錢,送各種培訓班,甚至私人家教等等,成績能不好!
  
再反觀我們那個時候讀書,成績好和家庭條件幾乎是反比,班上同學讀書好的,都是家裏貧窮的厲害的,因為這個原因還一直是被學校老師做榜樣宣傳的,可是不出20年,世道已經變了,這幾年來,尤為明顯,要說學生的智力,差別真不是太多,但是,成績都是錢堆出來的,再可預見的未來,這種教育的差別越來越大,窮人的孩子要想成績好,光能吃苦是遠遠不夠的,從見識上來說,起跑線而言,已經低了一個級別……
  
這個時代甚至還遠遠不如我們童年那個時候更公平……
  
這點為窮人孩子的擔憂,希望只是例外吧,或許在內地,還是公平的,不如窮人的孩子真是有被邊緣化的可能。

一個網友家在海河邊跟了一個帖子,以一個身邊的小姑娘為例,作為本帖的註解。

 一個農村小姑娘,今年高考,理科,考了505分。這個分數,在天津,可以讀二本。在北京,可以讀一本。可在她所在的省份,怕是二本沒戲,三本有點懸,最手拿把攥的是專科一批。
  
不想說甚麼教育不平等,想說的是,在分數已經這麼不平等的情形之下,農村的孩子們還要面臨報考志願時的種種困難。
  
眾所周知,現在高考填報志願都是網上報名了。小女孩所在的村子裡,沒有網絡。小女孩的家裏買不起電腦。小女孩高中畢業了,還不知道怎麼上網。
  
那麼,如何完成網上填報志願呢?要搭一天有數的中巴車,到七十公里以外的縣城去,找自已的老師幫忙。來回的車費要三十塊左右。如果第一次填報的志願沒有被錄取,還有第一次徵集志願,第二次徵集志願,還要再在學校與村子之間往返一至兩次。
  
每個家有考生的家長一定知道,考生報志願必須有參考資料的,例如招生計劃。如果考生連哪所學校在本省招哪些專業,招多少人數都不知道,如何報考呢?
  
但這本書是一次性的,報完志願就沒有用了。但它不便宜。農村的孩子不是個個人都捨得錢買的。於是,兩三個人看一本很平常。但這本書是高考結束之後才發行 的,且只發到學校裡,所以,要拿到這本書,還要在村子與學校之間往返一次。不要說用同城快遞,有這種業務的快遞公司在這種區域是沒有分號的,它們都在北上 廣。
  
所有關於高考的政策、計劃、規則、時限、院校及專業介紹和注意事項,除了從這本書獲得,就是從省考試院的官網上獲得。
  
我想說的是,城市裡的孩子們是多麼的幸運、幸福。你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在另一些孩子那裏,卻是如此的困難重重。

海河邊的大鹽莉子:社會的貧富分化最終一定會體現到這方面的。

私立學校,現在都有從幼兒園直到留學生部一貫制的了,有錢人的孩子,小學一入學,四人包間,有專門的生活老師,獨立衛生間,獨立沖涼房,全自動洗衣機,學校規定每人必備手提電腦一部,現在估計得是愛派了。

從這麼小,接觸到的師資,學習的軟硬件都不盡相同了。
  
而現在的大學裡,很多都推行網上選課,網上交學費,網上註冊、報名,總之,啥都是網絡化了。
  
如果一個大學生入學時,沒有一部手提電腦,別的不說,每學期開學前,選課的時候,你就處於劣勢。好老師,好學分的課,會被那些坐在宿舍裡開著自個的電腦不停刷新的同學先選了去。而你在公共電腦室裡,還要排隊等候別人空下來的電腦。

網友一心裏:通過努力是改變不了命運的,即使上了好學校,畢業後沒錢也進不了好單位,只能像父母一樣受壓迫。

linyang222:教育資源已經分配不均了,而且,勤奮已經不是學習的第一要素,農村的孩子能夠接觸到那些新興事物嗎,見識足夠廣嗎

sangxiake:這些,其實,都不是教育的錯。罪惡的*啊!

網友godeyes:都去讀土匪系山寨專業!

相關新聞
社教有功獎.送愛暖人間 桃縣表揚推動社會教育有功者
台教部:國中教育會考 擬4月舉行
台教育部:免試入學 超額看比序
日本教育: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